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无穷处

CPBGWX 005


以下内容摘录


目 录

 

序:南浔的生动文学史志——李炳银

 

第一卷  静水流深

 

第一章  丝绸战争

1、天朝的自负

2、女王的盛典

3、战争的阴霾

4、湖丝的荣耀

 

第二章  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

1、梦里水乡

2、丝绸之府

3、人文荟萃

4、钟灵毓秀,风华绝代

5、双林绫绢

6、鱼米之乡

 

第三章  丝绸之路

1、丝绸故事

2、桑蚕文化

3、缫丝之人,南浔为善

4、“辑里人家”的湖丝梦

 

第二卷  风云际会

 

第四章  南浔与上海

1、一脉相承

2、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

3、鸾翔凤集  

 

第五章  刘镛——勇闯上海第一人

1、筚路蓝缕,赤手起家

2、恪守商德,诚信为本

3、积善人家,必有余庆

 

第六章  传奇家族——张家

1、非凡族长张颂贤

2、丹心侠骨张静江

3、收藏巨子张石铭

 

第七章  南浔庞家,战火纷飞中崛起的“巨象”

1、开拓者庞云鏳

2、商艺双绝庞元济

3、有志之士庞青城

 

第八章  顾福昌——从丝商到买办

1、出身寒门

2、诚信经营,以质取胜

3、得诸社会,还诸社会

 

第三卷  大国工匠

 

第九章  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

1、笔祖的传说

2、湖笔的渊源

3、善琏湖笔的三义四德

4、杨松源——48年做就一支笔

5、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胜过做一万件平庸的事

 

第十章 济济群英

1、毁家兴学的著名体育教育家——徐一冰

2、中国地质界的一代宗师——章鸿钊

3、用一生书写传奇——林学家梁希

4、敢上九天揽月——中国“航天四老”之屠守锷

5、“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

 

第十一章  躯干如斗笔,清纯一首诗

1、少年俊彦,挥斥方遒

2、诗言志

3、哥德巴赫猜想

4、水晶晶的灵魂

 

第四卷  匠心独运

 

第十二章  从蚕丝名镇到地板之都

1、没有森林的木业大区

2、小城镇长出大“森林”

3、从“制造之都”到“品牌之都”

 

第十三章  树高方荣

1、蝶变——从“兔毛大王”到“地板大王”

2、以“疯子”的胆略领跑

3、先做人,后做产品

4、世友,做世界的朋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十四章  久盛大道

1、拒绝平庸,二次突围

2、不求万贯家产,只求百年老店

3、良禽择木而栖

4、青出于蓝

 

第十五章  天道酬勤,格物致知

1、少年壮志不言愁

2、孤独的先行者

3、风正好,正扬帆

 

第十六章 方圆之道

1、人生方圆

2、品牌之路

3、追求纯粹

 

第十七章  浔商之子

1、从“永久”到“永吉”

2、“杀手锏”

3、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十八章  群雄逐鹿

1、让地板富有文化内涵  

2、没有所谓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

3、专注是一种能力

4、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五卷  龙跃云津

 

第十九章  踏浪而歌

1、借助“一带一路”,共享发展机遇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3、飞龙在天

 

第二十章  实干兴邦

1、最好的时代

2、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

3、技术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第二十一章  砥砺前行

1、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2、品质,唯一的生命线

3、我们的使命就是去做好电梯,这点,现在不变,以后也不会变

 

第二十二章  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我们没有理由拒绝飞翔

1、我们的目标:实现百年品牌的梦想

2、上善若水,德厚流光

3、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第六卷  逆风飞扬

 

第二十三章  到中流击水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私人订制“钢铁心脏”

3、从制造到智造

 

第二十四章  匠心筑梦   

1、用传承创新来弘扬“工匠精神”

2、一个“速度与激情”的企业

3、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二十五章  会当临绝顶

1、成长的烦恼

2、久立的方程式

4、何以久立

 

后记:水润南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南浔的生动文学史志

——序高鸿《水无穷处——南浔笔记》

李炳银

当下的中国,时时都在出现和展示着新的风景。在祖国日新月异的改变过程里,南浔同样以其古老魅力和现实焕发,融入到这个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以其独特的个性蕴含和创造贡献力量,成为江南一处绚烂的风景。

地处太湖南岸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是江南名镇之一。“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江南诸镇遍有的美妙景观这里皆具,如水乡风景,江南民俗等等。但在其它地方见不到的很多重大历史文化景观,像古老并久负盛名的“湖丝产地”辑里村、曾经富甲天下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黄墩狗”的真实传奇故事、“百间楼”、“小莲庄”这样包含着很多人物情感命运故事的美妙建筑群,像“嘉业堂”藏书楼,刘镛、张静江、张石铭旧居,“善琏湖笔演绎”历史,顾家设立“叔蘋奖学金”等这样更富有蕴涵的特有文化现象,几乎每一处都令人拍案称奇,留恋不舍。这样多元集中和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景观,非常具有独特性,是其它江南古镇少有的。所以,南浔深厚丰富,南浔多彩绚烂!

人们都知道周庄有个在明初时富可敌国的传奇人物沈万三,可这个沈万三却是来自南浔。这里还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故事,有中国地质学宗师章鸿钊的事迹,更有养育了当今像梁希、屠守鄂、潘镜芙、徐迟等这样的林学家、航天工程科学家、船舶工程专家和著名作家,养育了现今很多驰骋天下的浔商风云人物。南浔古镇就是一座有着深邃文化历史痕迹记忆,又具有现实创造动能力量的性格特异、内容丰富的博物馆,走近了,就会被其风采和魅力所吸引和深深陶醉!

南浔不像很多地方,声名很大,但其内容却不是几句景观解说词那么简单。南浔是一部深厚精彩的大书,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水乡画卷,是许多震撼人心的生动传奇,也是很多激动人们心灵的情感故事。南浔虽小,但似乎就是个很难看透说全的对象,需要贴身的走近感受和认识理解。所幸,高鸿的这部纪实作品《水无穷处——南浔笔记》,为人们走进体会理解南浔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南浔非常需要这样的书写。

《水无穷处——南浔笔记》,是作家首次用历史现实和文学眼光全面观察体会南浔的纪实作品。作家高鸿数次多日身临南浔当地做现场采访,大量地接近历史环境、人物和资料,沉浸时久,涵咏颇多。作家用六卷二十五章的组合结构方式,条理清晰,又以侧重用人物故事情节,真实、生动、形象地娓娓道来,讲述南浔传奇故事,深情呈现了这里曾经的各种精彩内容。从古镇的形成、养蚕缫丝业开展并持续名播天下、湖笔诞生且优质美名千年不衰,刘、张、庞、顾等各家商贸兴盛后投身社会文化经济教育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及各种复杂经历,很多出生南浔当地的杰出人物在各自领域的出色创造与表现,以及当下倪方荣、张恩玖、沈方根、钱江、陈找根、干梅林等积极参与中国现实改革开放,在木地板、电梯业及电机、电磁线等开发制造中扼守高地等等重要内容,几乎涵盖了南浔的昨天和今天。这些故事人物所呈现出的个性情景,事实上是远超一个简单的江南风景小镇的浮面影响范围,十分生动形象地使人们看到了南浔的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非同一般的地方特点。历史上的丝绸之府,辑里湖丝非常巨大地滋养了众多浔商大富,开拓了中外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至今依然在广泛影响的现象,即是千古佳话;像张静江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并努力支持国民革命,后来又因复杂的原因疏远蒋介石国民党独裁政府,最后客死他乡的复杂经历,命运多舛;像刘承干致力藏书,乐于耗费巨资保护珍藏民族文化典籍,成为国内最大私人藏书家的行动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而如今蒋雪林、徐伟、刘彬彬、胡志庆等之于木地板,钱江明、李小林等之于电梯,陈找根、徐新荣之于电磁线、电机,周志江之于不锈钢管生产营销等重大的现实创新开拓人物故事等等,都很好地传递了南浔当地的丰富文化道德精神和人们刚柔并济的智慧顽强性格特点,体现了南浔的历史地域文化影响作用,更清楚和精彩地表现着南浔从历史走向现实,并在现实社会创造中各自华彩的身影。在他们的身上,表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集中体现出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无畏气概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伟大精神。南浔的历史文化沉淀和经济创造故事,如水般的柔美和富有强韧的力量。这里的水流沟通着历史和现实,沟通着中国和世界,自然也沟通着社会和人生的方方面面。《水无穷处——南浔笔记》正是不仅在外在的地域风光上书写了美丽的南浔,而且通过大量的历史文化和人物命运故事,现实独特的开拓创造精神行动表现,透射出南浔的特殊文化历史价值和影响作用,文学生动地表达了这种水一般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很柔韧纯美的精神品格,精巧地描绘出南浔的魂魄和风采,好的南浔讲述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家徐迟曾诗意地用66个“水晶晶”,描绘南浔,很有灵动的诗性。《水无穷处》或许又巧妙生动地注解和展示了南浔这样的诗性形象。二者相得益彰,互相统一。

纪实性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表达特性传统,历史文化典籍中很多优秀作品,都是因为其纪实性而始终保持着珍贵的价值作用。像司马迁以述史为主要目标的《史记》,表现出的“无韵之《离骚》,千古之绝唱”(鲁迅语)的品质就非常出色,即使是像秦时李斯的《谏逐客书》、汉时贾谊的《过秦论》、《论治安策》、唐时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宋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等的作品,都是在纪实的基础上表现出作家的见识和文采,成为千古名篇。因此,很好的利用纪实性,真实生动书写一个地方的历史现实表现,是一种很好的文学题材选择,也会使文学创作更加的沟通社会和成全自身多样厚重的力量。高鸿的这部《水无穷处》,就很能够说明这样的特点。这样的结果,是南浔和文学的双赢,是红花绿叶美美与共的结合!

此前,有关南浔的书写非常多,长长短短地我都看到过不少。但惋惜的是,这许多书写,大多都流于直观简单地说明和介绍,或者是个人的观览感受记忆,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实用与私我特点。这样的书写,当然是需要和具有价值的。但这样短小零碎和直观浮面的书写,对于南浔这样风韵独特的地方,似乎就显得有很多欠缺。当然徐迟先生的《江南小镇》,是以南浔作为环境对象背景的文学书写,虽然特异精彩,但却因为是用小说的虚构叙述手段的书写,好像在真实和文学之间还是存在着某些间隔,似乎不足以更加充分地表现南浔真实的对象内容。因此,像《水无穷处——南浔笔记》这样的作品,就显得十分需要和富有个性。这样的作品,沟通了南浔真实历史现实文化人物与文学形象书写的联系,也让历史现实的南浔,在真实生动的呈现中有了个性丰盈的文学形象。这部作品,也会因为这种题材选择和成功书写而成为南浔历史的一个构成部分,是为一种南浔的“史志”收获,与南浔的生命同步走向未来!

 

2019年10月1日    于北京

本文作者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学评论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一卷  静水流深

 

给岁月以初心,为光阴赋使命。

 

第一章  丝绸战争

 

“百年世博一丝牵。”多年以后,这一殊荣成为上海申博的一大亮点,它将中国与世博的渊源一下子向前推进了160年,并且在以后的路易斯、都灵、巴拿马、费城世博会及国内南洋劝业会、西湖博览会上,辑里湖丝屡屡获奖。

 

1、天朝的自负

 

日头懒洋洋地挂在天上,乾清宫的屋檐上白皑皑一片,闪着熠熠的光。这是隆冬的上午,军机大臣曹振镛正在向道光皇帝跪奏军国大事。他声音沙哑,语速缓慢,然一板一眼,条理清晰。道光开始时尚能潜心贯注,不知不觉便有些走神,目光在大殿里幽幽地巡索。大臣们纷纷把头埋下,不敢与他对视。皇帝的目光有些冷峻,锥子似的令人不宁。他节俭成嗜,除了取消每年全国各地的进贡,大量压缩后宫开资,也不允许臣子们过奢华的日子。甚至,道光带头穿上了带有补丁的衣裳。上行下效,朝廷放眼望去全是褪色的旧衣,并以补丁为豪。市上一件旧衣的价格是新衣的几倍!看着大臣们衣不重彩,道光很满意,清瘦的脸上绽开一丝笑意。突然,他发现曹振镛的双膝上打的掌子(补丁)很漂亮,不觉脱口问道:“曹爱卿,这一对掌子打下来,要多少银两?”曹振镛正在汇报工作,见皇帝盯着自己的双膝,忙答道:“启禀皇上,是三两纹银。”他有意往高说了一些,即便这样,道光听后还是火冒三丈,军机大臣的汇报也不听了,立唤内务大臣奕纪前来问话:“为何曹爱卿打一对掌子只要三两白银,朕的却要一千两!?”奕纪何许人也?他是乾隆帝的曾孙。此人口蜜腹剑,阴奉阳违,欺道光帝平庸无能,肆意妄为,大加忽悠。见皇上节俭成癖,断其财路,奕纪甚为不满,于是便在采购上下功夫,一斤猪肉动辄几十两银子,弄得道光后来干脆只吃素菜,不吃荤食,就这样每餐也要花到六七十两银子。皇帝吃一个鸡蛋,内务府要报账五两银子!而按市场价,五两银子买的鸡蛋够一个人吃一年了!道光甚为郁闷,一天和曹振镛谈起吃鸡蛋的事情,曹大学士告诉皇上自己每天早晨都要吃四个汆水鸡蛋。道光听后吓了一跳:“一个鸡蛋要五两银子,你一次吃四个鸡蛋,岂不是每天要花二十两银子吗?!”曹振镛怕得罪内务府,连忙解释:“臣吃的鸡蛋,都是臣家中母鸡下的。”道光听后笑道:“有这样便宜事,养几个母鸡,就可以吃不花钱的鸡蛋了。”当即就让内务府去买老母鸡,以便自己在宫中养起来下蛋。结果内务府买的母鸡报价也高得吓人——一只母鸡要二十两银子!但在道光看来,总比吃鸡蛋便宜一些啊。

奕纪见道光盛怒,绰有余裕,振振有词:“启禀吾皇,您那御服上的补丁是运往湖州补的,用的是辑里丝,乃湖绉中的极品,天朝的皇袍自圣祖康熙爷开始用的都是这种材料,其他地方的蚕丝无法替代。人家工艺好,所以价钱就贵,光是那辑里丝就有“细、圆、匀、坚”和“白、净、柔、韧”等八大特点,织就的服饰穿着光鲜、舒适、透气。就那您身上的这件龙袍说吧,用的都是金丝银线孔雀毛,其中金线的提取就十分麻烦,要经过三万多次人工捶打把金块制成金箔,再将金箔粘在特殊的纸张上压紧抛光,裁成条状,剥出金线,然后和蚕丝相互缠绕,最后才捻搓成金丝线,可谓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啊。这御服破了就更加麻烦,为了对上花纹,人家剪了几百匹辑里丝才对上,几十人忙活大半月,就是为了这么一块补丁!——圣上您看,那补丁补得天衣无缝,能不贵么!曹振镛那种补丁呀,在大街上花三文钱就能补好,他被人宰了都不知道呢!”道光听得云里雾里,怔怔地坐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满朝大臣都知道奕纪在忽悠皇上,可是没一人愿得罪他。曹振镛当然也不例外,他无暇替自己分辩,接着汇报工作。

道光帝懒得听曹振镛的长篇大论,兀自掀起龙袍查看裤子上的补丁。这补丁还真是天衣无缝啊,如果不说,外人根本看不出是补过的呢。看来那来自浙江的辑里丝真是名不虚传呀,只是有些太贵了。他突然想起了与英国的丝绸贸易。这些绸料在国内尚可接受,到英国就成奢侈品了,价格贵得令人咋舌!怪不得英吉利一再派大使前来要求开通口岸,自由贸易。当时的中英贸易,以中国出售茶叶、瓷器和丝绸为主,而英国出产的羊毛、呢绒等商品,由于未能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加上清廷完全瞧不上英国那点东西,认为根本不必与他们做生意,使得英国对华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十八世纪开始,英国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20%的高税率,使对方大为不满,屡次前来要求通商,清廷自持地大物博,对英夷呲之以鼻。道光清楚地记得那一年阿美士德来到北京,见嘉庆皇帝要求通商。嘉庆拒绝了英国要求,并要求英国使者行下跪之礼。英国使者拒绝下跪,被嘉庆赶出了中国,并给英王写了封信,信中的大意是这样的:

英吉利远在万里之遥,你们倾慕我天朝,特意派遣使节前来进贡,朕体谅你们的真诚,表示赞赏肯定。至于国王文表里恳请派一名本国人在我天朝居住,照顾管理你国买卖这件事与天朝制度礼规不相符合,断然不行。我天朝地大物博,管辖的土地非常辽阔,资源丰富,前来进贡的国家更是不少,那些所谓的奇珍异宝,朕并不太看重。天朝恩德威传四方,种种贵重物品,海陆叠加,无所不有,不需要跟你们互通有无。朕体恤万国,你们远涉重洋而来,太辛苦了,今后就不用再来上贡了,这份孝心朕知道了……奈何英国对嘉庆皇帝的这番苦口婆心置若罔闻,一而再再而三地派遣使者前来,要求通贸,并且提出用英镑来结算。道光疑惑地问:英镑是啥东西,是铜?是金?还是白银?英国大臣回答:既不是铜也非金非银,是纸票子。道光很快就意识到,所谓的英镑就类同于当时大清的银票。于是又问英国大臣:你们印刷多少纸票子能否通过我们大清同意?英方答复:那是英国的主权,不得侵犯,印多少,是英国的事。道光听后哈哈一笑:你这不是明摆着玩人吗?你把擦屁股的纸印成票子换走我们贵重的瓷器和丝绸,那不是拿我们当傻子吗?英国大臣说英镑与白银可以随便兑换,是流通货币。大清留着英镑就像是留着白银一样,可以用英镑到任何国家买黄金白银和任何东西。道光皇帝又说道:可等我们储存了足够多的你们的纸票子后,你们再随便加印,那我们还能买那么多东西吗?英国人反复强调国家信用的重要性,坚称不会随便加印。而清政府也坚持要求英国用白银清算。英国不肯善罢甘休,说白银比纸票子重,运输不方便啊。一番吵吵闹闹后,大清还是不认英镑这个纸票子,于是,打算讨巧的英国人只能被迫继续用白银付账。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其实,在鸦片战争开始前,道光对英国的情况是一概不知,只知道离中国很远,爬山涉水要走几个月。有一次几个英国商人因走私鸦片被俘,道光下令严加审讯,他最想知道的三个问题是:英国到底有多大?距离中国有多远?在什么地方?是否与俄罗斯接壤?从新疆能否到达?最后竟意外地获悉:英国国王居然是个女的!他开怀大笑,更加坚信这个遥远的小国不足为患,不足为谋了!

这个女王便是维多利亚。她18岁开始登基。鸦片战争前夕,年仅20岁。

英国女王年仅20岁,道光很是诧异,于是又提出几个问题:该女主年甫二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君?整个国家女子掌权,臣子们能听令吗?女王如此年轻,是否婚配?其夫何名何人,在该国现居何职啊?

……

一番天马行空的思绪,道光发现曹振镛还跪在地上,于是关切地问道:“曹爱卿,你的汇报到哪里了?”

 

2、女王的盛典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倒影映在泰晤士河中,水光潋滟,一群天鹅悠然自得地浮在上面,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是1836年的初夏,情窦初开的维多利亚与比她小三个月的阿尔维特王子徜徉在夕阳的余晖里。一阵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吹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两人都是17岁,青春年少,性格迥异。维多利亚当时还是被母亲管得很紧的公主,她来自一个以无教养和爱吵架作风著称的汉诺威王朝,继承了她家族的特点:顽固、不忍耐,非常有主见。阿尔伯特却是美德、才学与自律的楷模,聪慧,优雅,从容,并在语言、文化、哲学、音乐等方面受过良好的教育。说实话,她喜欢阿尔伯特王子,但却没有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仅仅是把他当成了弟弟。谈到结婚,维多利亚便觉得恐惧,理由是非常讨厌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她还想再做几年刁蛮任性的公主,不想就此与自由浪漫的少女时代作告别。

一年后,集美貌与高贵于一身的维多利亚继位英国女王,并于1838年6月28日在威斯敏特教堂进行了盛大隆重的加冕典礼。女王头戴英国王冠,右手执象征国王统治权威的权杖,左手捧着王位球,端庄富丽,神采奕奕。她身上的那件奢侈而华丽的白色礼服和长袍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礼服选用来自中国浙江湖州的辑里丝,湖丝如肌肤般光滑细腻,含蓄内敛,优裕从容,弥漫着一种典雅高尚的贵族气质,令在场的所有嘉宾黯然失色。阳光从威斯敏特教堂高高的窗户泻了进来,盛装下的维多利亚女王显得冰清玉洁,仪态万方。

很少有人知道这套华贵的礼服和长袍是阿尔伯特王子重金亲手定制。为了准备盛典礼服,他在一年前便派使者专程前往中国的湖州,找到一个叫辑里村的地方。听说大清王朝的皇帝龙袍选用的都是这里的丝绸面料,作为女王登基典礼,阿尔伯特当然想让维多利亚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阿尔伯特知道,在中国,辑里湖丝是皇家御用丝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誉,它既是个人身份的标志,也是权位的象征,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他知道维多利亚非常喜欢甚至痴迷中国的丝绸,她的睡衣用的便是这种柔柔的面料。维多利亚说丝绸是纺织品里的“贵族”,天生丽质,无需施抹粉黛便可耀眼一方。他们都晓得中国丝绸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举世公认的高贵服饰材料。王室里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是公元前一世纪,有一次古罗马的恺撒大帝去剧场看戏,他身上那件绚丽夺目的长袍使所有的观众目瞪口呆!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凯撒的新装赞不绝口,连看戏都没有心思了。众人一打听,原来那件漂亮的长袍是用中国丝绸制作的。从此,中国丝绸在欧洲各地成了华丽的代名词,用中国丝绸制作的衣服成了最时髦、最奢侈的服装,丝绸被誉为最珍贵的衣料,甚至和黄金等价。人们把中国叫做“赛里斯”,就是“丝绸之国”的意思。令维多利亚困惑的是中国距离欧洲有万里之遥,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两千多年前的交通十分落后,中国丝绸是怎样运到罗马去的呢?博学多才的阿尔伯特王子告诉她: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这条道路以中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有人称之为“丝绸之路”。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维多利亚对阿尔伯特王子定制的礼服和长袍充满了期待,但她没有想到的是这套衣服会如此惊艳!他知道王子为了这套礼服费尽心机,衣服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完美无暇,令人心花怒放,爱不释手。

 

眼前的王子比两年前更加英俊挺拔,一头金发波浪般翻卷,湛蓝的双眸深邃迷人,风度翩翩……维多利亚突然想起两年前的那段美妙时光,他们在一起骑马,一起划船,一起弹钢琴作画,一起徜徉在泰晤士河畔的夕阳里数天鹅,晚上坐在草坪上数星星。那时候她的确只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表弟,陪他一起玩耍。两年时光,他虽然还保留着少年时代的纯真,但唇边细细的绒须又给他添加了几分稳重与成熟,身材更加高大匀称,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男子汉了。女王在一瞬间怦然心动,没想到少女时代用心筑起的堡垒竟如此脆弱,仅仅在一刹那间便轰然坍塌。这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依靠的男人,他博学多才,善解人意,潇洒倜傥……女王几乎是在一瞬间作出了决定:她决心把自己委身于他!她要做一个英国好女王,更要做一个王子的好妻子!她告诉梅尔本勋爵:“我已大大地改变了对结婚的看法,我已经决定和阿尔伯特结婚了。”第二天上午,维多利亚单独召见了阿尔伯特。这个时候,少女的深情已战胜了女王的矜持,她用有些颤抖的声音对他说:“假如你能满足我的愿望(和我结婚),我将无比幸福。”

阿尔伯特紧紧地拥抱了女王。他的拥抱是那么孔武有力,温暖和煦。维多利亚感觉自己的眼睛湿润了,他们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之中,久久不愿分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战争的阴霾

 

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就实行禁海,大清朝更是自诩为天朝上国,规定“片帆不准下海”,闭关锁国,几乎断绝与西方各国的一切来往,关上了自由贸易的大门。西方各国前来称臣纳贡可以,想做生意?没门!洋人想买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就得花高价收购,因为这些东西是中国特产,别的地方又生产不了。据有关数据统计,自十七世纪开始至十九世纪初期,平均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约二百四十万两,二百多年共计流入白银近六亿两。欧洲列强心有不甘,屡次派遣使者前来交涉,奈何清廷态度强硬,不给任何机会,而他们又抵挡不住来自中国丝绸等产品的诱惑,只能硬着头皮购买。

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西方的霸主。他们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丝绸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尼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道光皇帝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面对清廷强硬的态度,英国人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另一途径把付给中国的白银换回来,强迫中国认可英镑的地位。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殖民地种植和提炼鸦片,在乾隆、嘉庆时代起就开始贩运给中国,并逐渐形成一条牢固的供需链条。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清朝因为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外流量竟高达每年六百万两。这样,中英贸易中的英国从逆差变成了顺差,从入超变成出超,以致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清王朝面临一场真正的金融货币危机和国民体质危机。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遵道光帝旨,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

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称其正密切注意英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呼吁“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向中国发动战争。她决心打开一条丝绸贸易之路,让英国的王室贵族都能享用这个遥远而又神秘国度的丝绸……

1840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广东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开始时,因清廷以天朝上国自居已久,不屑夷情,对困难估计严重不足。林则徐当时非常自信,他向道光皇帝汇报说英国军队除了大炮有些威力,并不擅长陆上作战,腿绑得很紧,行动不便,不足为惧。道光皇帝当时更是连英国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该逆夷中必有洞悉夷情之人,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其最为强大,不受该国统属者,共有若干?”“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英吉利与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这种情况下,道光帝便贸然下决心跟英军死磕,结果一败涂地,输得稀里糊涂,毫无脾气。

鸦片战争的深层次问题,是两个帝国经济的侵略和被侵略。这场战争因鸦片引起,其导火索正是“丝绸贸易”,所以可以说是一场“丝绸战争”。

后来有一位法国公使施阿兰曾这样评论大清:“中国确实处于一种酣睡的状态”,“事实上它剩下的只是为数众多的人口,辽阔的疆土,沉重的负担,以及虚无缥缈的中心帝国。大清像麻风病人一样,极力避免同外界接触,在我同总理衙门的人会谈时,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帝国竟是如此愚昧无知,傲慢无礼和与世隔绝,还粗暴地标出‘不要碰我’的牌子。”

 

4、湖丝的荣耀

 

十九世纪中叶,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召唤力使英国决定举办一次大规模的博览会。那时候的人们对博览会是没有概念的,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然而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踌躅满志,她要让全世界知道英国的富饶和先进,权位和霸气。

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次博览会——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召开。维多利亚女王盛情地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十个国家接受了邀请。为了显示英国的霸主地位,英国人几乎动用了全国的经济力量,为一届世界博览会布展。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笨重的,多为庞大的石头建筑。在这次世界博览会上,英国人一改往日风格,在著名的海德公园内建造以钢和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晶宫。水晶宫长1700英尺,高100英尺,耗用了4500吨钢材,10公顷的玻璃。

清朝政府也接到了邀请函。彼时的中国,太平天国的战火正在扩大蔓延,官兵们疲于奔命。清朝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参加这次伦敦世界博览会。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有几个中国人突破各种困难,绕过好望角,漂洋过海来到英国伦敦,参加了这次世界博览会,还受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接见。

这几个中国人是一家五口。男主人叫钟阿泰(英国报纸上叫他“希生”),他的大太太冼阿合、二太太容阿彩、小姨太阿好和以及一名女佣。钟阿泰是一名广州富商。他们的伦敦之行,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因为,清朝不允许妇女外出抛头露面,更别说要前往外国了。好在钟阿泰有足够多的钱财和人脉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中国距英伦万里之遥,那时候有没有商船,所以即使资金再雄厚也是枉然。钟阿泰经多方打听,了解到有一艘叫“耆英号”的大帆船将前往英国。这艘帆船是以签署南京条约的清朝官员耆英的名字命名的,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帆船。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欧洲列强就一直没放弃对中国的垂涎,他们也对当时清朝的帆船充满了好奇。因为这些帆船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比他们使用的帆船高级很多,几个英国人就打起了中国帆船的主意。当时清政府有明文规定,船只不允许卖给外国人,更不允许驶出公海。几个英国人于是就买通广东的几个官员,偷偷地买下了这艘大帆船。为了能顺利开走它,他们还雇了三十多个中国船员,先是把船秘密开到香港,然后再迂回到英国去。作为广东富商的钟阿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非常激动,他通过一番途径联系到英国人,提出愿意承担这艘帆船及30多个船员路途上的所有费用,条件是允许他带自己的几个家眷一同前往。几个英国人一合计觉得非常划算,于是便欣然应允。临行前,同为广东商人的徐荣村闻讯匆匆赶来,要求钟阿泰带上自己在浙江湖州经营的“荣记湖丝”去参加万国博览会,他愿意支付12包丝绸高昂的运输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经营辑里湖丝的广东商人徐荣村。

徐荣村(1822-1873),原名瑞珩,字德琼,号荣村。广东香山县北岭村(今属珠海市)人。他年轻时离开家乡,随哥哥徐钰亭到澳门经商。徐荣村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商人之一,在万商云集的上海,徐荣村进入英商“宝顺洋行”担任买办。稍后他又把弟弟带到上海。徐氏兄弟主要从事生丝贸易,凭借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兄弟俩很快就在上海的洋行里立足。不久,徐荣村就办起自己的商号。他了解到中国的蚕丝和茶叶享誉世界市场,在中外贸易中占了举足轻重的份额,因此坚信要获利必须与洋人做生意,而获利最高的,“无他物更驾于丝茶之上者”。当时的上海,百商云集,但良莠不齐。有人只顾眼前利益,常常以次充好,蒙骗客户。徐荣村懂得做生意必须讲诚信,坚持“货则上品,售之则上价”的理念,一方面,努力提高自己对货物好坏优劣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则努力把好货源的质量关,并在此基础上,为自己营销的商品打上“荣记湖丝”的商标,包装纸上还加印了“仿帖”,上写“确鸡为记,荣记字号,亲自过目,拣选上上正路七里单片细经湖丝,各种大蚕,恐有冒冲(充)本号招牌,特加此仿帖为记”字样,注明规格,按质量分成顶号、头号、二号等。《北岭徐氏宗谱》记载如下:徐荣村 “适中外通商,沪上商务为中外冠,闽粤次之。君往来聚积,一意经营,不数年间,累业巨万,一时与君同为贾者,莫能及君万一。”

“荣记湖丝”主要经营的是南浔的“辑里丝”,辑里湖丝作为皇宫的御用品,是江南丝绸里的顶级品牌,誉满全国。作为乡党,钟阿泰不好拒绝。再说这些辑里湖丝都是最好的绸料,参加万国博览会说不定能一鸣惊人,让中国丝绸走向世界,名扬四海呢。

这是一次漫长而充满惊奇的海上之旅。30多个船员虽然经常下海,但从未出过这么远的门,颠簸辛苦自不用说。帆船经过马六甲海峡时,他们在苏门答腊岛上补充了足够的淡水和食物,一干人稍做休整又上路了。一路上钟阿泰的几个女人都有些晕船,特别是大太太冼阿合吐得非常厉害,几乎都坚持不下去了。帆船停靠的第二个地方是圣赫勒拿岛。这里曾经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总督克拉科中校带着他的副官以及几位女士和绅士来到了船上,与钟阿泰一行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旅程持续了五个多月,一直到七月初,钟阿泰一行才登陆英伦。这个时候,伦敦万国博览会已经举行了三个多月,快要进入尾声了,但前来的观众依然络绎不绝,人头攒动。

“耆英号”到达伦敦后引起了轰动。在当时的西方人眼中,中国是个非常神秘的国度,他们对一切来自中国的东西都充满好奇。英国船长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决定把这艘船当做中国博物馆对外展览,还让这些中国船员在船上表演中国人的生活起居,供英国人参观。

钟阿泰一行到达伦敦后便带着几位女眷来到博览会展馆,几个小脚女人一出现,立即便吸引了大量的目光,西方人惊诧于女人的脚可以像菱角一样娇小。听说所有的中国女人从小便开始缠脚,脚越小越值得炫耀,男人们越喜欢。她们穿着炫目的绫罗绸缎款款地移着碎步,成了博览会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中国人出现在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让英国人大感意外。当地媒体纷纷跟踪报道。媒体说这些来自东方神秘国度的女人穿着名贵的丝绸,每一件衣服都有精致的刺绣图案,那种光滑、细腻和柔美,让人产生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她们对自己看到的每一件物品都感到稀奇,脸上透着喜悦的神情。

据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英国人和参展者友好地接待了五个远道而来的中国人:“他们受到了世博会管理委员会一位执行董事的殷勤接待,后者全程陪伴他们在水晶宫里参观。这个中国家庭很高兴地看到,每一位参展者都很客气,想让他们尽可能地看全那儿所展出的各种产品样本。尤其是在法国的展区,有好几位参展者都对他们彬彬有礼,有的甚至把展品从展柜里拿出来,以便能让他们看得更加仔细。”

中国人的出现惊动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夏宫——奥斯本宫接见了钟阿泰一行。当然,钟阿泰带给女王的丝绸及陶瓷、茶叶等礼物,维多利亚非常高兴。她下令设宴款待几位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席间,维多利亚女王、阿尔伯特亲王殿下以及皇室的一些成员,对钟阿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钟阿泰的几个太太先后和女王交换了礼品。她们带给女王的礼品是精致的绣花鞋。这种鞋看起来非常精致,选料考究,工艺精湛,但显然是女王无法使用的。维多利亚一向喜欢中国的丝绸,对钟阿泰带来的12包“荣记湖丝”大加赞赏。博览会上,许多人第一次见到这种来自桑蚕丝原产地“China”的原丝洁白如光,视若游丝,柔软似云,拉度纤长,现场评委们惊得说不上话来,所有评委一致认为,此蚕丝“推君丝为会中第一,中外无异词”,特授予博览会金、银大奖,并由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奖章铸有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及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头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此外,英国女王还给中国商人赠送了“小飞人”证书,并颁发营业执照,批准“荣记湖丝”在英国市场经销。“荣记湖丝”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百年世博一丝牵。”多年以后,这一殊荣成为上海申博的一大亮点,它将中国与世博的渊源一下子向前推进了160年,并且在以后的路易斯、都灵、巴拿马、费城世博会及国内南洋劝业会、西湖博览会上,辑里湖丝屡屡获奖。

这场为期五个多月的博览会,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展示了来自全球的一万四千余件展品,吸引了六百多万名参观者。除了中国的丝绸,还有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一头大象标本,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因此,伦敦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世界博览会因此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备受推崇,举世瞻目。

维多利亚对中国丝绸情有独钟,并且她清楚地知道,中国最好的丝绸产地是浙江湖州。1842年8月29日,作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方,英国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据说在伦敦拟定通商口岸时,开始确定了广州、厦门、福州、宁坡四个口岸,维多利亚想把湖州也加上,结果打开地图看了半天,发现湖州不在海边,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吴淞口。那里是长江与黄浦江的交汇处,有一座小城叫松江,即后来的上海滩。英国的幕僚并不理解女王为什么要加入这样一座小城,而不是更大一些的城市?他们哪里知道女王的目光瞄准的是松江身后80英里的湖州。那里地处大运河及太湖沿岸,水运十分发达,辑里湖丝通过水路运输到上海,不费吹灰之力!

参考文献: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沈弘  

《印象湖商》 金一鸣

《湖商传奇》 王麟慧主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二章  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

 

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

画屋芦花净,红桥柳树深。

鱼艘寒满港,橘市书成林。

吾道真迂阔,浮家尚越吟。

——《东离湖州泊南浔》(宋/戴表元)

 

1、梦里水乡

 

“这地区是文物精华之集中点,出过大诗人、大文豪、大艺术家、大书法家、大收藏家和音韵大师、大科学家。且不说别处了,光一个湖州府就出了曹不兴、沈约、赵子昂、陆心源、刘翰怡、庞元济、沈尹默、陆志韦、茅盾以及钱三强,更别提起曾来担任刺史、太守等官职的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东坡等等有名文人了。何等的文化风流,都在这苕溪山水的倒影之中。

山因水而明亮,水出林而纯洁。山林平原都披着一身波光,好像月夜披着一身月色。那时氤氲弥漫的水气。古诗里咏的是:“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果真如此,一点不假!不仅夜间的溪水星月、水中人家,无不闪光透亮,而且白昼更加富丽。阳光逐波而生辉,照彻一切,而生七色。从帆船竹筏,菱藕鱼虾,到木石津梁以至两岸树木、行人、街坊,没有不是被水波荡漾着,被波光亮晶晶地闪耀并似从三棱镜中,折射出彩虹来的。

这里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太空,水晶晶的日月,水晶晶的星晨,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寺院,水晶晶的宝塔,水晶晶的天主堂,水晶晶的耶稣堂,水晶晶的风车,水晶晶的水车,水晶晶的池塘,水晶晶的水网,水晶晶的荇藻,水晶晶的春草,水晶晶的垂柳,水晶晶的菏叶珠子,水晶晶的竹径,水晶晶的桑树园,水晶晶的蚕虫,水晶晶的油菜花,水晶晶的稻田,水晶晶的紫云英,水晶晶的稻香村,水晶晶的积谷仓,水晶晶的小岛,水晶晶的琼楼,水晶晶的玉宇,水晶晶的山庄,水晶晶的藤萝架,水晶晶的九曲桥,水晶晶的太湖石,水晶晶的雨巷,水晶晶的长街,水晶晶的绸缎店,水晶晶的歌榭。水晶晶的酒肆,水晶晶的野荸荠,水晶晶的水晶糕,水晶晶的桔红糕,水晶晶的灯火。水晶晶的炊烟,水晶晶的纺车,水水晶晶的织梭,水晶晶的脚丫船,水晶晶的渔舟,水晶晶的烟波,水晶晶的野鸭,水晶晶的自鹭鸶,水晶晶的少女,水晶晶的老者,水晶晶的婴儿。水晶易的心,水晶晶的梦。水晶晶的爱,水晶晶的铁环,水晶晶的陀螺,水晶晶的童年,水晶晶的灵魂,水品晶的生命,这个水晶晶的小镇,水晶晶的倒影,映出这个水晶晶的世界! 这是呵,这里是我水晶晶的家乡!”(徐迟《江南小镇》)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徐迟一口气用了66个“水晶晶”来深情地描绘他的家乡南浔。那个晶莹剔透的梦里水乡,引得无数人心向往之。

“画舫千家夹明镜,石梁三道卧晴虹”。和许多典型的江南水乡一样,坐落于太湖南岸的南浔傍水而生,因水而兴。南浔地处长三角正中心,距上海125公里、苏州60公里、杭州95公里。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古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桑基鱼塘系统是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南浔古镇更是被誉为“江南六大古镇的封面”,还是中国丝绸文化、蚕桑文化、渔文化、湖笔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南浔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在南宋时期建镇。从南浔境内发现的洪城、花城、上石等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

相传夏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南浔辖域隶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公元前333年,楚以此为春申君之封邑,始建菰城县,南浔辖域隶属菰城县;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乌程县东乡置东迁县,县治在今旧馆;

南朝宋元徽四年,东迁县改为东安县,次年仍复名为东迁县;隋开皇九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宋太平兴国七年,分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民国元年(1912年),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1949年5月2日,南浔解放,今南浔辖区隶属吴兴县。

1993年9月,湖州市区下设城区、南浔区、菱湖区3个区工委,南浔镇属南浔区。2011年6月30日,湖州南浔古镇管理委员会作为区政府派出机构正式成立,领导公司对古镇区开展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2.18平方公里,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古镇以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串联,构成了十字型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

南浔依水而名、依水而生、依水而美。水是南浔的根,水是南浔的魂。辖区陆域近一半面积是河流、湖漾和良田,处处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的怡人景象,2015年晋级为国家生态区。古镇内拥有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尊德堂、大运河(江南运河南浔段、南浔丝业会馆及丝商建筑)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氏旧宅、南浔粮站总粮仓、通津桥、洪济桥、颖园、述园快阁、董氏世德堂、寿俊堂等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福桥、通利桥、新民桥等3处市级文保点,生计米行、刘氏景德堂旧址、周庆云旧宅等21处历史建筑。

千年古桥、百年民居,以一镇之规模,坐拥超过2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这是南浔古镇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图画,更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时代的建筑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表现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形式及内容,折射出一个时代人们的居住理念与思想情操。南浔的建筑包罗万象,凸显了南浔人的包容开放思想。家住南浔镇便民路的65岁居民方荣国经常拿着画板在古镇写生,他说:“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这么多年,水乡面貌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都保存得这么好,我不仅要把它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也要画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古镇内传统民居清丽典雅、别致内蕴,大宅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大胆而巧妙地渗透和融合西方建筑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的江南宅第建筑艺术。南浔的这些建筑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融合了南北各地的建筑形式,又大胆谨慎地引进西方建筑的形式。既传统又开明,既坚守自我又能包容异己,在中国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

“从建筑布局上可以看出,这些宅第的主人在建造西式建筑时并没有盲目追求和全盘照搬,只是吸收其中的精华,显示出他们既遵循传统文化的坚守,又博采众长的包容。”南浔文化研究者沈嘉允说。有形的宅第园林与无形的文化精神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因为保护与发展得力,南浔古镇近年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荣誉,并成为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丝绸之府

 

南浔区隶属湖州市。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市郊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之一,有4700多年历史。湖丝不仅早已“冠绝海内”,而且经丝绸之路获“湖丝衣天下”的美誉。湖丝的主要生产地在南浔,是名副其实的“丝绸之府”。

据史料记载,从三国六朝起,经唐、五代十国、宋元奠定基础,至元明形成,前后达1400年左右,清朝和民国前期为南浔“丝绸之府”的鼎盛时期。三国时,当地民间丝织业成为家庭副业,生产绢、绵等丝织品。东晋太元六年(381年)吴兴太守王献之在任时以白练书写,有“王献之书羊欣白练裙,练即绢也”的记载。到南朝时期,吴兴郡丝、绵、布、帛生产交易进一步发展。

唐朝时,湖州蚕桑丝绸业相当发达,丝织品崭露头角,并作为主要贡品之一,其中吴绫、花绸等更为宫廷和官府所喜爱。北宋太平兴国元年以前,湖州设有专门的丝绸管理机构“织绫务”,所织绫罗、缎等产品上贡朝廷,今天仍有“务前河”的名称。仁宗年间绫罗印染有深红、浅红、淡红等色彩,类似玛瑙红,时称“湖缬”,驰名全国,为四川蜀锦所仿造。宋室南渡后,浙西湖州一带渐成蚕织中心,纺织品种多,花样巧,出现了不少名特产品,如吴兴的樗蒲绫、花绸,武康的“天鹅脂”丝绵,享誉京都。

元代的湖州,“桑麻如云,郁郁纷纷”,养蚕、缫丝、丝织、印染以及丝绸买卖开始专业性分工,出现了机户、染坊、绢庄、绢市。元代湖州专以丝料纳贡,元代画家唐棣写诗道:“吴蚕缫出丝如银,蓬头垢面怎苦辛;苕溪矮桑丝更好,岁岁输官供织造。”

明代,随着蚕桑产区的扩大,湖州桑叶厚多汁,成为享誉全国的名桑品种。明初巨贾、湖州人沈万三的海外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丝绸贸易。到明代中叶,湖州已成为全国性的蚕丝中心产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均驰名海内。丝织业发达的苏州、南京和松江等地,所用蚕丝主要仰仗湖丝。福建福州倭绸和漳州纱绢、广东粤绸、粤缎等名优特产,必用湖丝。湖丝及丝绵、丝织品上贡自明初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岁办5至6万斤。有“蚕丝之贡,湖郡独良”的记载。湖丝还有一部分行销日本、南洋等地。正德以后,远销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国家,形成“湖丝遍天下”的局面。

湖州丝织业在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许多知名特产和名产,行销多省且达日本和南洋。有府城湖绉、双林包头绡纱及倪绫、菱湖水绸和纺纱绸,德清新市绵绸、武康鹅脂绵等驰名特产。官办丝织机构湖州织染局常年织造朝廷所派彩缎,有多色苎丝、纱、罗及织金闪色蟒龙、斗牛、麒麟、狮子等高级锦缎,闻名全国。贡品倪绫为双林本庄倪姓所织,明朝廷奏本封面所专用。明代湖州涌现了一批丝绸专业市镇,有菱湖、双林、南浔、琏市(今练市)、新市等,还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蚕丝技术。

湖州蚕桑丝绸业在清代达到了鼎盛,成为国内四大绸市之一。南浔的辑里湖丝自明代擅名于江南,进而闻名于京城、四川、广东等地,甲于天下。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三大织造局所用原料均仰湖丝供给,康雍乾三朝,湖丝与明代一样“衣被天下”,外销南洋、欧美等地区,南浔、双林、菱湖三镇成为国内著名的蚕丝市场。1851年,在伦敦的首届世博会上,“荣记”辑里湖丝获得金奖,湖丝成为欧洲皇室服装面料。

清末民初,南浔出现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这个以“四象八牛”为代表的浔商群体,大力兴办现代丝绸企业,并进行了多元化投资,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唐代以后,南浔丝绸一直是历代贡品供应地,朝廷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宋代织绫务、元代生帛局、织染局,明代织染局、清代织染局。据传,明朝时朱国桢等重臣都将自己家乡的“七里丝(即辑里丝)”推荐给皇帝,深受皇室赞赏。清皇室内务府规定,凡皇帝后妃所穿“龙袍”、“凤衣”必须用“辑里丝”织造绸缎,加工裁制。

乾隆、雍正、嘉庆、道光皇帝都独爱湖绉做的衣裤。他们的龙袍几乎都是在南浔定点御制的,价格昂贵。清光绪中叶,慈禧太后在北京颐和园中辟桑园,建造养蚕和织绸用的“绮华馆”,下令到南浔选召一批精于蚕织的妇女进宫,教授宫女饲蚕、缫丝、织绸技艺。而在每年三月都仿古制行“皇后亲蚕礼”,由命妇祭祀先蚕西陵氏嫘祖(蚕神),然后,宫女、蚕女随从采桑,在“绮华馆”进行蚕事。清朝有人写了一首《清宫词》:“桑园深锁绿阴酣,油盖安车重祀蚕。召取吴兴村妇至,绮华馆内染云兰。”记载清宫祀蚕采桑等情景。南浔蚕妇在京颇得慈禧优眷,年余给假使归省亲,期满上京续职。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促出逃时,尚有一名南浔蚕妇随从到西安。

时间定格在1927年12月的一天。

上海,湖商蔡声白所在的美亚绸厂时装表演队,借座上海先施公司时装厅举行了专场表演,表演还约请了当时的著名演员黎莉莉、陈燕燕等加盟。这或许是中国首次丝绸模特时装表演。新颖的时装展示,吸引了人们的眼光,表演大获成功,这场表演同时拍成了电影。此前,蔡声白邀请电影摄影师陈惟中到美亚任职,专事电影拍摄,专门深入乡间桑林、村户蚕房和市镇的丝绸企业,把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等中国传统的丝业分工顺序逐一精心拍摄下来,又和时装表演的场景合成一部纪录片,名为《中华之丝绸》。后来,蔡声白还组织了多场时装表演,参演者不仅有黎莉莉、陈燕燕、林楚楚、胡笳等演员,还有胡蝶、阮玲玉、周璇等当红大明星以及有“美人鱼”之称的游泳健将杨秀琼。

生于1894年的蔡声白是湖州双林人,1907年入湖州府中学堂,和一代文豪茅盾为前后校友。蔡声白作为清华学校的幼年生,于1914年赴美留学,在理海大学专攻矿冶工程,1919年9月毕业后回国。在短暂的合伙投资和企业任职后,1921年4月,蔡声白应邀进入有“丝业大王”之称的湖商莫觞清的美亚绸厂任经理,据说莫觞清就是后来茅盾的名著《子夜》中吴荪甫的原型。蔡声白是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深谙西方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又懂得巧用新兴时尚的媒体,树立企业的品牌。他通过电影的方式,把丝绸诞生的全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使人印象深刻。

美亚的时装表演成为独树一帜的企业品牌,美亚的声名也随之鹊起。当然,这是蔡声白精心规划的品牌战略,由此还诞生了美亚国货丝绸展览团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轰动全国以及足迹远至南洋的三次电影和时装表演大巡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928年5月,蔡声白亲自率领美亚国货丝绸南洋展览团,开始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的巡回展览。这一巡回展览,不仅宣传美亚的丝绸产品,还打开了美亚的东南亚市场。展览期间,蔡声白不失时机地放映《中华之丝绸》短片,把江南水乡尤其是“丝绸之府”湖州的风土人情、蚕桑生涯以及影星们的优雅风姿以及美亚工厂的现代气息、丝绸时装的富丽轻柔介绍给当地的观众。当时的片子是无声的,放映时配上收音机的音乐,又用扩音话筒解说,使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每到一地都引起轰动,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此行,中国丝绸的魅力深入人心,引发了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当时,日本丝绸原本占领东南亚市场,1930年后,美亚丝绸的销量占该地区的60%。美亚形成了一条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等环节完整构成的产业链,这一切蔡声白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生产时装的原料采用的都是优质的湖丝;生产所需的丝织机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进口纺织机械。美亚独创的“美亚葛”、“文华葛”、“爱华葛”、“华绒葛”等花织物以及单绉、双绉、乔其纱等素织物都是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1932年5月至9月,美亚丝绸展览团途经广州、香港、汕头、厦门、福州、温州、宁波七大沿海大中城市。所到之处都刮起了一场美亚丝绸旋风。这样的轰动效应在1934年8月至11月的长江流域各省又得到了重现。这次旅程,由上海乘船溯江西上,经芜湖、九江,经陆路转南昌、汉口、长沙,再折返沿江的沙市,又由水路下宜昌、万县而直抵重庆,所到城市都组织国货丝绸宣传大游行,万人空巷,场面甚为壮观。三次展览都边展边销,收益丰厚。

蔡声白是一个具有现代眼光的湖州丝商。1933年,他将美亚改组为股份公司,旗下有美亚一至十厂以及美艺、美章、美兴、美隆等20余家附设的分支企业,包括绸厂、绢厂、绸庄、绸缎局等。改制后的美亚股票上市,迅速上长升为明星股票。借助电影媒体,蔡声白通过时装表演,展示由湖丝编织的中国丝绸高贵雍容、富丽典雅的风貌,他因此被誉为“中国丝绸大王”。

蔡声白是湖州丝绸传奇的一个典型个案,也是湖州丝绸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华之丝绸》已成为创意文化的经典之作。香港溢达集团掌门人就是蔡声白的外孙女杨敏德,溢达是今天世界重要的纯棉衬衫生产商,尽管已不是纯粹生产丝绸,但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品牌意识仍一以贯之。

 

3、人文荟萃

 

作家徐迟在《江南小镇》中提到的第一个南浔人曹不兴亦名弗兴,是三国时著名画家。孙吴吴兴(今湖州)人,生卒年不详。他在黄武年间(222—229年)享有很大的声誉,被称为“佛画之祖”,与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又与赵达的算术、严武的弈棋、皇象的草书等号称“吴中八绝”。

谢赫《古画品录》载:“曹不兴,五代吴时事孙权,吴兴人。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江左画人吴曹不兴,运五千尺绢画一像,心敏手疾,须臾立成。头面手足,胸臆肩背,无遗失尺度。此其难也,唯不兴能之。裴松之《三国志·吴录》载:“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奇闻异事。”

曹不兴善画龙、虎、马及人物,有“落墨为蝇”等传奇故事,其佛画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相传其所画龙头令谢赫叹服不已。画迹今已不存,据《贞观公私画史》载,作品有《青溪龙》《赤盘龙》《南海监牧进十种马图》《夷事夷兽样》《桃源图》等,惜早已散佚,但之后的著名画家卫协直接师承其法。

传说曹不兴曾在为孙权画屏风时,画到一篮杨梅,曹不兴因为周围观看的人啧啧称赞非常兴奋,不小心误落笔墨,于是他便顺手将墨点绘成一只苍蝇。孙权来看画好的屏风时以为真有一只苍蝇飞到了画上,便举起手想要把苍蝇轰走,可没想到苍蝇竟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想象,曹不兴善于写生的艺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甚至能够骗过人的眼睛,这便是著名的落墨为蝇的故事。

据说曹不兴的动物画栩栩如生,特别是他画的龙,仿若腾云驾雾一般。赤乌元年(238年)冬十月,孙权游青溪,看到一条赤龙由天而降,凌波而行。因此,他便让曹不兴把龙的形状画下来。曹不兴画的非常成功于是得到了孙权的赞赏,珍藏于秘府。后来据说,宋文帝时,曾逢久旱,一连几个月滴雨未下,田地干裂,庄稼焦枯。人们天天跪在地上,虔诚地向苍天祈祷,也不管用。后来,不知谁的主意,取来曹不兴画的龙放在水旁,不一会儿,果然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虽然只是一个巧合,但却说明了曹不兴画的龙形象生动,以至于人们信若神明。龙本是一种人心营构之象,能令人们以象为真的作品,其构思、技巧自然与当时的审美要求相吻合。

南齐的画家兼理论家谢赫曾经称见到曹不兴画的龙头,有一次他悄悄走进藏有曹不兴画的秘室中,看到曹不兴画的一只龙头,栩栩若生,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一只真龙头。谢赫叹服不已,曰:“观其风骨,名企虚哉!”并在《画品》中将曹列为第一品第二人,透露出曹氏画风的基本面貌。谢赫是一位“点刷妍精,意在切似”的画家,他的赞赏表明他非常推崇曹氏精细的笔法与生动的写真技巧。

徐迟提到的第二个湖州人沈约是南朝梁的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沈约少时孤贫,笃志好学。《梁书 .卷第十三 .列传第七》:“璞元嘉末被诛,约幼潜窜,会赦免。既而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说的是沈约的父亲沈璞在元嘉三十年(453年)被诛杀,沈约当时年纪还小,偷偷跑掉了,后来赶上朝廷大赦天下,才免于流亡,成为孤儿。沈约专心好学,日夜兼读不知疲倦。他的母亲担心他用功过度而生病,经常把油灯的油少放些,让他早些睡觉。沈约白天读的书,晚上就能背下来,因此对不少典籍都很熟悉,文章颇有华彩。济阳蔡兴宗听说沈约的才能后,非常赏识他。蔡时为郢州刺史,引荐沈约为安西外兵参军,兼任记室(官名)。蔡兴宗曾经对他的几个儿子说:“沈约的为人堪称师表,你们应该好好地向他学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沈约小时候贫穷无靠,曾向族人乞讨,讨得几百斛米,但却被族人侮辱,他将米全部倒在地上离家出走。后来他富贵显赫后,不计前嫌,对侮辱他的人慷慨相助,因此被同郡人传颂。还有一则是沈约怀旧之情的故事。有一次沈约陪皇帝宴游,席中有一位女乐师是齐朝文惠太子的宫人。皇帝问她认不认识在座的人,女乐师说:“只认识沈家令。”沈约听后顿生怀旧之念,伏在座位上哭了,在座人无不戚戚。皇帝也感到悲伤,因此中止了酒宴。

作为南朝文坛领袖,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在史学研究上,沈约博物洽闻,于晋、宋、齐、梁四代之史皆有撰述,所撰《宋书》更成传世之作。在沈约编纂《宋书》之前,南朝宋人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等已相继编纂《宋书》。其中,徐爰以何承天、苏宝生编纂的《宋书》可谓集《宋书》编纂之大成。徐爰所修《宋书》虽流行于当时,然沈约指出其存在诸多问题,多非实录,难以取信。针对徐爰《宋书》存在的种种不足,沈约在兼采众家关于《宋书》编纂成就的基础上,制成新史。从齐永明五年(487年)春天,他奉诏修撰《宋书》,于次年二月完成了纪传部分70卷,随后又耗时多年精心编纂《宋书》诸志,最终刊成《宋书》100卷。

沈约开创了“因事附见”的编纂方法。此外还在《宋书》之中,灌注了他对门阀士族与寒门庶族地位升降、佛教在南朝的传播与儒家伦理之间的张力、南北民族矛盾与融合等现实问题的深沉思考,提高了《宋书》的质量,使之在中古时期产生的多部断代体正史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湖州市善琏镇有座寺院叫永欣寺,因智永和尚而闻名遐迩。智永,南朝陈至隋间人,僧名法极,俗姓王氏,为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早年与兄孝宾一起出家为僧,世号智永禅师,简称永师。说起智永出家之永欣寺,并非一般寺院,此寺本是王右军旧宅,不知何时施为寺院,初名云门寺,亦有称原为嘉祥寺者。据《会稽志》称:僧智永与其兄惠欣皆出家本寺,梁武帝以二僧德高,能崇释教,特以二僧之名,各择取一字,赐新额为“永欣寺”。名贤古风,加之寺名由梁武帝亲题,使永欣寺成为江南越中名刹。

智永寄籍永欣寺,在阁上临窗练字30年,写下真草《千字文》800余本,然后分送给浙东800多个寺院。唐《兰亭记》中说:“今有存者优,价钱数万。”他的字迹传开以后,慕名前来僧门求墨宝者络绎不绝,由于人数众多,以致把门槛都踏烂了,只能用铁皮包钉起来,称之为“铁门槛”。

智永的真、草两体《千字文》,完全禀承了先祖的遗风,右军的方折之笔、大令的长形字态以及点捺俊美的笔致,时时跃然于纸上。技法纯熟,线条圆劲秀拔,结字秀丽平稳,整体雍容典雅,严谨中透露出自由的成分。据说,智永在永欣寺终年累月练习书法,毛笔头写秃了,便拔下来扔进簏里,再换上新的。这样,日积月累,到后来废笔头共积了五大簏。他把这些笔头埋于蒙公祠南的晓园,在碣上亲笔题上了“退笔冢”三字。

智永的《千字文》有独到之处:其真、草书,尤重笔力,更显示书者的神情专注、神力内敛,同时于谨严的法度之中更富有天然风貌。正如古人所云:“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他在娴熟的用笔之中显示了清雅的气息,既没有剑拔弩张的“枪棒气”,也没有故弄玄虚的造作,恰似脱尽人间烟火,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化境。如其草书取法于《十七帖》,字字独立,写来循规蹈矩,安逸秀媚;其真书融草书情性,端正中见俊逸,浑穆中寓清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智永在永欣寺收藏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据说智永禅师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付弟子辨才。辨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每临禅师之书,逼真乱本。辨才尝于所寝方丈梁上,凿其暗槛,以贮《兰亭集序》,保惜贵重,甚于智永禅师在日。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是出生在吴兴的大书法家。他的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在坎坷忧患中度过。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尽管很多人因赵孟頫的仕元而对其画艺提出非难,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鉴于赵孟頫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散藏在日本、美国等地的赵孟頫书画墨迹,都被人们视作珍品妥善保存。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干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明朝首富沈万三是个传奇人物,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很多,许多人都把他当成了财神,手捧金元宝,脚踩聚宝盆。沈万三生于元末,是湖州南浔人。他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是元末明初江南第一富家,也是全国首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祐由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沈家漾村迁徙至周庄东垞,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沈万三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关于沈万三如何致富,有许多传说。

清代著名文人褚人获《坚瓠集聚宝盆》载:沈万山年轻时家里贫穷,有一天,梦见一百多个身穿青衣的人求他救命。第二天早上,他见一渔翁捉了一百多只青蛙,准备剥剐了拿到市场上去卖。万三联想到昨夜的梦,动了恻隐之心,就拿钱买下,放生于池中。当天晚上,青蛙们呱呱地叫了个通宵,吵得他睡不着觉。万三早晨起床后准备去驱赶,只见它们都环绕着一只瓦盆蹲着,他觉得很奇怪,于是便把那只瓦盆抱回了家。一天,万山的妻子在盆中洗手,把一只银钗掉在盆中,不料银钗一变二、二变四,不一会儿已是满满一盆,数也数不清。随后拿金银来试也是一样。从此之后,沈万山开始富甲天下。

此外,还有乌鸦石、马蹄金等很多神话似的传说,不一而足。孔迩《云蕉馆纪谈》记:“沈万山家贫无产,以渔为生。一日饭毕,就水洗碗,碗忽坠水中。因撩之,不知碗之所在,但觉左右前后,累累如石弹,乃尽取之。识者曰:此乌鸦石也,一枚可得钱数万。因以富。或曰:夏日仰卧渔船上,见北斗翻身,遂以布襕盛之,得一勺。及天明,有一老者引七人挑罗担七条而至,谓曰:汝为我守之。言讫忽不见。启视,皆马蹄金也,以此致富。”

那么,沈万三究竟是如何发财致富的呢?一般大致有三种说法:垦殖说、赠与说及通番说。经专家多方考证,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沈万三家族以垦殖为根本,可能接受过一些来历不明的资产,并以此为资本开拓商业,大胆通番,开展海外贸易,从而一跃而成为巨富。

朱国祯(1558--1632) 是明代乌程南浔人,字文宇,号平涵,又号叫庵居士、守愚子。故居在马家港河东原高等小学后面。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十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右春坊等职,谢病不出。天启元年(1621)提升礼部右侍郎,中途请告归,未上任。天启三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改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四年(1624)春晋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总裁《国史实录》,不久加少傅兼太子太保。时魏忠贤窃权,朱国祯为叶向高首辅助手,向高去职,由韩火广继之;韩火广又罢官,朱国祯任首辅。旋为魏党李蕃所劾,朱国祯连上三疏,引疾归里。魏忠贤谓其党曰:“此老亦邪人,但不作恶,可令善去。”乃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晋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遣人送归故里。崇祯五年(1632)卒,终年76岁,赠太傅,谥文肃。

朱国祯处逆境时,独能不阿,洁身引退。他性直率坦,虽位至辅相而家业萧然。其南浔旧居原在马家港河东,窄小犹如普通人家。朱国祯居官能关心家乡民情,创议均田均役。他写信给巡抚说明赋役不平之弊,应计亩定役,贫民得苏。万历三十六年(1608)。湖苏大水成灾,荻塘塌损,田禾全没,朱国祯致书巡抚,力请救荒,重修荻塘(一名东塘)。湖州知府陈幼学洞察民隐,同心区划,荻塘大修,朱国祯撰《修东塘记》(文见刘祈春《乌程县志》)。

朱国祯告老归田后,留心典故,潜心著作,有《明史概》一百四十二卷,《皇明纪传》三十卷,《大政记》三十六卷,《涌幢小品》三十二卷(其名所出,盖朱国祯尝构木为亭,六角如石幢,结构略如穹庐,可以择地而移,随意而张,忽如涌出,故以为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给予良好评价,认为:“其是非不甚失真,在明季说部之中,尤为质实。”此外尚有《朱文肃遗集》八册,《平涵诗文钞》二册。

历史上,南浔有“诗书之邦”和“镇志之乡”之美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据宋、明、清三朝统计,南浔籍进士41人,宋、元、明、清时期,浔籍京官56人,明、清两代任全国各地州县官57人。南宋至民国,在全国有影响的浔籍专家、学者80多人。许多名人著书立说,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如董斯张著有《吴兴备志》《广博物志》《七国考》等;陈忱著有《后水浒》;董说著有《易发》《西游补》以及大量诗集。清代有著述问世的南浔人达280余人之多,其中许多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著,如“南浔三先生”的施国祁撰有《金史详校》《金源札记》等;邢典撰有《书城杂著》等;扬凤苞撰有《十八家晋史纂》、《补正湖州诗录》;沈轰撰有《新疆私议》等;董蠡舟撰有《三国志杂校》《补五代史汇误》《十六国史摭逸》等;董恂撰有《古今医籍备考》《两宋宫闺词》《南浔蚕桑乐府》等;沈鹞撰有《地道记》《台湾郑氏始末注》等;纪南星撰有《痘科集腋》等。明末至民国,撰写镇志蔚然成风,达十余部之多。

总之,南浔名人著述不胜枚举,其学术研究及著述领域包括经史、天文、史地、志书、水利、农艺、蚕桑、医学、乐律、音韶、六书、金石、书画、诗词等等。有史家说,南浔“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诚不为过。

历代许多浔籍官员吏治廉明,为民称道者颇不乏人。如明万历东阁大学士朱国祯,在朝时反对魏忠贤专权弄国。辛酉(1601)他创均田均役,贫民得苏。戊申(1608)、甲子(1624)等年,江浙大水,他力主减赋税以解民困;万历刑部主事张斗,以不畏权势,秉公执法而名垂青史。明末任徽州推官的温璜,召集义勇在绩溪、黄山等地抗击清兵而殉难;清雍正时,任湖南华容知县的董炎,在抗洪时身先士卒,同时对苗民赈粮,苗民颂其德,说:“非董公,吾族无遗种也。”他死后,民众立祠以祭祀他。乾隆时,任风山知县的张升吉在台湾大田奋击日本侵略者。道光、咸丰年间历任清廷驻韩、法、葡、日、比等国参赞、领事等职共12年的吴尔昌,能维护民族尊严,不稍屈挠而进行外交活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南浔人民具有不畏权贵的反抗精神,不屈不挠,大义凛然。如清顺治年间的“明史案”,一群充满抗清复明意识的南浔知识分子不畏权贵,重金购买朱国桢编写的《明史》遗稿进行编写,此事被因贪污而免职的归安知县吴之荣钻了空子。此人平时就善敲竹杠,是个地道的小人。据说吴之荣敲诈不成后向清廷告密,结果主修《明史》的庄廷鑨被剖棺戮尸,挫骨扬灰。庄允诚兄弟父子两代及子孙15岁以上被全部斩首,凌迟18人。凡作序者、校阅者及刻书、卖书、藏书者均被处死,刻字工汤达甫、印刷工李祥甫,书店老板王云蛟、陆德儒惨遭屠戮。庄廷鑨之弟庄廷钺也被凌迟处死,全族获罪;参与编纂的李令皙及其子李礽焘等4人、朱佑明及其子朱念绍、朱彦绍、朱克绍和侄子朱绎先后被斩杀,妻子徐氏吞金自尽。李令皙的幼子十六岁,学业极优,一位好心的官员十分怜惜,悄悄对他说:“你在审讯的时候别说16岁,说15岁,这样可以不定死罪而只是流放。”谁知这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少年慨然而言:“父兄已死,我为何要独生?”凛然就义!金庸的祖上查嗣庭在雍正时期遭文字狱致死,金庸《鹿鼎记》的开篇,讲的便是“明史”这桩惨案。

除了“明史案”,还有清康熙年间复社领袖之一的董思、辛亥革命期间以巨款资助孙中山同作革命经费的张静江、庞青城、庞莱臣;参与攻打上海制造局的周柏年,以及在经济等各方面全力支持秋瑾从事革命的徐自华姐妹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许多浔籍儿女,投身疆场,张新华(女)等烈士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解放前夕,党的地下组织在浔成立,同时党的外围组织和南浔中学的爱国人士也积极开展工作,共同为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解放后,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员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在镇党委领导下,按党章要求,团结同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

 

4、钟灵毓秀,风华绝代

 

绿榆低映水边门,

菱叶莲花数涨痕。

苕霅风光夸四月,

缫车声递一村村。

做丝花落做丝忙,

尽日南风麦弄黄。

村里剪刀声乍断,

又看二叶绿墙桑。

 

这首描绘“桑基鱼塘”乡村风情的古诗,写的是南浔和孚荻港村。

桑基鱼塘系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具有良性生态循环的古代农业生产模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通过“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生态模式,在有效克服水涝、收到理想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并形成了种桑养蚕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优美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及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和鱼文化,被誉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和孚镇荻港村位于南浔区西部,地处杭嘉湖平原,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村落。这里不仅有古村落文化,还有鱼桑文化、耕读文化、儒商文化、园林文化、古桥文化、宗教文化等,水陌阡巷,古朴天成,商集连廊。历史上的荻港因四面环水、河道纵横,水中芦苇丛生而得名,“倚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自古就有“苕溪渔隐”之美誉。

“我家苕溪上,环舍清且涟。闲泛钓鱼艇,或棹采菱船。”这首来自雍正年间荻港进士章有大的五言诗便是对荻港水乡环境与生活的生动描述。“桑基鱼塘系统”拥有2500年的历史。荻港历来都将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以鱼粪做为桑肥,造就了江南水乡独有的、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一方面,是减少了农业生产中的污染;另一方面,使用天然肥料,可以保持土地肥沃不退化,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992年,“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 .良性循环典范”;2018年4月19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莽莽芦荻洲,纵横水乱流。

经营几岁月,勾画好田畴。

缘溪渔网密,人烟近市稠。

渔池疏凿又菱塘,堤土培高已种桑。

好兴农人说孝悌,桥南新辟读书堂。

 

这是荻港村的村歌,勾勒出一幅耕读传家,孝悌忠信的乡村景象。荻港人杰地灵,名贤辈出,自明代起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美誉。自古以来,荻港崇文尚礼、尊师重教,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书香底蕴,有章、朱、吴三大名门望族,荻港名人馆内集中展示了近百年来荻港的各界名人。一个荻港古村,曾走出2名状元,57名进士,200多名太学生、贡生,110名诗人(曾留有1600余首诗),近现代更是诞生了著名的地质家、外交家、教育家、科学家、实业家等。

在荻港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章百万,吴无数,朱糊涂”,说的是荻港三个大家族里,章家发展教育,吴家经商致富,朱家兴实业家,注定了三家人各自不同的命运。

鸿远堂是荻港三十六堂声名较高的一座宅院,是三大家族之中朱家的祖宅,国民党元老陈果夫的岳父朱五楼的故居。鸿远堂曾因火灾被烧毁,后来又被修复如初始。故居建于1820年,有四开间三进深。正门前摆着一只大元宝,显示朱家显赫的财势,也有招财进宝之意。故居前半部分为雕花门楼三间,由南至北共三进深,二天井。古色花窗,青石板天井。其东厢房西朝向,拱式门樘,上有砖雕文字:“鹿洞家声”。后半部分共三进深,二天井。古色雕花栏杆,前后6间厢楼房,青石板天井。其南天井有古石花坛一座,四周设石鼓凳四只。宅院前楼是佣人更夫的住房,中间楼厅为中堂客厅。中间摆放着大圆台,平时分成两半靠墙摆放。每逢吃年夜饭或贵客临门时,大圆台就放在中间,表示全家团圆或是招待贵宾的最高礼节。

院子深处的楼房是朱五楼夫人们的住所。朱五楼一生中有四个妻子,前三位都没有生养,只有第四位妻子为他生下了两儿两女,大女儿便是陈果夫的妻子朱明珠。楼上的四个房间都是打通的,四位夫人时常相互往来,非常热闹。东边紧紧挨中堂的楼房是陈果夫与夫人朱明珠的住房,其下天井有石桌石凳,花坛等园林设施。园内环境十分静谧雅致,草木幽深,院墙高耸,将一切喧嚣隔绝在外,可谓是名副其实“深宅大院”。

朱五楼在荻港赫赫有名,可谓家喻户晓。他本名叫朱方淦,五楼是字。生于1861年6月,是大儒家朱熹的后裔。朱五楼祖上原籍徽州,因避战乱,迁居湖州,后在荻港定居。

朱五楼幼年贫困,少年时代只身一人,赤脚持一把雨伞,进入上海苏州程家钱庄当学徒,曾被老板称为“赤脚财神”。这里有一个故事:相传朱五楼年少时家境贫寒,他母亲在上海一户人家里做保姆。19岁那年,朱五楼离开荻港到上海去投靠母亲。不可思议的是,他母亲的雇主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到一个光着脚的送财童子,双手高举,各托着一样东西跑到他家来送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雇主醒来之后觉得十分纳闷:自己哪里都没有去过,怎么会做这么一个梦呢?于是呆愣愣地想了半宿,百思不得其解。天亮后,雇主还是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同寻常,于是就坐在家里的厅堂上等。到了下午,风云突变,下起了大雨,雨中有一个小伙子突然跑了进来,光着脚,两只手上托着两只布鞋。雇主一瞧,这不就是昨晚梦里那个“送财童子”嘛!

这个小伙子正是朱五楼。他穿着新布鞋到上海,却正赶上下雨,舍不得淋湿布鞋的他急忙脱下鞋子托在手上,这才急匆匆的跑到了母亲做工的地方。雇主问清楚他的情况之后,就给他安排好差事,把他留在了自己家。后来,朱五楼在上海商界风生水起,这个传奇的故事也被大家慢慢传开,朱五楼便有了“赤脚财神”的称号。

雇主姓程,拥有福康、顺康、福源三大钱庄,为北市钱庄业的首领。朱五楼在程家钱庄中练就了精通业务的本领,并有双手快速打算盘的技能,时人称为“飞朱”。在朱五楼故居中堂大厅里挂放的“远水振家声,文山传书胄”对联,就是当年历史变迁的写照。后来,朱五楼积攒下了第一份家业,衣锦还乡的他修建了鸿远堂。

1917年,上海钱业会商处改组为上海钱业公会,朱五楼当选为首任会长,并直担任这个职务到去世为止。辛亥革命后,陈英士任沪军都督,为筹集经费,曾向朱五楼提出要提用上海道库银存款。但上海道台刘襄孙已逃入租界,把存款的存折、前任移交清单等送交上海领事团团长、比利时驻沪领事馆。比利时驻沪领事馆以西方各国没有承认革命政府为由,拒绝将存折交给陈英士。陈英士乃向朱五楼洽商,希望能有一个通融办法。朱五楼则坚持“上海钱庄章程”的规定:“认票不认人”,必须凭折付款。两人在闸北湖州会馆谈判多次,不得要领,陈英士即把朱五楼软禁在湖州会馆。陈、朱两人同为湖州人,陈英士的侄子陈果夫是朱五楼的女婿,陈英士的哥哥是朱五楼在湖州的帐房,双方关系一直很好,而今为了上海道库银争吵不休。两天后,经陈果夫奔走双方,终于达成了都能接受的方案,即由中国银行出具借据,向福康等存有库银的钱庄借款,待存折归还都督府后,由都督府凭存折取回中国银行的借据。风波之后,上海各报对陈英士评价很高,认为陈英士能大公无私,虽是姻亲也不徇私办理。而上海钱庄业更加信任朱五楼,在枪口之下,仍能照章办事。一场风波,却提高了双方的地位和信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上海开始罢工、罢市、罢课支持北京,而罢市关键在钱庄业。当时上海中小型商业来往大部分都通过钱庄,只要钱庄罢市,上海商业就会跟上。朱五楼以上海钱业会会长的身份签发了钱业罢市诀议,有力地支持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朱五楼提出了利用复市之际,停止使用外国银元的动议。后来,朱五楼在支援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和发动上海罢市以支持北京“五四运动”以及抵制外国银元流通等活动,具有一定贡献。

朱五楼在第二任会长期间常因病出缺,提议委托秦润卿代理会长职务,他的嘱托得到上海钱业的共同赞同。后来秦润卿的表现充分证明了朱五楼的慧眼,同时也保证了苏州程家钱庄在上海钱业公会领导层中的稳固地位。

朱五楼的大女儿女婿陈果夫后来成为国民党的元老,携夫人回荻港探亲时,住的也正是鸿远堂。如今,朱五楼的后人都已不在荻港。朱五楼的孙子朱得亮居住上海,朱得年在台北,朱中健住广州,小外甥孙刘振安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在上海开设公司。留在荻港的,也只剩下了这空荡深邃的鸿远堂,和那些遥远年代里的传奇历史还在荻港小村之中渐渐回响,流传到更远的地方。

荻港章氏乃村里的名门望族,章氏第六世霞桴公嘉猷弟兄三人,有鉴于科举考试为读书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事关个人荣华富贵与光耀祖宗,因而重视教育、培植子弟,代代相传。族中的章咸文曾亲自执教,将其子乃焯送入仕途,死后因儿子的关系诰封为朝议大夫。书塾迁入祖师堂后,取荀子名言“土积成山,水积成川”之意,命名为积川书塾,寓意希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章荣初(1901—1972),原名吉初,又名增华,祖籍浙江湖州荻港,因他父亲章清儒在菱湖经营同丰祥丝庄而迁居菱湖。毕生致力实业,到1949年,他的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成为解放初留在国内的浙江省资产最多的民族资本家,他致力于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章荣初幼年家境清贫,弟兄六人,排行第二。父亲章清儒节衣缩食,送他到老聚和纸坊私塾求学。教私塾的费健老先生为人严厉,执教不苟。章荣初自幼思路敏捷,口才很好,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而且擅长心算,经常得到老先生的赞扬。

章荣初读完小学,因生活所迫辍学,便到上海人和协棉布号当学徒。他勤奋刻苦、精心习业,很快掌握了商业技能。章荣初在小学徒时就有壮志雄心。据中医名家陈存仁自述:“幼年时,我经常到绸缎局里去玩耍并和店里一个小学徒最为相得。一天,我揣着一块银圆反复把玩,对他不时卖弄,他看呆了。当时小学徒没有工资,每月只有月规钱二角小洋(是理发、洗澡、添置鞋袜的备用),因此,他将银元拿过去放在手里把玩不已。小学徒说绸缎局里薪金最高的掌柜先生每月也不过八块大洋,普通职员不过四块至六块,而刚满师的学徒每月只有一块钱而已。你拜一个年,就拿到一块钱,真使我羡慕啊!……他的话不禁使我有些飘飘然起来,流露出一种骄傲的姿态。这个小学徒有些看不上眼了,反唇相讥地说:小开!你不要得意,我满师以后努力做事,也会发达的,那时候我的钱一定会比你多,而且要买一辆漆黑闪亮的包车(即私家两轮人力车),我高高地坐在包车上,你们这些小开(上海人对小东主的惯称)一点没有能耐,可能已经做了乞丐,只能跟在包车屁股后面帮着推车,然后伸手向我讨个把铜板呢!我听后气得了不得。可是,他这几句话却深深地印在心坎里,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本领,将来会沦为乞丐的……那个讥讽我的小学徒姓章名荣初,20年后他果然开了两家织布厂,又和刘鸿生合资开设了上海章华呢绒厂,是国产呢绒第一家,抵制了英国、日本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振兴了民族工业,成为上海有数的大实业家……少年时的壮志雄心,经过刻苦努力终有成就。”

以上摘录的片断对话发生的时间是1914年阴历新年后不久。地点是在当时上海的商业繁华区大东门一家规模很大的陈大升绸缎局的店堂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章荣初的成功,在于他艰苦创业,不怕失败,不怕风险。1921年,章荣初回菱湖集资开设仁和布店,后以菱湖地小店多,有碍发展,便去上海创业,开设华丰祥棉布号。在经营中,章荣初坚持信用及商业道德、亲自接待客户,作风踏实稳重,因而得到金融界的信任。他以信贷抵押作经济后盾,1929年,又开设志恒棉布号,坚持经营大众性棉布,反对冒牌洋货,创实事求是的交易新风,得到消费者的赞扬。章荣初在上海由此巩固了立足点。

为了做大事业,章荣初不断向工业巨子、学者名流以及各方有关人士虚心请教。他经常到深夜还读书阅报,研究工商间的关系、华洋间的矛盾的处理、市场信息和价格规律等等,使他首先认识到:在经营商业的同时,最好自办工业,降低产品成本,才有利同洋商竞争,且能维护国货及消费者的利益。于是,他创办了上海印染厂。不久,在英商纶昌印染厂等外商联合倾销的压力下,章荣初的工厂被挤垮。他毫不气馁,一面总结经验,一面奔走呼号,倡议华商同业团结御外,共求生存,得到很多同业的同情,华商金融界成立“汇业银团”为他撑腰。几经搏斗风雨,上海印染厂又重新站立起来了,不久发展为一家自织自染的工厂,屹立于上海市郊,并支援弱小同业,使大家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1937年“八 .一三”事变后,章荣初变卖了上海惇信路的住宅和家具,捐献抗战。在上海沦陷期间,棉纱、棉布全部被日军统制,荣初把棉织品改为棉麻交织,避开了统制,使企业能自由经营。经历多年的打拼和坎坷后,章荣初认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民族工商业要奋发图强,必须搞联合企业,使供求关系环环扣紧,不让外商插足。于是,他又创办了有2万只纱锭、200台布机的荣丰纱厂。在荣丰纱厂扩建之后,又连续创办了苏中铁工厂、上海皮革厂、泰州纱厂、丰业大楼等,并将中央印染厂、上海印染厂改建为荣丰二厂、荣丰三厂,成为上海有名的厂商之一。

1945年日本投降后,章荣初利用在上海的大陆饭店和伟达饭店,接待了从日本集中营获释的英、美等400多名盟国侨民,提供吃、穿、住的生活费用。为此,美国第七舰队司令金开德上将特意向章荣初当面致谢。

菱湖地区是“丝绸之府”湖州的蚕桑主要产区之一,章荣初热爱这片土地,投身于家乡建设。他说“我务必为桑梓有所建树,方无愧于先祖和后人。”

1946年,章荣初看到城市虚假繁荣,农村经济严重破产,便邀请了王伯樵、舒新城、俞庆棠、肖卫国等十名金融、工商界著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到菱湖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同年派同济大学土木系李华仪带领20名大学生,到菱湖测绘地图31张,初步拟订了菱湖建设计划,1946年10月12日在上海贵州路湖社,正式成立了菱湖建设协会,由潘公展和他自己担任正副董事长,由王洗(雪峰)任菱湖办事处主任并兼任建设协会理事。菱湖建设协会分设秘书处、设计委会、各种专门委员会及蚕桑推广、农田水利、文化教育、工业管理、工程设计、公共卫生等六部。经理事会讨论并制订了第一期五年计划书,确立了“发动乡人建乡,配合建国大计”的建设新菱湖的总方针。以“工农并重,教养合一,人定胜天,自力更生”为纲,根据菱湖特点,从农业引发工业,以工业推动农业;为生产发展教育,以教育促进生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达到“促进农村进步繁荣,建立新型田园都市”的目标。

鉴于当时菱湖区农村的情况——由于抗战时期日伪的破坏,农事荒废,老的桑林严重被毁,新桑又无力培养,农民想养蚕,但桑叶紧缺,更缺乏养蚕资本和优良的蚕种。章荣初根据专家们的深入调查和自己亲自探访,拟定了下列计划并积极进行:一、建立四乡“蚕桑实验保”,作为示范推广的组织;二、选派有实际经验的蚕桑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作技术指导,推行科学方法改良蚕种、增植桑苗、提倡科学养蚕;三、为了进一步改良蚕种,在镇江接办了明明蚕种场,确保菱湖区优良蚕种的来源;四、安放无息蚕桑贷款及贷种,大力支持农民培桑、养蚕。

在农村蚕桑发展的基础上,章荣初于1946—1947年,在菱湖镇创建了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菱湖丝厂,菱湖化学厂。丝厂有发电设备,另外又创办了供民用的青树电厂。为了工厂和菱湖镇的安全,又捐资购买了消防船,办起了消防会。

另外,章荣初在湖州开设了湖丰绸厂、华大布店等企业,并且在大利新丝织厂等参加了主要股份。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给菱湖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也对镇上的商业起了促进作用。工厂吸收了大量的职工,使原来不少失业者获得了就业的机会,连湖州城里的妇女,也有一二百人进入菱湖丝厂工作,菱湖与湖州间轮船,也开航了四达班,章荣初还计划从菱湖造公路,东接沪杭铁路或盛泽公路,西通京杭国道的菁山,可惜当时的政府不予支持而未获成功。

菱湖的建设,终于形成了农工商联合的局面,章荣初又决定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致力于地方文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

解放前夕,在李济琛的劝导下,章荣初放弃出走香港打算,留在国内,成为解放初期浙江省留在国内资产最多的民族资本家。1952年,他又召回在美国留学的儿子,一起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贡献。

解放后,章荣初积极参加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得到了陈云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和毛泽东主席的“墨宝”,同时担任了上海市棉纺业分会董事,上海市、浙江省政协委员。

1972年12月13日,章荣初在新华医院逝世,享年72岁。

荻港演教寺前的水塘名为“神船渡”,这里有一个典故。相传,清朝年间,里人公推荻港成伦堂宅主吴元菊,正月初一到都天安乐王府烧头香。是年岁底不足,无年三十,吴元菊一时疏忽,直至大年廿九夜晚,还在杭州米市河自己的商铺里忙乎,猛然想起明天烧头香的事,可风雨之夜,哪有船回荻港啊?正焦急万分之际,拱宸桥边忽然出现一艘官船模样的船只,要送他去荻港,正好可赶上正月初一烧头香。一上船,吴元菊发现自己的雨伞、吃剩的枣核都在船上……原来这是都天安乐王派来的神船啊,也说明多行善举自有神灵庇护。

荻港运河边有一座石桥和小码头。码头边立有国民党元老、四大家族之一的陈果夫与夫人朱明珠之雕像。朱明珠是上海钱业公会首任会长朱五楼之长女,陈果夫则是吴兴区东林镇人,离荻港也就几公里之远。1947年,陈果夫夫妻曾经从这里上岸回荻港探亲,并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陈果夫深受感动之余,留下了一首寄托浓浓乡情的诗——《故乡》:

我希望我的故乡,山河无恙;我希望我的故乡,人文发扬;

我希望我的故乡,腥膻洗净,从此无人敢侵略;

我希望我的故乡,爱我如慈母,不让我漂泊他乡;

我爱我的故乡,我永远不愿离开,我的故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其弟陈立夫于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1969年方返回台湾居住。他晚年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沟通交流,希望祖国可以早日实现统一大业,游子之魂得归故里。

码头边的三跨石梁桥叫庙前桥,俗称总管桥,始建于南宋,紧傍着运河,南北走向。据说从前浙人谢诸一行四人在金龙山读书,北宋亡,以死誓节,封为河神,里人受命建金龙四大王河神庙祭祀,庙前建桥,故称庙前桥。清同治年间,里人陆润痒重建,因其形状酷似八字,也称“八字桥”,两边有石栏。相传农工士商、读书当官的回来都要在此桥走上一遭,祈求文运财运官运四通八达、路路畅通。

在荻港,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小茶馆叫“一元茶馆。”“一元茶馆”历史上是荻港古村的百年茶馆“聚华园”,创建于清代。主人潘平福夫妇传承水乡茶馆特色,开设早茶(凌晨3点开始)、饭茶,茶水费只收一元钱。湖州著名书法家王似锋受之感动,题“一元茶馆”匾赞之。传统的茶馆,本土的水乡风味,成为荻港古村的另一处文化遗产。

 

5、双林绫绢

 

在中国传统的丝织品——绫、罗、绸、缎中,“绫”既然排在第一位,自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绫是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中国传统丝织物,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素绫”和“花绫”之区别,而“花绫”较“素绫”更为精美,《释名》所载“绫者,其文望之似冰凌之理也”,主要就是指的“花绫”。“绫”起源颇早,疑为周初姜子牙所作的《六韬》中就提到“桀纣之时,妇女坐以文绮之席,衣以绫纨之衣”,其精致华美可想而知,但显然“绫”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实际上,这种制作精美、穿戴舒适的丝织品之所以珍贵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作为“软黄金”的蚕丝的昂贵,更重要的是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落后,深刻诠释了“物以稀为贵”。

在东汉以前,制作绫织物的机器十分的繁琐与笨重。为满足提花的综数,往往需要通过增加绫机的“蹑”(即脚踏操控板)来实现。正如晋傅玄所说,旧式的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更有的一百余蹑。这种繁琐而笨重的绫机,织出一匹绫的时间往往动辄需要数月时间,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织工劳动力,同时也限制了绫的生产效率。直到三国魏时博士、给事中马钧改良了织绫机,绫织业的生产力才得到革命性的发展,绫织品更为丰富,也更日益社会化。马钧将传统动辄五十蹑、六十蹑乃至百余蹑的旧式绫机,统一改为十二蹑。这次改进不仅将生产过程简化,生产速度提升了四至五倍,使得过去往往动辄数月才能完成一匹的绫布,在改良后仅仅需要不到一月乃至十余天就能完成;同时还使得织造的提花纹样更为独特,可操作的种类更为丰富。改良后的绫织品因其独特的提花,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

马钧改良绫机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意义,大大解放了绫织业的生产力,提升了生产技术,此后不断的改良和应用,为“绫盛于唐”创造了必要的生产技术基础。绫不仅成为官员服饰的主要原料,而且更成为社会中广受欢迎的丝织品。正如白居易在《杭州春望》所描绘的那样:“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酤洒趁梨花”。这奠定了“绫”在传统丝织品中的魁首地位,更逐渐形成了以地域为名的绫织品,如青州之仙文绫、润州之方棊水波绫、遂州之樗蒲绫、湖州双林绫绢等,直至今日仍有相当的影响。

双林绫绢产地湖州南浔双林镇,地处杭、嘉、湖之间的水网地带,襟山带水,气候湿润,历来盛产桑蚕,缫丝业和生产续绢的家庭手工业十分发达,是中国著名的绫绢产地。历史上,绫绢系双林一带农村家庭手工业生产,“原按吾镇女工以织绢为上,习此者多而出息亦巨,机声鸦轧,晓夜不休,古风可朔”。绫绢使用脚踏手拉机织成后,由专门的皂坊染色。现代,双林镇上“多黑坊(染包头绢),胶坊(染五色裱绫)。”这些手工业作坊的染工均系本镇人,印染业相当发达。

双林绫绢的生产可追溯到三国(220—280)时期,当时湖州地属东吴,有“吴绫蜀锦”的美称。绫绢用纯桑蚕丝织制而成,又有“凤羽”之美称。其特点薄如蝉翼、轻如晨雾、质地柔软美,被誉为“丝织工艺之花”。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素者为绢”。绢主要用于代纸作画写字,绫主要用于装裱书画。由于绫的缩水率与宣纸基本一致,具有装裱平挺、缩水率小、纬密均匀、不易露底、色雅耐晒等优点,故用绫装裱字画,画面能不打皱、不起翘,显得坚挺优雅。尤其名贵书画,一经绫绢裱装,在艺术上更加显得完美,顿时身 价百倍。书画使用双林绫,雍容华贵、古朴文雅、富有情致,能收到悦人目、动人心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现在,绫绢还被用来做民族、戏剧服装、制作宫灯、灯罩、风筝、屏风、绢花等工艺美术产品,糊饰精美的工艺品锦匣和高级楼堂宾馆饭厅的内壁等。双林绫绢有轻花、重花绫、阔锦绫、工艺绝缘纺、阔花续、双色花续、画绢、矾绢、宋锦等14个品种,有竹菊、冰梅、云鹤、双凤、锦龙、带子凤、麒麟等70多个花色。名贵字画,经绫绢装裱,顿显整齐悦目,突出书画作品的艺术效果,富有情致,尤为尊贵,其高超的技艺和水平不朽的艺术价值,信誉卓著,蜚声海内外。国内著名书画艺馆,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苏州民间工艺厂、杭州西泠印社都极力推崇双林绫绢的工艺。北京荣宝斋称湖州花绫为:“花色新颖、图案技术大方、很适宜装裱历史人物。”

双林绫绢生产历史非常悠久。据双林附近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到的碳化了的绢片测定,双林绫绢生产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历史。三国时(公元220—280年),湖州隶属东吴,古有“吴绫蜀锦”之称。在南朝的宋代,绫绢已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拳头商品,大批绫绢经由广州等地出口到林邑(越南)、扶南(柬埔寨),以至天竺(印度)、狮子国(斯里兰卡)等南海十多个国家。梁武帝时,双林绫绢生产相当发达。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记载:“梁时商业尤盛”,我国与南海诸国通商,“输入货物多是象牙、犀角、珠玑、琉璃、古具、香料等,中国输出货物多是绫绢、丝绵等”。到唐代绫织物已进入全盛时期,由于它巧妙地运用不同斜纹纺织,互相衬托出花纹,使花形若隐若现,转侧引人。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有:“异采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的佳句以高度赞美。从唐代起,双林绫绢且列为贡品,并远销日本等国。元时生产也十分兴旺,当时双林镇上,“有绢庄十座,在普光桥东,每晨入市,肩相摩也”。染绢的皂房则集中在耕坞桥一带,漂洗皂绢,染 黑了桥下的清水,“墨浪潮”即由此得名。从此,双林别称“墨浪”。至明代,朝廷“奏本”专用双林“倪绫”,据《双林镇志》载:“按镇之绫,以东庄倪氏所织者为佳,名为倪绫。盖奏本面绫有二龙,惟倪姓所织龙睛突起有光,他姓不及也。”明嘉靖年间,双林已成为拥有几千家丝绸专业的大镇。清乾隆中叶,镇上开有绢庄二十多家,黄鸿昌等较大,并有一些初具规模的丝绢工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近代,双林绫绢以1919年至1921年间为鼎盛期,当时有脚踏手拉织机二千多台,年产绫绢二百四十多万米,但到抗日战争时期绫绢生产遭到严重摧残而衰落了,解放前夕,已处于奄奄一息之中。

湖州市双林绫绢厂是国内唯一的自织自染的绫绢生产厂。解放后,双林绫绢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一九五八年,湖州市双林镇新建了染织齐全的绫绢专业工厂。从此,绫绢生产从几千年的脚踏手拉、单家独户的家庭手工业生产逐步转向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一九六六年,绫绢丝织品年产量达到十四万多米。到一九七八年,绫绢年产量发展到三十多万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双林绫绢生产更放异彩。双林绫绢厂新建了四千多平方米的织造、准备车间,厂房扩大到一万台。绫绢等丝织品最高年产量达一百八十九万余米。双林绫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品种有轻花绫、重花绫、加重花绫、阔花绫、双色花绫、阔锦绫、双色锦绫、画绢、耿绢、矾绢、宋锦、工艺绝缘纺等十多种;花型有支鹤、双凤、锦龙、带子凤、冰梅、竹菊、环花、绕枝花、古币、寿团、福禄寿喜、麒麟传书、龙凤呈祥等;色泽有浅米色、浅绿、青灰、浅灰、深灰、肉色、浅非、古铜、茶绿、磁青、浅仿古等色,共有七十多种花型、色泽。各种各样的绫绢,犹如盛开的鲜花,争艳斗妍,美不胜收,真可谓“天上取样人间织,染作江南春水色”。其中“云鹤牌”花绫荣获全国轻工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在国内外声誉卓著。上海朵云轩赞扬“云鹤”牌花绫“色泽花型具有民族特色和古香古色的特征,用于裱装书画,能使画面挺括、不打皱、不起翘”;北京荣宝斋称赞“云鹤牌”花绫花色新颖,图案朴大方,很适宜装裱历史文物;苏州民间工艺厂在裱装书画中感到:“云鹤”牌花绫“组织细晰,有立体感,颜色沉着和耐晒等特点”;杭州西泠印社认为“云鹤”牌花绫是我国“最理想的传统裱画用绫”。我国著名画家叶浅予曾专程访问了双林绫绢厂,对双林绫绢赞赏不已。双林是著名书法家费新我的故乡,他非常关心故乡的绫绢生产,鼓励绫绢厂要为书画增光生辉。

1993年,双林绫绢厂选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理事单位。1994年,H1926花绫和H1925矾绢在第五届亚太地区博览会上,双获国际金奖。1995年,双林绫绢注册“汉贡”商标。同年,湖州市政府授予名牌产品称号。目前,绫绢畅销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三百多个文化、书画、工艺、美术、外贸、旅游等单位。并出口香港、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誉满中外。随着进一步搞活经济和对外开放,双林绫绢这朵祖国的传统丝织工艺之花,将更加迸发出鲜艳夺目的光彩。

 

6、鱼米之乡

 

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苹叶雨新晴。

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

桌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

——《湖州道中》(元 .韩奕)

 

“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说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专门市场的分布。城北武林门外,来自苏州、湖州等地的粮船,都集中在米市巷一带,这里就形成了专业性的米市。宋代吴自牧《梦粱录·米铺》记载:“本州所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到来,湖州市、米市桥、黑桥,俱是米行,接客出粜”。湖州的大米沿大运河或东苕溪入余杭塘而进杭州城北,贩运十分便利。杭州米市的米以来自湖州的为最多,并因此形成“湖州市”。现在杭州的地名“湖墅”便是由“湖州市”演变而来的。

湖州的稻作文化源渊流长。湖城北郊的邱城遗址,属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该遗址尽管没有直接出土稻谷遗存,但科学家还是从出土文物中检测到了稻植硅体。邱城遗址出土的石犁是考古发现的最早一批石犁之一,是从河姆渡先民的耜耕向良渚先民的犁耕转变的标志性稻作器具。

湖州南郊的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了四五千年前的稻谷遗存。钱山漾遗址分三区,在甲区和乙区第四文化层都发现成堆的碳化稻谷和大米。稻谷纵沟及残留的颖壳都清晰可辨。在乙区第四文化层,发现一块粗厚的黑陶片上有好几粒稻谷印痕,其中有一粒特别明显,这可能是当时制陶时作为掺和料加进去的。钱山漾遗址同时出土的还有石犁、石刀等稻作器具,将稻谷加工成大米的木杵和陶臼,装运谷米的竹编器具,烧饭和吃饭的陶鼎、陶盘等。总之,四、五千年前的钱山漾先民就有了较为发达的稻作文化,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稻作文化的先进水平。

早在唐宋时期,包括湖州南浔在内的太湖流域,稻作技术就有了很大提高。两宋时,尤其是南宋建都杭州,对江南水稻的发展更为重视。当时秀州(今嘉兴)、明州(今宁波)的稻田亩产可达五、六石。湖州与嘉兴相邻,产量也应在五、六石之间。南宋时期,湖州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稻作文化,加上稻麦两熟,成为全国每亩量产最高的地区之一。都城临安北部的米市中专门有“湖州市”,湖州与嘉兴、苏州等地成为临安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由此而起。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南宋时范成大在《吴郡志》中提出的。这种提法是对苏杭两州的赞美,也是对太湖地区富裕、美丽情景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湖州南浔一带的农民几乎都是以种植水稻为生,栉风沐雨,辛勤耕作。流传在湖地的《十二月种田》歌就形象地说明了湖地农民几乎一年四季都忙于稻作农事:

 

正月种田正月玩,正月无事也无闲。

好种好苗收好稻,晒种修犁忙上前。

 

二月种田种起头,犁耙耕牛遍地走。

做好秧畈耙好田,播种弄苗无闲手。

 

三月种田真种田,脸朝黄土背朝天。

有秧不种一大把,呒秧不种两三根。

 

四月种田是清明,水浅水深要经心。

肥多长稻肥是宝,也防肥田瘪谷轻。

 

五月种田五端阳,端阳粽子带身上。

山冲田小出力多,出力为个肚子圆。

 

六月种田六月热,六月草多不敢歇。

田里地里要除草,田耥三遍米粒饱。

 

七月种田七月旱,天干地干汗不干。

田边日夜水车翻,呒有水车靠肩担。

 

八月种田八月中,吃口月饼田边走。

打苞不怕灌深水,扬花就怕阴雨天。

 

九月种田九重阳,日短夜长活路忙。

清沟排水割田埂,选种为求明年粮。

 

十月种田小阳春,镰刀掼桶闹盈盈。

用力拎起多掼掼,粒粒谷子都收进。

 

冬月种田霜风紧,霜风落叶不留情。

收好稻子堆好草,牛靠稻草到明春。

 

腊月种田整一年,一年莫望腊月闲。

打柴舂米蒸年糕,办好年货好过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湖地乡村,家家都有稻场。稻场,又称稻地,是房前的空地,用来打谷、晒粮、堆柴草的地方。江南单季稻的生长期约四、五个月。金秋十月,湖地稻谷飘香。开镰割稻有许多规矩。在田里,稻农的脚不能搁在稻桶上,不能吹口哨,更不能戏闹。否则便是对谷神不敬,影响收成。金黄的稻谷晒在稻场上,有专人管理。稻谷晒干后,要去除碎稻草柴之类的稻杂以及秕谷等,最终进仓的稻谷是干燥的“光谷”。农家储藏稻谷,常常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措施,如在稻谷堆中插一根凿去竹节的粗竹竿,利于下层稻谷通气。仓门上一般都会贴神马和写有“百无禁忌”字样的黄纸,在谷囤上贴“招财进宝”、“五谷丰登”之类字句,以图吉利。

秋收后,用新米烧出来的饭和粥,吃上去特别鲜香可口。南浔人用稻米蒸饭,熬粥,还会用糯米和粳米制作众多糕团点心。无馅者为圆子,有菜汤圆子、顺风圆子、灯圆、茧圆等;有馅者为团子,有人口团、冬节团、元宝团和寿桃等。有年糕、方糕、定胜糕、板糕、朱藤糕、松子糕、薄荷糕、膏药糕等“湿点”,有椒桃片、酥糖、子孙糕和姑嫂饼等干点,还有粽子和粢饭等。“风枵”,俗称“镬糍”,用来泡敬客的糖茶。

苏轼在《赠孙莘老七绝》中写道:“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芳香的稻米,加上清冽的苕霅水,酿出闻名江南的“三白酒”。

湖州淡水渔业源远流长,钱山漾遗址出土的木桨,证明当时已有原始的独木舟或竹筏。出土的石和陶瓷制成的网坠、骨制的鱼标、丝线或苎麻线编织成的渔网,另有竹制“倒梢”捕鱼器,说明早在四、五千年前,湖州地区就有了多种捕鱼工具。当地民间传说,春秋晚期,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携美女西施隐居德清蠡山漾养鱼,后来又到南浔范庄,尝试世上最早的外河拦簖养鱼法。

唐代陆龟蒙和皮日休在太湖流域唱和的渔具诗中,都特地写了种鱼诗一首。皮日休的种鱼诗云:“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一月便翠鳞,终年必頳尾。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很明确地介绍了包括南浔在内的太湖流域人民采取湖岸带鱼子的土到池中放养的事实。

明清时期,湖州南浔为闻名江南的淡水养殖集中产区。如菱湖镇,一方面是丝绸业的集散地,另一方面又是著名的江南鱼市。清代厉鹗在《菱湖小咏》中描写道:

到眼忽成市,知家奁镜开。

鱼多论斗卖,菱好及时栽。

……

“鱼多论斗卖”,说明当年商品交易的繁荣。

江南乡水,“以舟为车,以楫为马”。以渔舟从事交易活动,在江南市镇上形成了“水市”,从太湖里捕来的白鱼、银鱼和白虾被称为“太湖三白”。南浔、双林、新市等市镇,也都有“水市”。清代鲍珍的《南浔小泊》中写到:“水市千家聚,商渔自结邻。”明末清初的陈忱《南溪秋泛》诗云:“幽禽鸣两岸,渔家日成市。”明代吴锡麟诗:“东西水栅市声喧,小镇千家抱水园。”这些诗都写到了南浔“水市”的繁盛景象。

参考文献:

《一方水土叫莫枝》 如山若水

《湖商蔡声白》 地方文史

《鱼米之乡湖州》 余连祥

《浙江丝绸名商巨子:南浔四象》 董惠民、史玉华、李章程著

《南浔往事》 张加强

《百年湖商故事》 陈扬渲

《论湖商支持辛亥革命的特点及成因》 黄明光 张冰霄

 

第三章  丝绸之路

 

1、丝绸故事

 

关于丝绸的传说有许多种,其中最为广泛的便是“嫘祖养蚕”了。

传说四千七百多年前,北方的山里是一片桑林,林边座落着一个村庄。每当太阳出山,桑林的阴影遮着村庄,人们便叫它西陵。这里生活着一个部落,叫西陵部落。西陵部落里有位叫嫘祖的公主,年轻美貌,聪明伶俐,部落里人人喜爱她。有一天,嫘祖在一株桑树下搭灶烧水。她一边向灶下添柴火,一边观望着桑树上白色的蚕虫在吐丝作茧,越看越出神。忽然,一阵大风吹过,一只蚕茧从桑树上掉了下来,跌进烧沸的水锅里。

嫘祖怕弄脏了开水,用一根树枝去打捞蚕茧,谁知三捞两捞,蚕茧没有捞起,却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长丝线,而且越拉越长,拉个没完。

嫘祖又用一根短树枝将丝线绕了起来,绕成一团。她望着这一团洁白的丝线,忽然想起和姑娘们一起用植物筋织布的情景,于是产生了用这种丝线来代替植物筋纺织的念头。嫘祖又采了几颗蚕茧绕成丝线,动手一试,果然织成了一块白白的丝绸,向身上一披,又柔软,又漂亮。部落里的姑娘看了都感到十分惊喜。嫘祖开始教她们采集野外桑树上的蚕茧,抽丝线织绸。此后,当地的女人们便开始自己采桑养蚕,缫丝织绸。不久,轩辕部落与西陵部落联盟,嫘祖嫁给了轩辕部落首领。结婚的时候,嫘祖用自己织的丝绸做了一身漂亮的衣衫,还用凤仙花瓣将它染成红色,光彩照人,十分艳丽。嫘祖给轩辕部落首领也做了一身宽敞的衣裳,用黄栀栀的果实染成黄色,金光闪闪,威风凛凛。从此,部落先民都称他为“黄帝”。因为嫘祖最早开始采桑养蚕,后来的蚕农们就尊称她为“先蚕神”,又称为“蚕神娘娘”。

关于“嫘祖养蚕”的传说其实并不是随意杜撰的神话,“嫘祖养蚕”在中国史籍中是有记载的。《史记 . 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唐代赵蕤在《嫘祖圣地》中提及:“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北宋刘恕的《通鉴外记》中记:“西陵氏之女嫘袓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罗泌也在他的《路史. 后纪五》中证实“嫘祖始养蚕”:“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创作年代比上述二书更早的《隋书》在记载南北朝祭祀的时候,也提到蚕神西陵氏。到了后世,嫘祖又被誉为“先蚕”圣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成为举世公认的桑蚕鼻祖。

据说古罗马人对中国丝绸的迷恋异常狂热——他们称中国人为“赛利斯人”,并相信丝绸是从树上摘下来的。“赛利斯人(中国人)以从他们的树林中获取这种毛织品而闻名于世。他们将从树上摘下的丝绸浸泡在水中,再将白色的树叶一一梳落。(丝绸的)生产需要如此多的劳役,而它们又来自于地球的彼方,这令罗马的少女们可以身着半透明的丝衣在大陆街上炫耀。”(老普林尼《博物志》(Historia Naturalis )那时,丝绸成为罗马人狂热追求的对象。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这迫使元老院断然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著丝衣,理由除了黄金外流以外则是丝织品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我所看到的丝绸衣服,如果它的材质不能遮掩人的躯体,也不能令人显得庄重,这也能叫做衣服?……少女们没有注意到她们放浪的举止,以至于成年人们可以透过她身上轻薄的丝衣看到她的身躯,丈夫、亲朋好友们对女性身体的了解深知不多于那些外国人所知道的……”(Seneca the Younger《雄辩集》第一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仅仅是罗马人对来自东方的神奇玩意儿感兴趣,埃及历史上著名的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也曾经被记载穿着丝绸外衣接见使节,并酷爱丝绸制品。公元97年,东汉将军班超在重新建立起汉朝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后,派甘英携带大量丝织品到达条支(可能是今日土耳其的安条克),而当时安条克以南正是埃及和安息争夺的国土,因而中国与埃及最早的官方沟通应当就是在这一时期。

公元522年,欧洲人突然得到一个绝望的消息:东方天朝的丝绸来不了了。因为从公元519年开始,中国当朝的梁武帝大手一挥,要北伐,要一统天下,因此国际贸易之类的“小事”,就让它靠边站了。江南沿海原本用作外贸的大批民船,被梁朝政府大批征为军用。沿海民船一下子减少了十之八九。船少,送出去的货也就少了,只好对不起大洋彼岸的洋兄弟了。

然而这件事犹如蝴蝶效应,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丝绸当时在欧洲是紧俏商品,大量的手工业倒闭,经济大萧条不说,还闹出误会来了:欧洲当时封闭,不晓得中国国内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每年丝绸是从波斯倒手转卖过去的,现在货少,丝绸价格上涨,他们认为这肯定是波斯人从中搞鬼。偏偏此时东罗马的皇帝就是在西方大名鼎鼎的查士丁尼。按照许多西方历史学家的说法,他是和后来的拿破仑、希特勒齐名的好战分子,没事还要找事,何况现在有人动了他的丝绸!

既然认定了是波斯人搞鬼,查士丁尼就不客气了,决定找波斯人谈判。

波斯人喊冤:“中国不给丝绸,我有什么办法呀?”

欧洲人无计可施,因为丝绸纺织是中国的传统技术,梁朝法律规定,有擅自教外国人纺织技法者,一律要处死刑。

丝绸贸易于是便被掐断了。

公元545年,有两个特殊身份的人造访了中国的丝绸之都湖州——两个印度和尚。

他们的姓名在史书上五花八门,只知是当时著名的大师。正好彼时在位的梁武帝也信佛,自然热情招待,然而两人一不要钱,二不要官,只提了一个要求:允许他们去湖州转转。

梁武帝想:僧人嘛,自然是弘扬佛法。去湖州也好,到其他地方也行。于是大笔一挥,准了。然而这两人到湖州后,没事总喜欢遛弯,尤其喜欢往丝绸作坊跑。碰到纺织工匠,就东家长西家短的拉家常。他们就这么在湖州遛了几年弯,等到走的时候,两人一人拿了好几根竹竿,扛着和人们告别,说是回家给乡亲们瞧个新鲜。其实,竹竿里夹带着养蚕纺丝的秘密。

这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个外国人,在湖州传了几年教,接着回家当“海归”了,没什么新鲜的,可实际上不然。他俩到了印度并没有回家,而是转船继续向西。直到公元552年,他们历经长途跋涉,来到了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谜底才终于揭开:两个印度高僧,真实的身份是间谍。来湖州的目的,就是学习丝绸纺织技术!

原来,打仗打得吐血的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吐完血后,总算立下了自力更生的志向。他认为买不来丝绸,自己造!不会造?那就取经学艺嘛。中国太远没法去?没关系,敢去中国的,重金封赏。然后,就有了之前的一幕:湖州迎来了两个勇敢的印度人。

在西方的史学界,这两个印度人的湖州之旅,素来被看成一件大事。后来的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把两位印度人造访湖州,与之后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的西传,并称为“西方文明崛起的三件大事”。在当时看,意义同样非凡:学会了养蚕纺织的欧洲人,开始有了自己的纺织工业,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地区,乃至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都是当时欧洲著名的纺织中心。

 

2、桑蚕文化

 

在我国,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卜辞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植桑育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了。同时,因为栽桑养蚕是古代重要的经济来源,故当时的王后每年春天都要举行蚕桑仪式。《榖粱传》中记载齐国桓公十四年:“秋,……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所谓“王后亲蚕”,就是在育蚕的季节里,王后率领一批贵族妇女们,用一定的仪式去喂蚕。这是宫廷中举行的一种典礼,表示出统治者对蚕桑生产的高度重视。

养蚕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述天象和物候的著作《夏小正》。其中有“三月:摄桑;委杨;妾、子始蚕;执养宫事。”的记录。宫,即养蚕专用的蚕室,说明养蚕已在室内进行。也许,蚕业生产的丰富内涵特别富有诗意,也最适合于诗歌的表达。最早表现蚕事的诗篇是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在这305篇诗歌中,与蚕桑丝织有关的就有27篇之多,内容涉及采桑、育蚕、贸丝、采集染草、染色、丝织、缝衣等全过程。

《诗经》中反映蚕桑篇章最长的要数《豳风 .七月》,详尽的描写了女奴们采桑育蚕和染布制衣的全过程。其中的“蚕月条桑(三月,修剪桑枝),取彼斧斨(拿着斧子),以伐远扬(老枝太长,全都砍去),猗彼女桑(留下嫩枝,以待成长)”以及“春日载阳(春阳明媚),有鸣仓庚(黄莺宛转),女执懿筐(妇女拎筐),遵彼微行(走上小路),爰求柔桑(为摘嫩桑)”等句,讲的都是采桑的事情。前者叙述了妇女们修剪桑枝的状况,后者描绘了采桑路上的图景。《夏小正》把养蚕列为要政之一,可见养蚕的规模已经较大了。大规模的养蚕,必有大规模的种桑,诗经《魏风 .十亩之间兮》中“十亩之间兮(在十亩桑园里),桑者闲闲兮(采桑者轻松从容),行与子还兮(就要同你归家了)。”描述了桑园之大,桑树之多和女子们采桑归来时悠闲快乐的情景,就是很好的例证。

从《诗经》中可以看出,当时黄河流域蚕业生产已相当发达,不但有大面积的桑林、桑田,人们也广泛在宅旁和园圃中种桑。如《郑风 .将仲子》中有“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的诗句,意思是“求求你呀小哥哥,不要翻越我院墙,不要撞折院墙边的桑树。”反映了一位女子劝告欲翻墙和她约会的男子,不要莽撞行事的复杂心理。《小雅 .小牟》记载:“淮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见了庭院栽种的桑树和梓树,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后世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即出自此处。再如《大雅 .瞻印》说:“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妇女们既不担负劳役,怎能不从事蚕织?”可见当时养蚕缫织是妇女们的主要工作,蚕业已成为劳动和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公元前126年,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的张骞回到了长安。当初出发时的随从只剩下了一个人。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等情况。听了他的陈述后,人们才知道:西域并不是王母娘娘和众神居住的琼瑶仙境,也不是传闻中的流沙千里、草木不生的恐怖世界,那里有许多希望和汉朝友好通商的国家。于是汉武帝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等国共同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后来,汉朝政府在张骞走过的路上设置了四个郡。这条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四郡,一直通向印度、西亚乃至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了。中国的丝绸、铁器以及灌溉技术、炼钢技术和四大发明开始陆续西传。西域的胡萝卜、葡萄、汗血马以及乐器、佛教、绘画艺术也传到了中国。“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我国丝绸历史源远流长,她承载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回忆,至今,仍是我们最为之骄傲的传统文化之一。衣食住行,人之必须。男耕女织的生活,在华夏民族的千年轮回中,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记忆,桑蚕文化如同“玉文化”、“吉祥文化”一般,是我们祖先伟大智慧和对大自然思考的结晶。特别是古代,男耕女织几乎就是一种固定的模式,桑蚕丝织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孟子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可以见得桑蚕农耕,本就是中国人田园牧歌生活里最美的日常。而“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如画般美丽的罗敷,却独爱桑蚕,可见桑蚕丝织文化在我国古代女子心中的重要地位。古人注重“天人合一”,其实不仅源自对天地的崇拜,对万物有灵的敬畏,更是强调人们应该顺应自然,顺从万物的本性。古人认为,蚕乃“天下神虫”,“蚕为龙精”。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蚕与龙同气,龙与马同神,故为龙身、马头者”,因此又将蚕称为“天驷龙精”---龙蚕。丝绸从一颗雪白的蚕茧,到人们身着华美的丝绸服饰,正是华夏祖先对“天人合一”的完美诠释。因此,人们更愿意相信“蚕娘”嫘祖的美好传说。

那么,是否就是嫘祖发明了蚕丝生产呢?一些人研究后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从野蚕变成人工饲养,从缫丝到织绸,其中有许多生产环节,需要人类的长期研究、试验,最终才会有所突破。这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绝非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就可凭空造出来的。历史上把蚕桑的发明归功于嫘祖也是可以理解的。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中国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许多文明制度都是他制定的,蚕丝生产起源早,又是妇女的工作,于是把它的发明权从黄帝转移到他的妻子身上,也是顺理成章的。

于是,蚕丝生产的起始时代就成为一个问题了。

1926年,清华大学研究院组织的一个考古队在山西省夏县的西阴村发掘到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发掘坑底部时发现了大半个茧壳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与纺织有关的石制纺轮、纺键和骨针、骨锥等。这个茧壳表面仍有光泽,被切割部分极其平直,不会是野蚕偶然吐的,而是经过人工的割裂。这说明早在6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桑茧,并且已经为人们所利用。

但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考古工作者明确表示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极其原始,养蚕、织绸是绝不可能的。而且蚕苗这样的有机物体不可能在土质松、密封性差的黄土高原保存几千年。再说,当时只有石器、陶器,不可能把蚕茧切割得那么平直。结论是:这半个茧子不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而是后来混入的。

半个世纪以后,考古发掘又提供了许多关于蚕丝的新资料,其中最有意义的是1958年在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吴兴区)钱山漾遗址中发现的一块绢片。绢片尚未炭化,呈黄褐色,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20~30根的细葛布和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40~50根的绢片。经纺织工作者多次鉴定,确认是桑蚕丝,是经过缫丝加工后的长丝织成的,经纬丝平直又均匀。这是我国——也是世界出土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人们将绢片与同批出土的稻谷一起去做放射性碳素测定,得出其绝对年代为距今4700年左右,正相当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也可以说,“嫘祖养蚕”之说,似乎有案可考。

但是,这块绢片显示出当时不仅已掌握了缫丝工艺,并且还有很好的织绸工具,与同时代的其他文物相比,这显得很不相称。于是有人提出怀疑说:钱山漾是个沼泽地带,绢片浸泡在污水中几千年还可能保存吗?在那样早的时代里,能否织成那样进步的丝织品?钱山漾文化层是否经过部分扰乱?结论又是:绢片是否属于新石器时代?暂可存疑。

1984年,在河南郑州西北40千米处发掘到仰韶时期原始村落遗址,考古工作者在出土的婴幼儿陶棺内发现,一些遗骨上黏附有灰白色和灰褐色炭化丝织物碎片、残迹以及少量灰白色粟粒状炭化物。这些丝织物残片尽管已年代久远,却仍具有丝纤维光泽。

至1998年底,考古学家确认,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丝织物,距今已有5500年的历史,显然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蚕桑织物。它的发现,将中国人制造和使用丝织品的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年。

据此,人们已可乐观地断言:中国的丝绸之光点燃于人类的新石器时代!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缫丝之人,南浔为善

 

地处太湖之滨的南浔,河流纵横,苕溪之水,水清如镜,水质含有多种矿物质(水重的原因),土质粘韧,构成了育桑、养蚕和缫丝的良好条件。

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绸文物表明,4700多年前,湖州先民已经从事蚕桑、丝织生产。“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这首《七月》正是古时震泽人事农桑的真实写照。三国时,湖丝已经被列为皇家贡品。南宋端平元年(1234)李心传在《南林报国寺》中说:“南林一聚落耳,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南林即南浔古称)可见,南浔的“耕桑之富”早在浙江首屈一指了。南浔辑里丝之称,起于明朝洪武(1368)。武宗(1506)以后,湖丝不仅广销国内各地,而且有国外的广阔市场,所以,当时即有“湖丝遍天下”的赞语了。

《南浔志》“陶朱公致富奇书”中说:“缫丝莫精于南浔人,盖由来久矣,每当新丝告成,商贾辐辏,而苏杭两织造,皆至此收焉,按旧以辑里丝为最佳,今则处处皆佳。”在黄省曾的《蚕经》里也有“看缫丝之人,南浔为善”的记载。对于南浔人缫丝技术的赞赏和辑里丝的独特优点的称誉,前人的记载不胜枚举。

辑里村在元末成村以后,村人们便培育优良品种“莲花种”。它吐出来的丝不仅水润光洁,而且韧度很好,再加上辑里村人在制种、养蚕和缫丝工艺上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使所产的湖丝具备了“细、圆、匀、坚”和“白、净、柔、韧”等特点,由此成为名牌产品脱颖而出,长时间盛销不衰。《南得志》载“辑里(七里)村位于南浔西南七里……湖桑腴美……穿珠湾,水澄清,取以缫丝,光泽可爱。”这正是对辑里农人恰当利用优越自然条件的历史记载。

南浔辑里丝之名即以村名命名。辑里,亦名七里。据周庆云《南得志》载:“辑里村居民数百家,市廛栉比,农人栽桑育蚕,产丝最著,名甲天下,海禁既开,遂行销欧美各国,曰辑里湖丝。”得溪世家明相国朱国桢(当朝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在他的《涌幢小品》中写道:“湖丝唯七里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苏人入手即识,用织缎,紫光可鉴。其地去余镇(南浔)仅七里,故以名。”据史载,南浔辑里丝生产系农家手工操作,是由千百户小农户生产出来的。南浔辑里丝之质量,其所以能明显优越于他地,与当地自然条件之优良,农人缫丝技术之高超,培育蚕种之精心,选择制丝用水之讲究诸因素密切相关。

辑里蚕农选用穿珠湾、西塘桥河水缫丝,据该村年过八旬的老农回忆,早有“水重丝韧”之传说,其水较他地每十斤必重二两,所缫之丝亦可多挂两枚铜钿而不断。可见,辑里丝具有强韧的拉力,也为农人研究制丝工艺之一独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太多太多的巧合,太多太多的元素,铸就了这个古老村落的灵魂,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水。”老南浔人说。南浔人靠的就是水,水能缫丝,丝能生钱……辑里村,河流纵横,苕誓两溪之水流经漾、荡、河、港,尺清如镜,土质黏韧,构成了育桑、养蚕和缫丝的良好自然条件。

同样是蚕丝,辑里湖丝为何如此质优呢?专家研究后认为它有三个秘诀:

一是蚕品种优良。在明万历年间,该村村民培育了一种优良蚕种——莲心种”,该蚕种因其所产蚕茧小如莲实而得名。这种蚕丝,特别适于缫制优质的桑蚕丝。

二是自然条件优越。七里村村东流淌着一条清澈透明的雪荡河。缫丝过程中强调“用清水、勤换水”,所以对水质特别讲究。而这条雪荡河在穿珠湾附近分流到七里村的淤溪时,河水几经曲折澄清,水清如镜,透明度几达100%。清道光二十年(1840)编印的《南浔镇志》中记载道:“雪荡、穿珠湾,倶在镇南近辑里村,水甚清,取以繅丝,光泽可爱。”

三是繅丝技术高超。七里村人在缫丝工艺上注重“细”和“匀”,缫丝工具应用当时最先进的三绪脚踏丝车,因而所繅的丝“富于拉力、丝身柔润、色泽洁白”,可比一般土丝多挂两枚铜钿而不断。

湖州丝绸市镇的形成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南浔是辑里湖丝的发源地和集散地。明清之初,辑里湖丝主要销于国内苏州、杭州、南京、广州、北京等地,供织造绸缎之用。据史料记载:清王朝织造府规定,凡皇帝和后妃所穿龙袍凤衣,必须用南浔辑里头蚕湖丝作织造原料。清康乾以来,“七里丝”成为皇家御用品,皇帝龙袍专用丝绸;至雍正皇帝时,“七里丝”雅称为“辑里湖丝”,不仅名扬江浙,蜚声京师,而且衣被天下,销行海外。清道光初,辑里村将初缫之生丝合二为一,复摇成辑里丝经,主要用于织缎,并外销到印度、缅甸、埃及、叙利亚等国。

鸦片战争后,南浔的丝商已几乎垄断了湖丝的对外贸易。据史料记载:道光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 (1844—1847)四年中,经上海口岸出口生丝占全国出口生丝的90%左右,其中辑里湖丝占55.1%。

同治十二年(1873),南浔周申泰丝行,参照日本东洋经,将干丝拍湿,改顺摇为逆摇,所产之经,称“辑里干经” (又称出口洋经)。具有色白、光亮、均匀、质韧的特点,自此畅销欧美。清同光年间南浔丝商几乎垄断了湖丝的对外贸易,丝商财富迅速增加,形成了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这个阶层的丝经行不仅开在本镇,还安营扎寨大上海。清同治年间,上海的91家丝经行(栈)中,70%为南浔丝商所开。

洋人对丝绸的疯狂,引发了湖州丝市的疯狂,一些诗歌对此也作了极生动的描写:“市中人群不得行,千户万语聋人耳”、“一日贸易数万金,市人谁不利熏心”、“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等等。

在满清至民国时,南浔湖丝鼎盛时期所产生的价值为6000-8000万两白银,而同时期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却只有7000万两白银。当地有谚云:“湖州一城,不值南浔半个镇。”可见南浔当年的盛况。

清代至民国,辑里湖丝在国内,国际多次获奖。最风光的是1851年在首届英国伦敦世博会上,“辑里湖丝”历经时间考验,终于脱颖而出,夺得金、银大奖,并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的“小飞人”证书。“辑里湖丝”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清末至民国,辑里丝经的著名商标有:梅月、梅花、梅石、金鹰钟、银鹰、黑狮、荷花、双燕等近百个。其中“梅花牌”商标一直沿用到解放后,是我国丝绸出口公司对外使用的著名商标。清宣统二年(1910),辑里湖丝已经有13个经牌,在南洋劝业会评比中分别获得头、二等商勋和超等、优等奖。宣统三年(1911),辑里丝梅恒裕丝经行所制各种牌号丝经,在意大利展览会上获一等奖; 1915年,在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上,南浔梅恒裕“辑里湖丝”再次获奖;民国10年(1921),南浔丝业代表张鹤卿等随中国赴美考察团,参加在纽约举行的第一次万国丝绸博览会,参展湖丝获美商好评;民国18年(1929),辑里湖丝的两个品牌在第一次西湖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辑里人家”的湖丝梦

 

2015年4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家风》栏目播出了《浙江王一士家庭》的节目,引起广泛关注。在这之前,许多媒体已经报道过王一士守护辑里湖丝的事迹。在南浔,他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他们一家人以传承湖丝文化为己任,除了乡下辑里村的小展览馆,开设在古镇内的“辑里人家”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驻足观赏,流连忘返。他们一家人吃住都在“辑里人家”,沉醉在水乡古镇的传统文化中,一家人互帮互助,其乐融融。

在辑里村,人依水而居,丝因水而盛。辑里村原名七里村,在元代末形成村落,因为相距横街、马腰、南浔三地都为七里路而得名。后因为七里丝为清代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身上的龙袍制定用料而被世人重视,七里丝的名称直到清康熙乙丑年(公元1685年)前后仍保持着原名。直至雍正初年(公元1723年)之后,古书上才有了“辑里湖丝,擅名江浙也”的记载。由此可推断,“七里”被雅化为“辑里”的时期当为康熙后期(公元1685—1722年),应该是南浔镇的丝商为赞美该丝所为,七里村也同时被雅化为辑里村,因“七”与“辑”发音相近,而“辑”又有缫织之意,因而这并不是无道理的雅化。辑里村 “耕桑之富,甲于浙右”、“蚕桑之利,莫盛于湖,尤以南浔为甲”,古人留下的赞扬之词,都是称赞浙江古镇南浔的耕桑业。道光年间范来庚《南浔镇志》记载:“《砚北居琐录》:雪荡、穿珠湾,俱在镇南近辑里村。……所谓辑里湖丝,擅名江浙也。”这里在明崇祯年间还出过一位当朝宰相叫温体仁。温阁老有词云:

 

萧索蓼花垂古岸,且趁得、秋晴意。看风芦似竹,日葵如菊,桑径去、寂寞情知人悴。想此处、当年全盛,光泽蚕丝,闻域外、一村流水。

农舍几家犹是,未尝车马,不睹豪贵。怎鸾台凤阁,权衡鼎鼐,早消了、要路衣冠猜忌。问宝剑坟头谁记。宋玉悲深,休笑我、独立苍茫吟起。

 

写的就是辑里村当年的盛景。

辑里村历来就有“辑里湖丝甲天下”的美称,名扬中外。早在元末成村以后,村人们便培育优良品种,栽桑养蚕,精于生产湖丝。明中叶以后,南浔“辑里丝”便闻名国内。因辑里村的河水,东由在串珠湾雪(息)荡河,几经曲折,向西分流到辑里村的淤溪而澄清,故自然为缫丝取水提供了清水,常年取之不尽。加上辑里村人在制种、养蚕和缫丝工艺上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使所产的湖丝具备了柔韧白净,均匀圆爽等特点,名扬海内外。

王一士从小生活在辑里村,耳染目濡,对辑里湖丝的历史情有独钟。他潜心研究湖丝几十年,希望这一国粹能踵事增华,发扬光大。

民国以后,随着日本现代丝绸纺织工业的迅速崛起,辑里湖丝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当年靠湖丝起家的丝商们纷纷转而从事其他事业,辑里村从事桑蚕养殖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当代,许多年轻人对这一曾经引以为傲的传统工艺知之甚少,村里除了几家卖杂货的小店,没有一家经营丝业。长此以往,这门手工艺将面临失传的危险。王一士是个有心人,他利用工作之余收藏了许多关于辑里湖丝的文物,包括当年辑里湖丝荣获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金奖的奖牌,都被他珍藏起来。他希望建一座辑里湖丝博物馆,系统地展示这些承载民族记忆的国粹。然而要建一座博物馆谈何容易?场地在哪?资金哪来?这些问题都困扰着王一士,令他心神不定,寝食难安。

……


作品展示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