霍林河记忆
WDYXMS 004 人物介绍: 曹澄:男,53岁,某电厂副总工程师,抢修队队队长。简称曹总 柴英伟:男,50岁,抢修队副队长 抢修队老师傅若干 抢修队年轻工人若干 抢修队员栗志强:男,24岁,简称我 长途客车司机:男,40岁 李泽一:男,(35岁)矿区自备电厂厂长 微胖服务员:女,26岁 矿区大夫:男,45岁 (画外音):地处内蒙古通辽市中蒙边陲的“霍林郭勒市”是40多年前,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批示建设的“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今天看到这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城市,我不由得回想起当年的岁月...... 1. 1980年3月下旬 会议室 驻吉林热电厂,通辽电厂实习队会议室全体实习人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热闹非凡。 体态丰盈个头高大实习队队长,柴英伟走进会议室。 柴英伟:“大家静一静,坐好!下面宣布通辽电厂XXX通知:根据上级领导指示精神,霍林河矿区自备电厂请求,厂XXX与实习队班子成员研究决定,下列人员徐伟东、张建......等十名同志汇同在通辽厂内的十位老师傅,组成抢修队,立即奔赴霍林河矿区,参与自备小热电厂抢修工作。通知宣读完毕。” 柴英伟环视一周会议室内人员:留下的同志要继续安全稳妥的实习,为我厂投产发电多掌握技术。公布的抢修同志,下午做准备,明早火车出发到通辽转车赶赴矿区。散会! 柴英伟叫住办事员小王:“你立即通知在家休假的几位,明晚必须赶到通辽,后天一块出发到霍林河!” 小王扬起右手顽皮敬了一个不太规范的军礼:“是!” 2. 农村,乡间公路 乡邮员骑着绿色专用自行车,向村庄使来。 乡邮员见一老者下自行车。 乡邮员:“大爷,栗志强家!” 老者:“村东头第一家” 乡邮员:“谢谢!”乡邮员到栗志强家叫开门。 乡邮员:“您的加急电报!” 栗志强:拿过电报展开“速来通辽,赶赴霍林河矿区参与抢修!” 3. 晚上,昏黄的煤油灯光,栗志强家 我(栗志强)在准备所带物品。 栗志强娘,白发苍苍,手拿一提包豆包进屋。 志强娘:“这是你最喜欢吃的,明天一定带上!” 我(志强):“娘,这是何必呢!这么多,又这么沉重,我去抢修,又不是天天去吃豆包!” 志强娘:“儿子你抢修天天就不吃饭了!这是咱农家的土特产,你让你同事们都尝尝鲜!假期没修完,你就走了,我这心里也不落底呀!” 我(志强)深情地看一眼老娘:“好!我带着,不过今晚得放仓房,屋内温度高要开化的” 我(志强)拎起豆包走向房屋外仓房。 4. 火车上,白天 北方的三月季节上虽立春了,春天的脚步还在路上,不暖还寒。 我(栗志强)两眼望着窗外,冬日萧疏的景象,荒芜米黄色的大地,大地上的牛羊,铁路两侧的树木随着火车的奔驰向后飞快地的闪去。 我(栗志强)的心,是乎也飞到霍林河矿区抢修工地。 5. 火车站,下午六点钟 我(栗志强)随着下车旅客的人流走出出站口。 天已擦黑,灯火通明,熙熙攘攘。 火车站对面:长途汽车站鲜红的霓虹灯,赫然映入我(栗志强)的眼帘。我想,得在汽车站旁找家小宾馆住下。 这样明天乘汽车去霍林河方便。 于是我背起背包拎起豆包,穿过小旅店拉客者的呼声,向长途汽车站走去。 我在一个叫向阳的小旅店住下了。 6. 长途汽车站,晨 天空已放亮,太阳从楼的东边爬了上来。 不一会,由曹总、柴英伟带队,李全民、李文生、史国坤、关一德、蔡德民、董忠义(技术员)王庆英、张成礼、李文生、任心宽老师傅组成的队伍就到齐了。 见面互相握手寒暄后,七点三十分我们登上了发往霍林河的长途客车。 7. 宽敞的街道,早上 行使的长途客车。 天空黄澄澄的,是本地区春天的刮风季,不时有阵阵细密的黄沙扑打客车的窗玻璃上。 一路上,我看到窗外女士大多戴着纱巾,不少男士也戴着,纱巾在这里不再是女同胞的专利,这应该是风沙天气的需要吧! 8. 草原公路,上午 继续行使的长途客车。 客车行驶二个多小时,到了鲁北镇里稍适休息。 我们都下了车,到路旁的饺子馆,吃了一顿韭菜鸡蛋馅的水饺。 长途客车驾驶员吊着嗓子大声说:“师傅们要多吃点,下一半路程不好走,还要过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罕山,那气候多变,是大风口,这个季节你们要有充分思想准备!” 曹总站起一挥手:“司机师傅放心吧,我们壮壮的,一定能陪你一同到达霍林河矿区目的地!” 客车又上路了。这路后一段真是不好走,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客车行驶三个多小时,来到罕山脚下。 天空云层加厚,车内有凉丝丝的感觉,气温下降。 客车沿盘山公路行驶半山腰时,小雨夹着雪花飘了下来,待到客车快到山口处,就是下雪了。 开始下的是小雨夹雪,气温零下结冰,现在又下雪。 盘山公路上坡客车轮胎开始打滑,尽管加大油门,发动机发出沉闷响声,车轱辘就是就地转圈不前进。 司机师傅使出浑身解数,往山脊处猛打方向盘,客车在山脊碎石处停下来了。 司机侧身站起,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总算停下来了。” 乘客都鼓掌竖起大拇指! 司机淡定地说:“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请领导师傅们下车,看来只能前拉后推过山口了!” 乘客下车了。 司机将备好的绳索拿出挂在车钩上。 上车启动加大油门。 曹总在车下指挥大家前拉后推,客车缓慢前行二十多分钟,终于驶上了罕山口顶端。 风雪增大了天气更冷了,我们上车又前行了。 9.霍林河桥边,太阳即将落山 客车行使过霍林河桥。 河对面:“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不建成霍林河矿区心不甘”的大字牌。 展示了霍林河矿区建设者信心与豪迈气概。 此地海拔比通辽高得多,地处中蒙边陲,尚未解冻。 我(栗志强)终于看到了霍林河真实面容。 她静静的镶嵌在大地上,似一条洁白“哈达”。 太阳落山了,天空逐渐暗了下来,霍林河客运站到了。 矿区自备小电厂的接站人员领着我们一行,进入两扇简易铁门灰色砖墙的院落。 院落侧有一长方深坑,处立着一根合抱粗圆木,圆木上衔着一把大锯。 拉锯人已下班了,锯末、烂菜叶子等堆成的垃圾堆里,一头母猪领着一窝猪崽正拱来拱去。 宾馆是一趟有走廊的北京平房,中间开大门,我们被安排住下了。 我(栗志强)住在进走廊右侧简易挂锁的房间内,屋内冷嗖嗖的,有电褥子。我把衣物放在床上,装有豆包的提包放在门口床下。 吃过晚餐接站人员说:“委屈你们了,在这暂住一宿。自备电厂旁住处及食堂马上整理好了,待收拾完,你们马上搬过去,这样抢修干活也方便。” 曹总代表大家感谢了接站人员,我们就休息了。 10.简易宾馆,早上 早餐后,我们穿好工装,向自备小电厂走去。 霍林河矿区天空灰矇矇的。 远处一排排蓝色德国进口“沃尔沃”货车、工程车露天存放。 整个矿区宅舍没有一座楼房,都是依山坡而建的一抬腿就能上房顶的“地窨子”。 住户们挖吃水井,水没出来,却挖出煤来了。 他们把“梁铊”(既直径四十厘米左右的圆木)横担井上,用滑轮、绳索、箩筐往上运煤呢!整个街区到处呈现的是:在建新建的忙碌中。 自备电厂在比较平缓矿区山坡上,三十来米的烟囱高高矗立。 厂方开了简单的欢迎会,宣布了抢修任务、目的、工期及安全要求。 曹总代表抢修队做了表态发言。 厂方领导带领我们参观了自备供热电厂,额定参数蒸汽量每小时十吨的锅炉,青岛制造的船用汽轮机,人工推车上煤的现场。 还领我们参观了工具库。 我们即将搬入的住处,用餐食堂。并正式通知我们下午可搬进来。 11.简易宾馆,中午 中午下班我来到昨晚住处。 我拿出钥匙刚要开锁,却发现房门大开着,挂锁连同门框上的门鼻子在门上耷拉着。 我的第一反应是被盗了,得赶快报警,转而细看,见地面碎布片子豆包渣滓狼藉一片。 我立刻反应过来,是老母猪和它的“孩子”们干的事儿。 这旅店的服务员和住宿登记员都干什么去了,老母猪怎能率领它的“队伍”闯入旅店盗吃呢?我气恼地跑到旅店院里。 见老母猪和它的“孩子们”正在墙根处“睡大觉”呢!我上去狠狠地踹了老母猪一脚!老母猪“哼”的一声儿,领着它的“队伍”悠悠荡荡的出旅店院口大门了。 住客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这猪嘴这么有力量,门鼻子都拱下来了,这得报警。” 这时胖乎乎女的服务员走了过来陪着小心说:“千万不要报警呀!要报警的话,我这个月十元的奖金就没了。” 服务员:“真倒霉,回家给孩子送奶的功夫就发生了这事儿了。”说着操起笤帚戳子要清理,被一旅客挡住说:“保护现场,不能清扫” “保护什么现场!” 曹总过来了,问明情况。 曹总:“人和猪较劲有意思吗?” 旅店年轻的经理也来了:“这是我们管理不善的责任!门马上修好,豆包和提包是那位师傅的,我们旅店照价赔偿。” 我(栗志强)说:“是我的!赔偿就不必了,只是这近千里之外背来的豆包人没吃着,让猪给捷足先蹬了” 曹总:“算了!都散了吧!” 年轻的小经理掏出钱就往我兜里塞,我边推脱边说:“豆包谁吃不是吃呢,就当我为霍林河矿区建设做奉献了!”众旅客一声哄笑散去了。 12.下午,自备电厂旁临时住处 我们抢险队全体人员搬进了自备电厂旁边的瓦房。 十个人住一个房间,大火炕。 地中间有汽油桶切削一半搭成的大铁炉子,炉筒子往上两米高成直角伸出窗外。 墙根处小煤池里堆满了煤。 这就是霍林河自产的煤吧?偌大煤块儿一手即能托起,灰分大,燃点低,用报纸能点燃,烧出的灰是白色的。 在煤块上洒点水,睡觉有时能听到“咔咔”裂开的声响。 食堂坐北朝南,灶房餐厅一体。 餐桌临时用木板子搭成。 不宽敞的空间东侧:有1厘米厚,1.5米宽4.5米长钢板在与地面平行1.7米的高度,下面不知盖着什么。 两个锋利的直角对着餐桌,稍不留意就会撞在上面,对用餐者的人身安全够成了威胁。 几次想拆除,曹总说:“人家的东西不能动!” 还是老师傅李全民有办法,用两个土豆卡在钢板两个直角处,解除了隐患。 还有生活用水,每天需要两人一班倒,去山坡下五百米处的水井人工抬回来。 矿区每天派一辆212北京吉普往返通辽,为我们办火食。他们都亲切称我们为内地来的人。 我们抢修具体工作是;将锅炉汽包两侧60X3已烧损腐蚀的部分水冷壁钢管换下来。 工期是30天,5月底前得完工。 首先是割下旧管,旧管4米多长一端是弧形。 此位置没有吊装设备,只能暂时放在3米高处的平台上。 顺着铁梯子由3人往下导。 我是梯子下部最后一人,接过钢管往墙根处一扔即可了。 13.日,工地上 可能是连续加班赶工期我有点感觉疲劳。 实习生从来没干过这个活,心始终处于绷着的状态,心里默想今天可是往下导旧管最后一天,千万不能出安全事故呀!结果心里越提醒自己,越紧张还是出事了! 我接过第二个人手中的管子,弯腰用力往墙根处一扔,管的弧形弯处先着了墙,被墙反作用力弹了回来,刚好打在我的左眼眉上,我用手一捂,鲜血顺着指缝流到脸上、衣服上。 同事们迅速把我送到矿区大瓦房医院 大夫清洗处置,又缝了3针,最后包扎好。 大夫:“小伙子成家了吗?” 我(栗志强):“对象还没有呢” 大夫:“好险那!在往下伤一点,你的眼睛说不定就保不住了!你们快去吃个喜吧!别忘了七天来拆线。” 我(志强):“谢谢大夫!” 同事们把我送回了住地。 14.住地,日 我“一目了然”了。 左眼像影视剧演员用医用胶布固定一块白纱药布之外,身体没啥反应。 本想去工地干点简单的活儿,并将意思坦露给曹总。 曹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多险那!你必须老实休息。过几天,视恢复情况再说!” 我无语了。 我天天搞住处的卫生,把炉灰掏净. 下班前把屋烧的暖烘烘. 给同事们备好热水。 我终于熬过了三天。又去找曹总恳求。 曹总拉过我,盯着我的左眼看了又看说:“水肿是消了,你可以在工地干点轻活儿,递个搬子、锉刀,扫个地啥的。” 曹总严肃地:“年轻人可不能再出事了,让我们对业主方、对通辽厂、对你家庭有个好交代! “放心吧,曹总!”我高兴地上班去了! 15.会议室,日 斑驳的长方会议桌 会议桌下侧长条坐凳上,坐满了抢险队队员。 简陋的会议室,窗明几净。 会议桌旁的大火炉子,霍林河地产褐煤在燃烧着。尽情释放着热量,将这个季节中蒙边陲的寒气挡在室外。 曹总:“现在开会。经过同志们的日夜奋战,拆卸锅炉汽包下部已烧损腐蚀的水冷壁管工作结束了。下一项就是安装按原型号规格加工的新管。 为保证安装质量,需将拆下的旧管口痕迹磨平。 旧管口,分布汽包两侧。我们把行灯拉入汽包,带好风帽、风镜、口罩。由人孔门钻进汽包,抱着十多斤重的角磨砂轮,分四组倒班,每组三人。昼夜不停,这样就能保证抢修工期。 汽包内砂轮旋转摩擦的噪音。 卷起的烟尘。 工作环境差,每次只能一人工作,二十分钟就得换人。 尤其汽包侧面的管口,需双手拿起十多斤重的砂轮来回打磨,工作强度是大的,效率是不会高的。所以,我恳请在坐同志们特别是老师傅们,想想办法,尽快解决这‘卡脖子’的问题。” 张成礼老师傅:“我建议在汽包人孔门处,背着放一台移动式排风扇,可将工作时产生的污浊空气吸出” 众抢险队员齐呼:“好!”鼓掌! 李全民老师傅:“双手操纵十多斤砂轮在那么狭窄地方干活,胳臂会酸痛难忍,会严重影响工作进度的。我建议,还是到工地现场看看,琢磨琢磨,想招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吗!” 曹总:“两位老师傅的建议和想法很好!马上落实。工期不等人那!看看哪位还有好的想法和建议。” 众抢修队员静默。 曹总:“散会!” 16. 抢修工地,日 汽包内手提式砂轮打磨的沙沙声。 汽包侧人孔门旁换气扇转动,排污浊空气声。 老师傅李全民来了。 他围着汽包的打磨工作区域,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外看内看。 老师傅李全民,站在汽包平台上凝神思虑着...... 老师傅李全民,突然一拍大腿:“有了!”说完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就离开了施工现场。 时间过去了半个小时。 老师傅李全民左手拿着一团缠绕圆球型布带,右手一个金属S型的挂钩,出现在汽包平台上。 他钻入汽包内,将手动砂轮脖颈后部,用布带缠绕固定,留下适当长度端头拴上S型的挂钩,把砂轮贴着汽包壁在打磨区域挂起,挂钩并可前后移动,人在操纵砂轮打磨,重量大大减轻。 该办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管口坡口打磨工作三个工作日既结束了。 17. 抢修工地现场,日 抢修队员头戴安全帽组装汽包新管。 拆下的旧管被汽货车运走。 整个现场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矿区自备电厂李泽宇厂长,带班子成员来到现场。 曹总迎接与他们一一握手,并带领在现场查看。 曹总送李泽宇他们至厂房外。 李泽宇厂长他们满意笑容的脸。 李泽宇拉住曹总的手亲切地:“请留步,看来工程马上完工了。晚上我们准备点草原特色,请你们全体出席!” 曹总:“谢谢!” 18. 简易餐厅,晚上,灯火通明 简易长方形餐桌,坐无虚席。 一个特制大型托盘上,放着一只烤熟了的系有红布带手扒全羊。 全羊旁边放着刀叉。全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李泽宇:“以曹总为首的全体抢修队员,大家,晚上好!近一个月来,你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现在抢修工作胜利在望了!工程即将竣工之际,我们坐在一起了,你们辛苦受累了!你们为我们送来光和热,更加坚定了我们早日建好矿区的决心!” 曹总站起:“我来说几句,霍林河是总理都关怀的矿建项目,我们必须责无旁贷。能为矿区建设出点力也是我们的荣兴。抢修工作,下午就完工了。感谢李厂长你们配合支持!” 李泽宇厂长一拍双手:“好!请诸位开始用草原特色餐!餐后到外边活动。” 19. 霍林河矿区夜晚繁星满天,凉意浓浓 临时住处前,一块平坦的土地。 拉出的两条红色横幅赫然入目。 抢修队师傅们,辛苦了! 汗水洒在霍林河,矿区人民暖心窝。 篝火噼噼啪啪燃起来了,映红了霍林河矿区的天空。 临时文艺演出队队员,为我们每人都献上了洁白的哈达。队员们拉着我们的手围着篝火,伴着悠扬的安代舞曲,载歌载舞。 一扫抢修工作带来的疲惫,霍林河属高寒地区,寒冷依然肆虐。 队员们的心里却热乎乎的,个个红光满面。 篝火晚会在热烈昂扬气氛中结束。 20.矿区自备电厂,日 1980年4月25日,自备电厂的烟囱冒烟了。 似一条乳白色长龙在霍林河上空游荡。 通辽电厂抢修队按计划提前5天完工了。 我(栗志强)的左眼眉的伤也在前7天已拆了线,绒绒的新捷毛也长出来了。 21.次日晨,霍林河长途汽车站 霍林河长途汽车站。 我准备告别矿区回通辽过五一。 自备电厂、霍林河矿区指挥部领导来欢送了,大家纷纷握手依依惜别。 22. 霍林郭勒市,日 如今我(栗志强)我再次踏上年轻时“战斗过”的土地。 我缓缓走上新建的新建的霍林河大桥。 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捋着自己的苍苍白发。 我感叹:“40年弹指一挥间。” 我寻觅:桥那边的大字牌; 我闭目默想:“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不建成霍林河矿区心不甘,的大字牌”立刻浮现在脑际。 我一睁眼,已是今天的朝气蓬勃的霍林郭勒市了...... 宽敞整洁的街道,高楼林立。 现代化发电厂,高耸烟囱矗插天空。 煤电铝、煤电硅厂大型企业相继栖身矿区。 清清的霍林河穿城而过。 街区树木挺拔茂盛。 绿草如茵。 各具特色的花卉,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景,冬有青,第三产业兴旺发达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 (画外音)当年敬爱的周总理亲自批示建设的:“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宏伟目标实现了!成为名副其实的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可告慰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了。 时间荏苒,日月穿梭,40年的霍林河不停地流淌,而霍林河也流淌在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里。因为在矿区初建设时,我们这一代人出过微薄之力,流过汗水。而我还流过一点血。 那旅店、山坡上自备电厂、一片片蓝色的德产沃尔沃汽车、吃过水的水井,住过的瓦房、瓦房医院、红红的篝火、霍林河边豪迈的大字牌;一直印在我的记忆深处,催生我无限的遐想,融入今日霍林郭勒市的繁荣兴旺之中......
326
浏览量:
我栗志强,是霍林郭勒通辽电厂的工人,1980年我24岁时 参加了霍林郭勒露天煤矿自备电厂的抢修任务,当时初建的矿区生活条件艰苦,我们在抢修队长的带领下,按时集结,奔赴矿区,克服困难,在工作中改进方法,按时完成了抢修工作,保证了煤矿的生产。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工业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