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情怀——记山东省优秀企业家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克飞
CPBGWX 028
以下内容摘录
引子
“变频”这个词对你也许陌生,它不像抖音、微信、快手,以娱乐交流的面孔出现,伴随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播非常普遍。然而,“变频”却是渗透在工业发展里程之中,潜移默化地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连。例如,沏茶的水壶在使用中的缺水自动补充以及沸腾断电功能,洗衣机的整个自动化便捷流程,还有空调温度调节,宾馆服务的机器人,电梯接电模式等等,用途十分广泛。航海、航空、车辆,凡是有控制系统的机械动力,都有变频的存在,变频的出现使你、我、他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有人说,是变频的诞生,人类文明程度进入一个高科技时代,变频在现代化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堪称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在以电为动力源的煤矿开采控制系统,变频扮演着功率调节的重要角色。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煤炭生产大国,对变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瓶颈。这对于有着煤矿情结的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掌门人邓克飞触动很大,他立志要通过自主研发,把变频技术的撒手锏握在我们中国人手中,让煤矿井下全面实现变频化,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经历过军队大熔炉和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锤炼的邓克飞,带着军人的本色,带着煤的感情,煤的品质,带着克难制胜的拼搏精神,敏锐地抓住科技兴国的机遇,树立立志改变煤矿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带领着他的团队,瞄准市场做研判,精确找准切入点,以坚强的意志,智慧的头脑,在别人没有走过的荆棘地,开辟新天地,创造新业绩。
邓克飞所领导的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青岛市西海岸,成立初衷是做好煤矿进口设备维修业务。随着改革开放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矿井下装备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化矿井建设的步伐,具有超前思维和挑战意识的邓克飞调整经营策略,重新定位发展走势,从制约煤矿井下最为棘手的卡脖子技术“变频”入手,为煤矿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中加特人的一份努力。得人才者得天下,他面向全国招兵买马,高薪聘请尖端科技人才,并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公司实际的留人用人机制。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能源重工业大功率变频研发和生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针对煤矿井下复杂的地质环境,自主研发的变频一体机,应用在煤矿“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中加特变频一体机的诞生,让我国迎来了煤矿机电的春天,以前自国外进口的同类变频设备纷纷退场,特别明显的是在某国有大型煤矿10公里的传输皮带上安装的7台中加特生产的变频一体机,已经安全运行3600天无故障,为民族工业在变频一体机的自主研发制造上树立了一座丰碑,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强国作出了显著贡献。具有中加特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频”系列高科研产品同时广泛应用到石油、港口、航运等大型产业工业领域,多项技术还走出国门,参与竞争,赢得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世界同类设备研发领域里的外国专家也不得不由衷赞叹、佩服中加特人的创造力、爆发力。特高压变频一体机获得中国机械工业协会科技发明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明一等奖;企业经营业绩连续三年成倍速度增长;2010年,邓克飞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企业家;他带领的企业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标杆。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一长串非同寻常的付出,为了变频一体机国产化的梦想,邓克飞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在反复的失败与探索中,留下的又是多么艰辛卓绝又光彩夺目的坚实脚印。
人是精神力量的载体,只要不负伟大时代和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只要敢于和善于瞄准光荣的目标,就能够精神振奋不滑坡,就会使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邓克飞激励员工时常说的一席话。他不仅这么说,而且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身体力行,将诺言变成了现实,在尖端科技前沿,唱响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自强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兵的品质,煤的情怀,不负潮澜显本色
邓克飞祖籍江苏徐州,出生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跟随干煤矿的父亲多次举家迁移,从东北到西南贵州水城矿务局、华东江苏徐州,最后落脚在山东邹城兖州矿务局(以下简称兖矿集团)。
人是历史的细节和载体,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幼年、童年,这个时期头脑贮存的记忆将成为一辈子恒久的印迹,塑造出不一样的价值观,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邓克飞的幼年、童年、青年和事业始终与煤矿联系在一起,所以他和煤矿、矿工的的感情非常深厚,对煤矿的理解远比其他人更加透彻。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他立足煤矿,又超脱煤矿,站在一个更高的起跑线上,立志通过自己的付出改变煤矿现状,减轻矿工劳动强度。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煤炭工业在有水快流政策的指引下,出现了产能的严重过剩,卖煤难,煤难卖的普遍现象。煤炭人遭遇了一个新词“三角债”,后来许多成了死账,煤矿真正成了冤大头,国有煤矿寅吃卯粮,职工普遍开不出工资,严重制约着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在如此严峻的经营形势下,邓克飞在兖矿集团机修厂厂长的位置上带领一班人居然实现了扭亏为盈,在兖矿这个老牌煤炭企业崭露头角,成为最年轻的中层领导。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正当在事业上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邓克飞却作出了辞职决定。他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思考人生,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人生更大、更长远的抱负,开创另一番天地,回馈和报答煤矿对自已的养育。面对母亲一时的不理解,他说:我父亲干了一辈子煤矿,您儿子我也要干一辈子煤矿?父亲一辈子都是从事电机修理,我要成为煤矿电机设备的制造者!母亲被儿子的壮志雄心感染,深情地注视着他,再没有挽留的话语,而是把担忧化为淡淡的微笑,眼里涌出了幸福的泪水。
这位默默无语的矿嫂,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跟随着干煤矿的丈夫,几乎转遍了大半个中国的煤矿,而且都是地质复杂,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地方。邓克飞是老大,后面还有三个弟弟,老一辈矿工的生存状态,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父母的辛劳,邓克飞记忆深刻,他十八岁应征入伍到部队,曾经多次立功受奖。由于父亲突然离世的缘故,邓克飞为减轻家庭负担,征得部队批准,回到兖矿集团工作,照顾3个年幼的弟弟上学,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有部队的历练经历,再加上煤矿长久的熏陶,邓克飞让一个长期扭亏无望的单位,实现了盈利,至今兖矿的老同志聚在一起,还会津津乐道地谈论当年邓克飞带领机修厂一帮人找米下锅,开拓市场的感人故事。
每当来人忆起在煤矿一起干事业的那段经历,邓克飞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忘记了自己已经是身价非凡的民营企业家,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让自己在那个年代的峥嵘岁月里尽情畅游,谈笑风生,毫无忌讳。
采访时,我们从邓克飞这双亲和有神的眼睛里,看到的是平凡、智慧、善良和真诚,还有勇敢与果断,以及在遇到任何困难时的坚韧和超强的预见性,为自己勾画出明确的人生道路。从部队回到地方后,邓克飞立志要在煤海800米深处干出一番事业,曾经先后担任兖矿集团机械制修厂供应科计划员、机械制修厂车队队长、机械制修厂多种经营公司总经理、机械制修厂电气分厂书记兼厂长、新世纪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真可谓步步升华,一路凯歌。
当年的老领导说,克飞在任何岗位上,担任何种职务,都能准确把握工作中的矛盾和焦点,并能找到克服困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这很难得。
兖矿集团是全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样板,率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是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尤其放顶煤技术一举成功后推广到全国煤炭系统,成为整个煤炭系统瞩目的焦点。煤炭产量成倍地增加,彻底缓解了改革开放煤炭供应紧张的困局,为我国煤炭体制改革,全面实现机械化开采奠定了基础。邓克飞能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全煤瞩目的大型国有企业光环四射,没有一定的能耐,没有扑下身子的苦干、巧干加智慧的过硬本领,是不可能的。由于业绩突出,2000年邓克飞被任命为集团新成立的新世纪集团公司总经理,这年他38岁。上任伊始邓克飞便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邓克飞用军人的话说,没有攻不下的山头,始终坚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改革跳出圈内找市场,打破平均工作制,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激励分配机制,尤其在适应市场风云变幻,打破长期形成等、靠、要的认识观念上,邓克飞用尽了心思。通过不懈的努力,才把干部职工的观念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上转变成全新的市场经济观念。认识统一了,人的问题解决了,他带领公司一班人,奋力前行,使企业很快摆脱被动局面,跨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兖矿集团,赋予了邓克飞这位矿山之子无限情感,提升了本领,也历练了人生。当然,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上总是充满着曲折与坎坷。作为一个时代的弄潮儿,观念和意识需要不断地调整,才能成为一个驾驭时代潮流的智慧型决策者。邓克飞也有许多难言之隐,虽做出百倍的努力,但是由于大环境所致,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是困难重重,有些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克服,而有的根本不是通过主观努力就能实现的。在一个个的挫折面前,邓克飞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而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念,以坚强的意志,去迎接挑战,排除难以预料的拦路虎。在他的努力下有的障碍变成坦途,作为经验,成为一生财富;有的失败是教训,成为随时随地反思的案例。
企业作为给社会提供财富最基本的单位,不论大与小,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最终目的。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企业家,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才能,除分享成功的喜悦外,还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多种失败的打击。邓克飞深有体会,理解得非常通透。他说,每一个人的成功都存在偶然与必然的两面性,前提是自己必须通过艰辛的付出,接受偶然和必然的检验,许多事情不是人的意志能够转移的,自己确定的目标必须符合实际,和现实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旦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自己改变不了环境的时候,必须调整思路,改变策略,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邓克飞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01年当他满腔热忱、大刀阔斧按照市场规律推行第二次改革的时候,感觉异常艰难,在连续碰壁之后,邓克飞找到了根由,以一人之力,并在一时一地想改变大环境,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异想天开。所以经过一番的思想斗争之后,他才有了另起炉灶,辞职的大胆设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邓克飞后来回忆说,自己对兖矿集团充满了无限深情,辞职是为了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他是在矛盾的交织中,离开了这方沃土,他看到了国家改革开放鼓励全民创业政策出台后的一系列发展商机,他相信有在兖矿工作积累的无形财富,有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支持,一定能开创一片新天地,以更加丰厚的成绩回报组织的培养,为社会作贡献,在大风大浪中迎接考验,实现人生价值。
有位哲人说过,认识一个人的性格,了解一个人的品格,最好是在低谷或者最困难的时候,逆境是考验一个人意志的试金石。对于邓克飞来说,是否恰当,暂且不说,以事实作检验。
离开兖矿的邓克飞理清思路,重上战场,和十多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到青岛胶南市(现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很快投资创办了以煤矿设备维修为主的青岛天迅电气有限公司。
沿海城市,开放、宽松的环境,为初来的这帮黑哥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一切比邓克飞想象的要好得多,他站在宽阔的海岸线远眺,辽阔的海与天相连,翻腾着层层浪潮,而且一浪高于一浪,撞击出的浪花足足有一丈多高,落下来打湿了自己,此时的邓克飞似乎清醒了。虽然大环境优越,国家、政府为和他一样所有的创业者提供了最优越,最公平的竞争舞台。但是,自己虽有胆识迈开了第一步,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光有胆识和勇气远远不够,还需要人才、技术和资金的积累,这些硬件对当时的邓克飞来说,无疑是一片空白,几乎毫无基础。在千难万难的情况下,刚揽下一桩生意,正好赶上2003年全国爆发“非典”,国人的工作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市场经济更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于初创的青岛天迅电气有限公司是一种怎样的境况呢?当时一起创业的过来人说,简直不堪回首。
挑战与困难并存,犹如泰山压顶一般沉重,邓克飞和他的团队,不管能不能承受都得承受,挺过来也许是柳暗花明,也许是难以预料的艰难险阻;而一旦放弃,那将是万丈深渊。跟他出来的一班弟兄,纷纷打起了退堂鼓,产生了重新回单位上班的念头。而邓克飞不能,再难也不能退缩,临阵脱逃也不是邓克飞的性格。还是那句话,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煤矿那几年大半年开不出工资都熬过来了,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他沉着冷静,深度分析市场,前沿规划,迅速做出了立足煤炭,走产学研发展之路,打造科技品牌的决断。
衡量企业的标准是利润最大化,负债借贷是许多企业经营策略的必要手段,债务在合理的范围内,能使企业转危为机,生机勃勃;而债务超过了企业自身的承受力,后果则不堪设想。邓克飞说自己是搞企业的,不具备在资本市场上淘金的本领,所以很难驾驭对虚拟财富的使用,也没有兴趣借钱换取一时的平衡。这恰恰是他最成功之处,笔者曾经采访过许多成功后又败落的煤老板,他们在鼎盛时期身价都在千万、亿万,甚至几十亿的资产,没有几年都纷纷走向衰落,除了政策因素外,几乎都是被沉重的债务拖垮的。其中也有度过困难期,转型成为企业家的,这些人经过在市场摸爬滚打,随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外,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没有内外债务,可以轻装上阵,集中精力转型新产业。所以邓克飞在企业最为困难的时候,没有通过外来援助转移压力,而是以人格的魅力赢得了员工和客户的谅解,报团取暖渡难关,甚至在最困难的时期将自己的房产做抵押,筹资维持了公司的运转。
实践证明,邓克飞的路走对了。2004年天迅公司逐渐打开市场大门,凭着自主研发大功率超高压电缆接头的拳头产品,支撑企业健康运营,凭借产品过硬的技术、可靠的性能、优秀的品质迅速占领市场。再经过五年多的努力,2009年主营产品已达到行业70%以上的占有率,“天迅”脱颖而出,成为煤矿行业响亮的品牌,并成为全国同行业的翘楚。
2010年邓克飞又凭着对市场敏锐的观察力,针对我国煤矿科技发展实际,提出“地面产品井下化,井下产品地面化”的研发方向,向“变频”进军,向“变频”要效益。研发大功率变频器广泛地应用到煤矿生产领域,首先从攻破煤矿最普遍的防爆变频开关开始,以促进煤矿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于邓克飞来说,这是情感和责任,也是神圣的使命,义不容辞。
搞产品研发,没有财力的支撑是不行的。也可以说,科技成果是用钱烧出来的,邓克飞虽然确定企业走科技研发与生产一体化的道路,而且必须走,只有科技创新,企业才能永葆青春。定位正确了,但是巨额的研发资金流成为困扰邓克飞最大的难题,他肩上的担子重啊!公司有人用“彻夜难眠”形容当时董事长的煎熬一点不过分。班子内部也出现不同的声音,曾经有人还当面劝说邓克飞,凭咱们现在的产品持续发展下去,红红火火地经营几十年不成问题,开发新产品其难度不是想的那么简单,还特别强调一句,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打肿脸充胖子呢。邓克飞当然理解大家的好意劝告。但是他说,确定了的目标必须往前走,前面是山、是海,也得越过去,躲避困难,不能正视矛盾是对企业、对社会最大的不负责任,也不是我邓克飞的性格。他还说,咱们都是矿工的后代,煤矿工人祖祖辈辈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地层深处为人类开采光明,我们现在有条件,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为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何不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当“天迅”满怀信心为进军煤矿大功率变频研发筹措资金阶段,意想不到的事情让邓克飞和他的团队喜出望外。
大洋彼岸的美国久益煤机公司开拓中国市场业务,盯准邓克飞天讯公司的产品和企业的软管理,愿意出高价全资收购。双方一拍即和,2010年7月邓克飞将成立9年的天迅电气有限公司股权以5.4亿元的价款全资转让给国际煤机集团,如此巨额的转让资金超出了邓克飞和他团队的预料,收购后的美国公司经营的情况证明,他们看好的是产品无限的市场潜力,天迅的技术和产品为其进入中国煤炭市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邓克飞和他的团队通过谈判、转让税赋、合同起草,还有经营策略,市场前景预测的近距离接触,增强了团队开拓国际市场的视野,对研发产品有了更准确的市场定位,为后来的弯道超车,高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5.4亿转让资金,让邓克飞真切感受到了科技的巨大潜力,破解了“变频”深度研发的资金瓶颈,提升了我国民营煤炭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品位。迄今为止,国外全资收购中国的煤炭装备制造企业,天迅是第一家。在此收购过程中,邓克飞向国家缴纳所得税1.08亿元,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家国情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有雄厚的资金基础,邓克飞注册青岛天信电气有限公司,企业由单一的生产煤矿设备配件全面转入井下防爆变频器的研制与制造,开始向综合性高科技领域进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通过科研技术人员反复的实验探索,终于生产出了贴煤安标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煤矿井下大功率变频一体机,并以可靠的性能,一流的服务,广泛应用到大中型煤矿。再加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持续深入,天信公司研发的防爆变频器,不仅减轻了矿工的劳动强度,还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安全生产,得到了煤矿用户的广泛好评。该产品也改变了传统的电机启动模式,替代了国外生产的液力耦合器和CST等软启动产品。经过几年的发展,变频驱动已成为煤机行业的通用模式,引领了煤机智能传动技术的变革。2014年青岛天信电气有限公司市场占有率已达行业8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冠军。
根据电气科研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发展趋势,在研发推广变频器的同时,天信公司研发人员又瞄准了已成熟的电动机行业。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电动机行业已经进入了瓶颈期,想要改善性能,提高智能化,单纯依靠电机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他们因此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将变频器和电动机一体化的观点。
能想到的就能做得到。因为这支团队的科研骨干大部分来自煤矿井下一线,除有丰富的工作经历以外,他们知道煤矿最需要什么,他们最有说服力。确定了短期目标和发展方向,科研人员信心百倍,夜以继日,在反复实践中攻破了一道道技术难关,终于研发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频调速一体机,引领电机行业开始走向智能化的发展阶段,引起了行业的震动。
邓克飞团队最大化地享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红利,体会到屡战屡胜的成就感,这样更加坚定了他们攀登科技高峰的决心,他们向世界电机发展第三次革命的巅峰冲刺,一路披荆斩棘,于2011年11月创办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度攻关智能化电机的研发难题。科研人员从理论到现场实际应用,经历五年的呕心沥血,不知道反复试验了多少次,终于攻破了这道制约机械动力的行业难题,中加特研发生产的变频一体机投放市场后,以科技含量高、节能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可靠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完全替代了传统电动机,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3200万元,2017年突破亿元大关,2018年销售3.5亿元,连续三年增长都在3倍以上,市场占有率100%,创造了业界神话。系列产品除满足煤矿井下以外,还延伸到石油、化工、冶金、船舶等行业,出口美国、波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在青岛乃至整个工业系统,对中加特的发展大加赞叹,高度评价其是中国煤炭行业奔跑的一匹“黑马”。中加特的战略布局被传为行业佳话,特别是以煤炭行业为突破口,以雄厚的技术力量为基础,以自主研发为保障,大力开发变频一体机,永磁电机,实现一年翻三番的目标,被称为世界电机发展的第三次革命。在辉煌成就的背后,是邓克飞倾注毕生精力和心血,经过二十年不懈努力带领全体中加特人艰苦拼搏的结果,也是民营企业紧随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写照和见证。
2019年8月,邓克飞获得“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永磁电机荣获中国机械工业协会科技发明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为机械工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发明创造和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研究、开发、试验和推广应用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该奖是目前国内在机械行业中唯一由国家批准的奖项;对获奖的优秀项目,可向国家级奖评审部门推荐,作为国家奖的候选项目。邓克飞团队生产的高压隔爆变频调速一体电机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煤矿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乳化液泵等重型综采装备的驱动控制,彻底改变了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移动变电站系统单独调控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组合开关无调速能力、变频开关需要外加冷却系统及抗干扰能力不足、电动机与变频开关配合不好等问题。
在中国这个蓬勃发展的创新热土上,邓克飞带领着中加特人,用科技的力量,创造出多项工业奇迹。他们从2013年成功研发第一套试验样机投入市场以来,已累计推广系列高压变频一体机500余台,应用于国家能源集团、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山西晋煤集团等各大煤炭企业,装备了100多个主力生产工作面。2019年9月29日,研发推出的特高压变频一体机再创辉煌,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明一等奖。
2019年9月22日,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在中加特研发大楼顺利召开,从此,青岛中加特又向着科技创新的新高峰继续攀登,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创也难哉,搏也壮哉,勋业人生多精彩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邓克飞这位煤矿之子,只所以能创造出非凡业绩,自身有许多超人之处。不管是今天、过去和未来,三十岁上下年龄段的人大多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而邓克飞已经当上了兖矿集团新世纪集团公司董事长,上个世纪90年代,他的年薪已经高达二十万。平常人能够走到这个位置已经达到巅峰了,平安顺利地往前走,人生会是一片光华,令人羡慕。但是邓克飞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人只能发现机遇,抢抓机遇,把握机遇。国家加快煤炭工业体制的深度改革政策,为自己曾经从事的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营造出宽松环境。为了顺应能源工业装备的换挡升级,研发企业必须加快内部机制、体制改革,只有不断地创新观念,培育优秀人才,才能跟上时代发展要求。邓克发结合公司实际决定选拔一批知识型有追求的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淘汰一些墨守常规、思想保守的干部。由于理念和价值观的差异,他的这种大胆改革,挑战固有观念的设想,在班子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甚至出来明确反对,说这是不贴合实际的蛮干,拿职工的饭碗当儿戏。
无法解释,你有千条的理由也难以得到意见的统一。邓克飞始终站在为大家谋福利,让企业焕发生机摆脱困境的高度思考问题,开弓没有回头箭,认准的路必须走下去。但是现实与想象的差距很大,更何况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老牌煤炭企业。
在理想与现实出现严重碰撞的时候,邓克飞才深刻理解到改革的艰难,大家都愿意一起受穷吃大锅饭,而谁也不愿意超前挑战走一步。
怎么办?他沉默了。
邓克飞给自己设置了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在单位随波逐流混下去,没有什么风险,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也会有不小的收获,安闲度日;二是辞职,迎接挑战,风险很大,但这样更能锻炼和检验自己的能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经过痛定思痛后的深度思考,邓克飞选择了后者。辞职的报告上交集团后,许多人感到惊讶,不同的声音扑面而来,有的说邓克飞年轻,经历的事情少,这是在受到了点挫折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想不通不干了;有的说,硬是把一个显赫的领导岗位糟蹋掉,往泥潭里跳……而领导层非常了解邓克飞的工作能力和品德,曾经十分惋惜地问,是不是对职位不满意,对自己的待遇不满意,想换一个更好的岗位……
领导的关怀,让邓克飞一时难以回答。
他深知同志们的担心都是善意的,组织和领导的挽留是对自己更大的关心和爱护,挽留和培养让自己为煤矿做更多的事情,自己对当时的职位也非常满意,待遇无可挑剔。但在他内心深处,总有一腔热血在澎湃,总有一种精神在萌生。他虽然说不清那是一种什么精神,但他不想就这样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也就是说,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做一番更大的事业,为改变煤矿工人的生存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抉择两难的情况下,邓克飞不断地激励自己,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成功,不是让别人服输,而是做心中理想的自己,坚持自己的追求,永不放弃。就这样,他放弃了优越的位置、丰厚的报酬,告别了同事和工友,只身来到青岛创天下。在邓克飞内心深处,他非常感激自己原来的单位,感激领导和同事,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墨守成规不是邓克飞的性格,他要在无人行走的山岩上走出一条荆棘之路,在看不见前途的山巅上编织最耀眼最美丽的花环。
沿着青岛美丽的海滨,邓克飞昂起头,走在宽旷的沙滩上,眺望辽阔的大海,思索未来的路咋样走。微微的海风吹来,思绪从云端落下,理想的雏形在他心中已经形成。
目标明确了,认准的路必须走下去,邓克飞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立下军令状,不到南墙不回头,即使撞了南墙也不能回头。孤身一人来到这里,身无分文,怎么办?他用自己五年国有企业上班辛辛苦苦积攒的工资注册了青岛天讯有限公司,占地十二亩全是租的,千方百计地招兵买马,满打满算只有十二人,而且多一半是跟随自己在兖矿集团的弟兄们。他在动员会上大声地说,我们都是从兖矿走出来煤矿的儿子,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杀出一条血路来,为自己争气,为煤矿工人争气,为老单位兖矿争荣誉。邓克飞说到做到,立足于煤,发展自己,注册公司开始的业务是专门为煤矿维修进口设备。根据邓克飞的调查,当时国内整个煤矿系统和行业,对于进口机械设备的维修属于弱项,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技术,优质的服务,和诚信的后期保障,形成了公司的独特作风,规模虽然不大,工艺还是从老企业搬来小打小闹的作坊经营,但是由于大家齐心协力,始终把用户视为上帝,解决了进口设备维修国外厂家难以消化的路途遥远、语言沟通障碍,以及时差和中国不同煤矿地质变化造成设备不能满负荷工作的诸多问题,深受国外进口设备厂家和用户的信赖,让外国设备供应厂家折服,心甘情愿地退出中国市场。经过三年的积累发展,天迅公司实现了盈利,业务量占国内维修进口机械设备份额的40%~50%。
初战告捷的喜悦,更加坚定了邓克飞做成大事,向煤炭机械更深领域发展的信心,他站在煤炭积极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高起点上,运筹帷幄,向着新的更大的目标前进。
根据市场调查情况的反馈,煤矿高压电缆故障率高的原因出在插头上,众多煤炭企业想尽了法子,进行技术改造,但故障率高的问题还是得不到缓解,许多煤矿只好改用国外产品。当时只有英国能生产适合我国煤矿井下电压对路的电缆插头,许多煤矿采用后,除维修周期长外,价格超出了一般煤矿的承受力。了解情况后,邓克飞决心要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技术攻关和反复实践,终于生产出了性能可靠而且价格是进口插头三分之一的电缆插头。又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推广,广泛应用到大中型煤矿,电缆故障率几乎为零,在中国市场上,完全替代了国外进口产品,深受煤炭用户欢迎。
在人们普遍感觉压力与挑战大的现实社会里,邓克飞有他独特的见解。他对公司的年轻人说,很多人希望不要有压力,错了,人的一生一定要有压力才活得有意义,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因为有压力才会激发挑战精神,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什么都是随手而来的,那不叫挑战,随手而得的成功、轻而易举的收获,这种所谓的成功是没有价值的。
探索新领域,必定有风险。风险就是挑战,战胜风险就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正是在压力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爆发出一种无限的能量,支撑着邓克飞和他的团队攻破了一个一个的科技巅峰,又不断朝着新领域进发。
电缆插头占领市场后,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邓克飞再一次尝到了技术革新的无限威力,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观念还停留在国有企业长期形成的挖掘内部的节流管理上,增强市场意识,发挥科技的作用,才是企业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动力之源。邓克飞要驾驭科技的航船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再次启航远行。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研分析,决定进军研发制造智能化采煤机和掘进机控制系统。超大型的采掘装备,需要安全可靠的动力驱动系统保障,这是一个高难度有挑战的全新课题,其中有无数的技术难关需要攻克。在一些人的眼里,要达到预期的目标,不知道前面会出现多少拦路虎,是否能成功还是未知数。而邓克飞不这样认为,在他眼里困难是挑战,更是机遇,只要是认准和决定了的事情,就是有天大的困难都必须克服。他说,越是在无人超越的地方,越能彰显决策者的前瞻性和判断力。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野,超人的智慧,真诚的情怀,是邓克飞的人生坐标和做事风格。
由此引出话题,我们把镜头再折回到邓克飞以前供职的兖矿集团。邓克飞回忆说,在老单位曾经有一段时间,工厂经营处于低谷,拖欠职工几个月工资,企业没有分文周转资金,那时才真正体会到弹尽粮绝是啥滋味。为了扭转困局,我打破传统只干内部活的观念的制约,主动走出去找市场,承揽社会维修任务,创新经营理念,拓宽销售渠道,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走出困境,年底实现利润4000万元,超额完成集团公司年初下达的工作目标。
这样的举措现在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自救策略,但是,放在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有组织地出去干私活,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这在当时看来,性质时多么的严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邓克飞深知国有企业的那一套管理已经不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国有企业规范管理,能承担众多社会职能,又拥有民营企业灵活机制,员工创新意识强烈的发展之路呢?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做煤炭机械维修产业,邓克飞思考的机械维修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诊断性的故障排除,他要以机械维修为突破口,向煤矿机械换代升级的研发领域拓展。眼下是针对当时国内生产和进口不同类型的煤炭机械(配件)存在的问题,如何减少故障率,提高安全运转周期,煤矿井下大大小小设备不说上百个品种,也有四五十个之多,而且生产厂家林林种种,再加上国外进口设备的使用性能、配件差异很大,维修起来非常艰难。邓克飞说,正因为难,我们才有市场,如果都是手到病除,顺手牵羊的好事情,哪能轮到我们。他这样想,这样说,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地带领大伙去干。他凭着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志,带领全体员工,破解一个个技术难题,拿下一件件意想不到的险活,别人不干、也无法干的急活。他始终急生产所急,急用户所急,把用户当成上帝的理念贯穿在优质服务的全过程中,最终赢得了用户的信赖,拓展了服务市场,更重要的是历练了队伍,培养出了不被任何困难所屈服的团队意识,从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邓克飞带领的团队,从青岛天迅、天信再到青岛中加特,历经三次跨越。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事实上,每一次考验,邓克飞总是站在风口浪尖上接受时间对自身决策的检验。
邓克飞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创业者在起步阶段,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煎熬,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四者缺一不可,哪一方出现薄弱环节,一切的努力将会付之东流。
创业的道路上,决不能有丝毫地懈怠和疏忽。千里之堤可能毁于小小的蚁穴,万里航海也许会折戟沉沙于风平浪静。
成绩来之不易,辉煌是用辛勤的汗水加智慧的头脑换来的。邓克飞带领着他的团队一路艰辛、一路拼搏,20年励精图治走到今天,就是最好的验证。中加特人无不感慨,无不庆幸,他们每一项决策的背后都有无数次的论证,每一次前行经历了无数次的否定、修改、完善、论证。在决定开发变频一体机研究过程中,牵涉到如何开发新项目,新项目如何占领市场,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开发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如何面对去解决,邓克飞把研发人员分成两个攻关小组,一组由新老成员配合进行研究;一组由总工程师带队攻克技术堡垒。一个一个的技术难题被工程技术人员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破解,终于生产出了第一台拥有自主产权的煤矿井下大功率的变频一体机,当安装工人拧紧最后一颗螺丝钉,团队上下翻腾了,许多人流下了幸福的泪珠。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中加特生产的国内一流,拥有世界核心技术的变频一体机,广泛应用在超大型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中,以功率大,体积小,质量可靠,数据准确,受到煤矿的普遍欢迎,也为中加特今后的发展赢得了口碑,积累了经验。对于邓克飞来说,收获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如何把握市场机遇,既不能过于超前,违背市场规律,透支市场,又不能滞后,抱后腿,错失良机。只有始终站在万里远航的波涛前端,运筹帷幄,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如果继续沿着这条道走下去,企业肯定会一路凯歌。而邓克飞不想和众多企业一样只是追赶或者并肩前行,他要闯出一条捷径,在不断超越的拼搏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做行业的领跑者。而且中加特永远要做行业的领跑者,这不单纯是一种理想,更不是邓克飞头脑一时发热喊口号。当国内一些装备制造企业看好煤矿电缆插头等产品市场,群雄并起争先恐后研发出类似不同型号的超高压电缆接头、电气开关等产品时,邓克飞决定放弃已经做了10多年的电缆插头、电气开关,转向研发生产大功率的煤机和综掘控制系统,引起了整个行业的瞩目,因为电流控制系统好比大功率采掘机的血液,设备能否成功地应用在井下生产系统,电控是心脏。中加特团队就像在走一盘马拉松式的象棋,永远看不到输赢和结果,但是,每挪动一个棋子,都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引起行业的关注。
科技创新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取决于一时的心血来潮,成功与否,考量着这支团队的执行力。为了能顺利攻破采掘机控制系统这项大工程,邓克飞根据研发人员不同情况组成三部分:一是来自基层煤矿,对于煤矿企业现场工作熟悉,非常了解煤炭企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把握对煤炭企业服务的方向和目标;二是新招聘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这部分成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需要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经过锤炼,成为企业科研力量的生力军;三是与机电行业相关技术紧密联系的综合技术人员,这部分成员和电机研究科研人员相结合,进行电机新技术研究,达到电气智能化整体系统的提高。这样组成的团队既有成熟的技术研究者,也有有志青年,既有尖端技术人员,也有踏实的中坚力量,不仅技术过硬,信念坚定,而且都有一种坚忍不拔始终不渝的奉献精神。可以说,在邓克飞的创业史上,他与队友始终保持心灵上的默契。肝胆相照才能具有真正的感情,没有一个团结而又坚强的团队,想走过无数风雨,创造业迹,是根本不可能的。
人尽其才,是决策者必备的本领。邓克飞慧眼识珠、知人善任,总工程师兼总经理沈宜敏之所以成为中加特核心决策者之一,中间有一段精彩传奇的姻缘故事。
1998年沈宜敏参加兖矿集团举办的一场职工技术大比武认识邓克飞,邓克飞是这次比赛的主要评委,他的一言一行,决定成绩和名次。首先经过班组选拔、车间评比,层层淘汰选拔,最后一关是全集团公司决赛。而最终也是分三次。经过两轮的淘汰,进入最后决赛,评出前十名。不管是单位或是每一个参赛者,都想获得最好的名次,为单位和个人争光。由于体制以及传统的影响,人情风和关系网难以避免,这场技术比武也不例外。进入决赛的前10名优胜者,不能完全摆脱人情风关系网的影响,其中有不少人采取不同的方式,给邓克飞打招呼,希望在决赛评比过程中予以照顾。而在没有利用人情和关系的另类中,就有沈宜敏。
我们在写报告文学动笔之前,对沈宜敏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这位驰骋煤海的老煤矿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沉稳干练,话语不多,但是,思维敏捷,言谈条理清楚,他的经历就是中加特一部十分精炼的创业历程记载。
沈宜敏说,他在比武整个决赛过程中技术娴熟,理论水平超然,获得第一名。也在邓克飞的心里有了印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通过赛事邓克飞发现了沈宜敏,从此也改变了他的人生历程。在邓克发的影响下,沈宜敏辞去了国有企业技术骨干的铁饭碗,成为邓克飞打天下的左膀右臂,出任公司总经理。沈宜敏说,从天迅到天信,到中加特,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煤矿设备维修小团队,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成长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现代企业,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煎熬,其中有成功喜悦后的资源再分配,有破釜沉舟的东山再起,也曾经有过纠纷,甚至产生观点不同的论战,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始终如一的人生志向,就是要做点大事情,而且必须做成的雄心壮志。邓克飞曾说,我们的沈总这几十年,抛洒的是毫无怨言的汗水与艰辛。如今中加特即将上市,参与资本市场考量,年产值10亿的高科技企业,可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人还是共同拥有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办公室,桌子对着桌子,面对面谈工作。邓克飞说,沈总不仅是整个公司业务和市场开发的一把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务,是监督我的纪委书记,每当在公司艰难的转折时间,沈总总是提出独特的见解,指明方向。每当我头脑过热的时候,沈总当头一盆冷水,浇得我更加清醒,回过头来重新思考问题。从总经理和董事长多少年风雨同舟的同事加友谊的点滴中,无不反映出邓克飞大智慧的用人之道,他在对待人的问题上非常慎重,经常问自己,人家为啥心甘情愿地跟着你邓克飞干,你有什么能耐留人等一系列换位思考,自问自答的问题,使他在识人用人这一最敏感问题上,非常谨慎。长时间的思考,对每一个人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人之道。他说,我不能完全彻底地了解别人,但我必须认真地认识自己。他说,一个领导者或者一个创业者,在用人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要有容人之量;二是具备识人之智;三是必须具有用人之术,三者互相结合,缺一不可。三者之间结合越完美,人才的能力越能得到超强的发挥。
邓克飞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对待跟他20年的总经理沈宜敏,从相识到相惜,既是朋友又像兄弟一样关照体贴,处处体现出作为一个领跑者的人文情怀。带出了一支过硬的队伍,让他们各自发挥专长,形成了过硬的团队意识,再加上真诚的服务,严格的质量保证,在煤矿设备维修和制造领域很快站稳了脚跟,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客户青睐。早在2008年公司已经在煤炭系统小有名气。当时全国每年生产1000套挖掘机,其中700套用的是邓克飞公司生产的控制系统产品;全国每年生产采煤机300套的控制系统,邓克飞公司的产品占到100多套,服务的煤矿装备制造厂家有鸡西、佳木斯、太原、上海煤机厂,日本某公司参与国内煤矿设备竞争产品的核心配件也出自邓克飞公司。随后的系列电控设备直接替代德国等国外产品。
尤其是对组合开关的研制生产意义非常重大。在中加特组合开关未问世之前,国内煤矿一直用的是英国进口产品。还有变频机,进口的非常娇贵,开始的时候,必须有房子有空调,并且难以维修,一旦维修必须到国外;而且价格昂贵,功率小,一般不超过1000千瓦。英国、德国有几家变频机,都是软启动,许多技术难题无法解决。
邓克飞和他的团队成员看在眼里,发誓一定要研制生产出适合我国煤矿井下生产条件的高压防爆变频机。并将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沈宜敏牵头完成,难度之大,超出了科研人员的想象。当时国外变频机最高负荷电压是1140伏,而邓克飞给沈宜敏的目标是研制开发3300伏超高压负荷变频机,填补世界超高压变频市场的空白。当时国内也有厂家尝试研发,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沈宜敏带领研发团队,克服多个技术难题,终于制造出了高2.32米,长5米,宽11.45米,重13吨的世界上第一台3300伏的变频机。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验收,各项性能符合国家与行业标准,并在兖煤集团三号井投入使用,至今已经安全运行3千多天无故障。
凡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干过煤矿的人都知道,井下生产传动系统在变频机未出现之前,大中型煤矿全部采用油葫芦调速,碳水注油,故障率高,功率小,随着超大型现代化煤矿如雨后春笋般建成,油葫芦调速根本满足不了大功率电机运转的需要。有的煤矿也尝试进口使用德国福伊特公司、CST液流耦合器,虽然能替代油葫芦,但是价格昂贵,一台高达一千多万元人民币,而且运行性能极不稳定,不仅故障率高,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因为设备自身发热曾在某煤矿引发火灾事故,幸亏是低瓦斯矿井,没有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邓克飞团队研发投放市场的超高电压变频器,核心技术是无极调速,运转稳定,故障率几乎接近零,价格比井口同类设备低60%,而且节能效果明显,符合环保要求。彻底修复了进口设备难以消除的故障点,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
技术应用类科技创新只有持续不间断地创新升级,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需要,任何一项新生事物诞生之后,都要经过很长时期检验修正,才能达到完美。邓克飞团队根据第一台投入生产以后出现的体量庞大,不便于运输安装等缺陷,科研人员在原来的基础上攻关,不到半年时间,即研发出了第二代产品,高度由3.32米降低到1.89米,重量由13吨所见到11吨,多项技术指标更加优化便捷。
随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又推出第三代变频机,重量直接减到8吨。产品以成熟的技术在神华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广泛应用,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作出了贡献。
紧接着他们又生产出了第四代变频机,高度只有1.2米,重量降低到5吨,适用于我国大小机械化改造矿井,而且质量和技术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质的突破。
第四代变频机生产不到半年时间,他们又研发推出了大功率,超高压,体积不足50公分的变频机,为以后建立中加特变频电机有限公司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信誉基础。
在邓克飞领导下,变频一体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目前变频机的高度只有19厘米,不仅体积小,而且功率大,性能可靠,运行稳定,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的空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在2011年新成立的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仪式上,邓克飞响亮地提出:未来公司发展方向是,站在科技最前沿,做技术研发和工业制造的领跑者。
仁者品质,慈悲情怀,侠骨柔肠齐鲁风
没有采访就没有发言权,报告文学作家是用“脚步”在写作,甚至充满艰辛和风险。
为了写好邓克飞、写好中加特,我深入企业的工厂车间,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采访,让我走进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领域,享受了一次精神与物质完美结合的“饕餮大餐”。然而,对一个科技门外汉来说,深度了解邓克飞带领他们团队的精神世界,竟然是如此的艰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紧接着又是大工作量的访谈,采访了邓克飞的家人、邓克飞的同事、老领导和公司20多位不同年龄段,不同工种的科技工作者和一线的岗位工。
在众多的事例面前,我们感受到邓克飞所领导的中加特团队,是一个从不张扬,默默奉献的群体,是为了中国煤炭工业的振兴,一直在拼搏奋斗的群体。
通过近距离频繁接触邓克飞,发现他拥有一种永不服输,一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克勤克俭,带出的是一个能够担当大任,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创新团队。
中加特邓克飞董事长的办公室在研发大楼四层的最尽头,在这个办公室里诞生了中加特变频电机有限公司的智慧和谋略,这里决定着中加特变频电机有限公司的研发目标和方向。那么,董事长邓克飞的办公室究竟怎么样呢?
走进办公室,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土豪华丽,也不是阔绰气派,而是端庄朴实,简洁明快,经济实用。
办公室里面对面摆放着两张办公桌,董事长邓克飞坐在里面的办公桌前,对面坐着总工程师兼总经理沈宜敏。紧挨着墙壁的地方有两个文件柜,里面整整齐齐地摆着几排书籍。两人办公桌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画着泰山雄姿的水墨画,名称是“源远流长”。
办公室右侧还摆放着一张不大的会议桌,旁边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笔力雄健的行草书法,是宋代爱国名将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出师表》。
一画一书法,两个作品,寓意何其分明。而无疑,生于斯长于斯的邓克飞,最喜爱最推崇的就是齐鲁大地的厚重文化和雄健之风。邓克飞常常对员工动情地讲“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故事,讲述孟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含义,诠释唐代大诗人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精神,鼓励大家要树立“敢为天下先”的雄心,要有“自强不息”进取精神,要有泰山称雄五岳的豪气,要有“厚德载物”的品质,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更是不失时机提示道:我们都是煤矿走出来的,与煤矿的情谊源远流长。既要发扬矿工特别能战斗的拼搏精神,又要依托煤矿干事创业。树高千丈不离根,这个初心不能忘。
眼观这间不能说简陋但很简单的办公室,其实蕴意深刻,令人感慨颇多。正是在这里,邓克飞做出了一系列提高煤矿科技水平,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重要决策,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防爆变频一体机,在煤炭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后,并推广到煤炭系统,拓展到石油、钢铁、水泥、港口码头、航海航天等非煤领域,科研能力与专利发明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产品质量领先国际水平。
的确啊,办公室也许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却可以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甚至思想境界。对于邓克飞来说,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办公室这个概念,他的办公区域在车间、在煤矿、在和用户的谈判桌上。在用户的心目中,他俩的办公室,似乎只是一个打点歇脚的临时场所。但有几人懂得,他的天地很大很大。有一次,为了拓展市场,与客户签订合同,邓克飞自己驾车四千多公里,穿越在陕西、山西、山东、内蒙古之间,其中的艰辛和痛快,岂可言哉。
对待每一位客户,不论单子大小,一旦遇到问题,邓克飞都是身体力行,现场处理,日积月累,带出了认真负责、雷厉风行的团队作风。采访中某员工说,一次董事长和他们几个管理人员到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出差,解决甲方在井下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他急甲方所急,忘记了路途的劳累,一到矿区就下井到现场,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排除了隐患,甲方工程技术人员十分感激。令现场人员更加感动的是,董事长升井的时候,已经是满身泥污,大汗淋漓,但怀里却抱着替换下来的一百多斤重的需要修复的电机,作为资产已经过亿的老板,谁能做到这一点,真是令人感慨。
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除了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外,具备慈悲的胸怀无疑是做成大事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在邓克飞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邓克飞陪同母亲在医院看病,路途遇见有人哭泣,邓克飞立即前去问明情况。原来,这家人的女儿考上了重点大学,已经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可是作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却没有钱为孩子支付学费。告借无门,所以放声大哭。邓克飞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即表示,你女儿上大学的费用我全部包了!那一次,邓克飞把自己身上的6万多元全部给了那一家人,而且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
公司周围农村有贫困户的孩子得了癌症,急需医疗手术费,邓克飞毫不犹豫地拿出10万元,让办公室人员送到患者家中,并一再吩咐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邓克飞心想,公司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发展,与地方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理解支持是分不开的,当老百姓遇到难处的时候,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是爱心、是义务、更是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克飞对于这个救难帮困的事情已经淡忘。事情过去了数月后,邓克飞接到门卫保安电话说,有一对农民打扮的老年夫妻恳求见您,并要当面感谢董事长,原来是接受捐款救助癌症患者的父母。邓克飞说事情已经过去了,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请他们回去吧。但是,这对老年夫妻说啥也不走,非要见邓克飞本人。无奈之下,只好让两位老人来到了办公室。让邓克飞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位华发全白的老人一下跪在了邓克飞的面前,眼含泪水地将一个塑料袋递过去说:孩子辜负了您的希望,没有抢救过来已经走了,这是剩余的钱……此时的邓克飞看到跪在地上的那两双悲伤戚戚的眼神,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搀扶起两位老人,动情地说:孩子走了,我和你们一样难过。但是这钱是孩子给你们二老留下的,他走了未能尽孝,留下钱你们生活有指望。
邓克飞泪流满面地劝走了失去儿子的两位老人,自己陷入了持久的沉思,不时地发出感慨,齐鲁大地上的老百姓淳朴、善良,自己作为这方沃土养育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有什么理由敷衍了事虚度时光。邓克飞说,这件事情好像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发生了八级地震,激励自己一定要把企业做强做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好地回报社会,回报齐鲁大地的父老乡亲。
邓克飞以慈悲之心对社会奉献责任和爱心,对自己的员工也不例外。大学生孙贤洲要辞职。邓克飞问明了原因,原来是女朋友已经在老家找好了工作,因为两地分居的缘故辞职。掌握情况后,征求双方意见将女朋友调公司上班,而且还在小两口买房子等生活方面,慷慨解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公司在创立初期,一张白纸、一无所有,起步非常艰难。再遇上2003年的非典,公司连续七个月没有分文收入,企业不仅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生产的产品销不出去,经营异常困难,邓克飞顶着来自内外困局的压力,竟然将自己和母亲的房子做银行抵押,为员工开工资,在产品滞销企业停产的空闲时间,自己掏腰包拿出资金,让全体员工学习考取驾照,所有费用全部由公司报销,说白了就是拿自己的钱让职工得到真正的实惠。
采访过的公司员工说起董事长,都是滔滔不绝,几乎同一个声音,我们邓总最大的特点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他非常关爱职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邓克飞说,自己是在不断地学习、感悟、体会,如何吸收齐鲁文化精髓,让自己如何做人、处事。
是啊!在和邓克飞接触的过程中,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饱含着内在的修养,并放射出一种非同寻常的亲和力,给人传递的是信任、坦诚、安全的正能量。再加上齐鲁文化熏陶下煤文化的品德,造就了他胸怀坦荡,尊重别人的豪放性格。由此造就了一支追求更高梦想,注重自身修养,励志改变煤矿落后面貌的高素质创业团队。
丁国利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专业,曾经长期在多家煤矿机械制造行业担任业务骨干和高层领导,并有在国外煤机企业工作的经历,具有丰富的现场和管理经验,对这个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长期的业务交往中,邓克飞发现丁国利是难得的专家型管理人才。当2015年前后国内外煤机制造厂家受金融危机大气候的影响,普遍出现经营瓶颈时,邓克飞在这个节骨眼上,邀请丁国利加入中加特的团队。
丁国利看上去40来岁,由于一直在煤矿机械制造和市场营销领域工作,给人一种谦恭、智慧和语言干练有水平的好印象。丁国利说,这是长期的职业习惯养成的。正当他原来所在企业发生结构性调整,面临重新择业的选择时,邓克飞的诚挚邀请,让丁国利非常感动。虽然邓总的邀请是诚恳的,过去与邓总、与中加特也有过业务上的接触,但考虑自己已入不惑之年,要把后半生交给中加特,没有顾虑那是不现实的。为了慎重起见,他对中加特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
丁国利说,来到中加特,首先是董事长邓克飞的人格魅力把他折服了,接下来看到的是公司非同寻常的人性化的管理,整洁的环境,现代化的科研平台和数字化的生产车间,特别是年轻有为的员工队伍,所以他消除了顾虑,爽快答应融入中加特团队,跟着邓总一起创业。如今丁国利已经走上了中加特总经理的位置,成为公司决策层的核心人物。
郑龙兴大学毕业招聘到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工作,接受采访时,正配合财务公司做上市的财务审计工作。几乎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就这样每天还要忙到深夜才能回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都在公司忙碌。看上去他的年龄就是30岁出头,现在已经是公司的财务总监,而且企业一旦上市,这位年轻的财务总管将进入董事会的决策层。郑龙兴是在我们一约再约的情况下,硬挤出时间接受采访的,从他的言谈中,给人一种财务人员特别具备的稳重感。对问题不急于表态,稍加思考后用一连串的数字来诠释。从他对经营分析透彻的表述中,我深感这位年轻大学生高管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也深感公司财务既有国内、又有国外,还有产品出口和外企施工、国外设备配件等非常复杂的业务,而且因之种类繁杂的财务结算,有些政策法规明确,有的则是政策法规和财务管理未涉及到的空挡区,这些就需要财务人员把握尺度正确决策。在这方面郑龙兴已经历练成钢,让公司放心、让用户满意。所以说邓克飞是慧眼识才的伯乐。
正像郑龙兴对笔者所说,邓总以及公司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关怀,总感觉到是机遇,更是一种挑战。通过挑战自我,收获自信,向梦想的目标奋斗,更好地回报家庭和社会,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郑龙兴眼里,董事长邓克飞满脑子都是装着别人、装着员工,唯独没有自己。他举例说公司曾经有位员工得了肾衰竭,送到医院以后,经诊断,这种疾病需要巨额的医疗费。这位员工入职还不到三个月,还没有达到参加社会医保的条件。邓总听说以后,立刻让财务安排资金,随时需要随时打到医院,不能因为医疗费延误治疗。自己还亲自去医院探望。医生说患者的病情还没有发展到换肾的程度,恢复治疗,也得几万元医疗费。邓克飞了解到这位新入职员工家庭经济困难后,拿出自己的七万元钱,解除患者治疗的燃眉之急。
在邓克飞眼里,只有懂得尊重人,关爱人,用真心换取真心,才能赢得真感情。员工才能全心全意为公司着想,在遇见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才能义无反顾。
研发中心二部部长张鸿波也是大学毕业直接到中加特,在邓克飞手把手的带领下,成长起来的驻外售后服务精英。他说,他大学毕业分配到车间实习两个月,就被邓总派往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中加特办事处做售后服务技术员,在工作中他针对甲方的需要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己逐条把问题列出来,然后到现场一遍遍地试验检查,从线路到配件,到电容、电压,逐条排查整改,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到了2013年生产第二批机器设备的时候,自己根据井下异常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对设备进行改造,而且对原来第一批生产的设备所有关键部件即使没有发生问题也全部进行了更换,防止在恶劣环境下出现安全隐患。
经过两次改进,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也为公司研发新产品提供了第一手的现场资料。随后又研发制造了几款按照不同厂家的要求进行改良的产品,分别应用到泰山公司、三一集团、西安煤机公司等单位,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好评,赢得了信誉。
张鸿波说,邓总能把自己选派到神东煤炭公司是对自己的信任,神东是世界一流的特大型煤炭企业,这既是信任又是挑战,自己一定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为公司争光,为董事长争气。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问题错综复杂程度超出了自己的预料。曾经有一段时间,神东公司井下使用德国生产的瑞福变频器频繁出故障,而且维修起来非常不方便,他们找了几家国内公司为他们解决问题,效果都不理想。张鸿波知道情况后,主动请缨,并陈述了中加特的实力,甲方在犹豫中,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这个困扰生产的棘手问题交给了张鸿波所代表的中加特团队,接到任务之后张鸿波深感责任重大,并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一边查找问题,一边查阅资料,然后逐个元件进行排除。不知道反复了多少次,终于发现:变频器事故频繁,原来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原件故障导致的。他绘声绘色地对笔者说,此时的心情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激动,他非常自信地给甲方反复陈述:我们的产品可以替代进口产品,百分之百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甲方看到张鸿波自信的程度,同意用中加特产品替换进口配件。在安装的时候张鸿波却心有顾虑,根据自己的判断,在两个配件交替之间,应该有一根导线。但是由于没有图纸,没有设计方案,大伙心里都拿不准。一旦失败,后果则难以预测。经过缜密研判,张鸿波最终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就在试验的时候把这根导线加进去,果然不出所料,张鸿波的试验成功了!国产中加特部件替代进口洋部件变为了现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邓克飞带领的中加特团队,正是由于有着像张鸿波这样一批爱岗敬业,善于思考的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在前进的道路上才能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才能够朝着将企业建成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健康发展。
煤机行业起起伏伏,受大气候的影响,市场波动大,有时变化毫无规律,国内不少有实力的煤机厂家,在市场动荡处于低潮时纷纷消失,而中加特却始终在凤浪中高起点运行。每一次的市场低潮,都是中加特再创辉煌的起跑点,经营业绩直线攀升:煤炭低潮寒冬期的2016年生产变频一体机只有10台,2017年每个月就生产10台,2018年每个月生产20台,2019年每个月生产50台。
2016年中加特生产总值3000万元;2017年生产总值达到1个亿;2018年达到3.5亿元;2019年生产总值接近10个亿。外界称赞邓克飞的科研团队,创造了业界神话和企业传奇。
家国情怀,世界目光,敢执牛耳领潮头
邓克飞的座右铭是:“耐得住寂寞、扛的住煎熬、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在低谷的时候,总是默默地坚守自己的追求,尽管异常艰难,但绝对不会放弃。当年邓克飞告别铁饭碗自主创业,正好赶上非典,受到经济和市场的双重压力的打击,他没有退缩,而是充满信心,挺了过来。
公司初战告捷,取得一定的成果,邓克飞就在内心一遍遍地告诫自己:千万不能骄傲,一定要站稳脚跟。一些企业家,不是倒在艰苦奋斗的征程上,而是倒在骄傲自满,抵挡不住诱惑的教训之中。深信只有不断攀登钻研,超越自我,才能在科技创新的伟大进程中找到一席之地并站稳脚跟。
事实胜于雄辩,实践证明,20余年风雨历程,20余年励精图治,20年7200多个日日夜夜,邓克飞经历了许多其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甚至沮丧的失落,但是,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践行肩负的使命,始终在路上,一往直前,克难制胜,永不言败。
回首创业路,一路艰辛一路浩气,一路拼搏一路凯歌。
伟大的时代孕育卓越的理念,开拓的视野决定超前的思维。在上世纪90年代煤炭工业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的时代,邓克飞就提出软启动电气战略定位。在国内市场机电设备还没有完全自主研发的时候,他就开始研究西门子等国外先进技术。在计算机286的时代,又开始考虑变频器了,没有人能跟得上他的思维,用一句玩笑的话说,他脑子转的真快。即使不离开国企,凭他的胸怀和气魄,做事风格和为人品格,也一定会大有作为,与众不同。
是的,所有成功者都有他非同一般的过人之处。邓克飞无论是在兖矿集团还是在创立天迅时期,无论是在低谷中奋起直追,还是在顺境中畅游天下,始终保持思想缜密,思维超前,决策果断的秉性。齐鲁文化的熏陶,儒家修行的磨砺,也铸就了他热情厚道,而且充满善意的品质,并且具有深厚的慈悲情怀。
马付湾还无限深情地回忆起自己追随邓克飞一起共同奋斗的经历,并推心置腹地给笔者讲述了邓克飞爱憎分明的品格。
1981年毕业于北京煤校的马付湾,学的是电子技术专业,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一线工作了八年。1992年调集团公司机修厂工作,当时邓克飞任厂长,马付湾任副厂长,直到跟随邓克飞到中加特,他们是知根知底,荣辱与共的好朋友。
马付湾在我们采访时,谈到邓克飞时略加停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堆满敬意的微笑,然后拉长了话题:我们当年在兖矿集团机修厂时,都还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邓总就已经表现出非常成熟的洞察眼力和超强的掌控能力。干煤矿的都知道,从计划经济过渡过来的所谓煤矿机修厂,面对的是内部矿井设备的维修,煤矿兴,企业就兴,煤矿效益不行了,机修厂就成了无米之炊,生存都十分的艰难,根本谈不上所谓的效益。就在机修厂负债累累,连年亏损,人员负担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邓总提出当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引起了全厂上下的哗然起哄,各种议论都有,善意的相劝,不怀好意的攻击,旁观者冷嘲热讽,明的暗的,所有的矛盾都集结在他一个人身上,就连班子内部,包括我自己都持否定的态度。大家长期养成依靠的大锅饭习惯,给集团公司要点是点,穷大家都穷,不说想,根本连走出去挣钱的念头都没有。说到这里,马付湾又吸了一口气说,这就是煤炭企业走向市场经济初期,当时人们的真实情况,你说不改革行吗?后来果然成功,人又一边倒地说邓总有远见,是个大能人,可谁知道当时他孤军奋战,顶着多大的压力,硬是杀出了一条冲破守旧观念,克服各种阻力的血路来。我清楚地记得邓总利用下班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空余时间,走门串户地做每个人的思想工作,认可他走出去闯市场的改革思路,最终得到集团公司和大多数人的支持。再加上他具有磁性一般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吸引了周围许多煤矿厂家慕名来机修厂加工设备。通过全厂上下齐心协力地努力,当年实际产值达到4000万元,超出目标1000万元,偿还了历史欠账,补发了长期拖欠的职工工资,机修厂在邓总的带领下,一年就打了翻身仗,当时在兖矿集团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还通过后来邓总处理这一桩桩,一件件棘手问题的事实,证明确实是高人,我打心底的佩服,所以就心甘情愿的地跟着邓总一直走到今天。
后来呢?我继续追问。
马付湾说:从我跟随邓总这么多年,从他的一言一行,或者说是言传身教也行,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成为一个完美的决策者,制定目标超前思维,有远见卓识,做事果断,只是成功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在于人格魅力,他可以把所有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全心全意跟着他干,至关重要。
现任中加特后勤部部长邓克虎是邓克飞的亲弟弟,但是,弟兄俩性格却有许多的异同,邓克飞为人和气,慈悲面善,考虑问题周全,一面之交你很难把他和一个创造科技奇迹,年产值超10亿的现代公司的大BOSS联系在一起,充其量就是个煤矿的采煤队长,说文明一点是个工厂的车间主任。两次采访接触,邓克飞都是身穿一件深灰色的短袖衫,汗水已经在背上渗透出一道白印迹。谁也没有把他和中加特这个在行业领先企业的决策者联系在一起,大智慧往往是平淡与朴实的超然。而邓克虎的第一感觉是精明强干,说话干脆明了,做事雷厉风行,既有商人的智慧,又有管理者的头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露着灵气,热情中透着沉稳,干练中蕴含着坚毅,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在弟弟眼里,大哥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克虎娓娓道来:说起大哥啊,他无论是做丈夫做父亲还是做子女,都能做到极致,从小我都对他充满敬畏。记得他27岁的时候,和我大嫂辛辛苦苦攒了一万块钱,全部拿出来,让我们三个弟弟学车考驾照,他不仅对自己的家人充满感情和爱心,而且对同事对朋友,甚至对待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他都能够做到满怀真情。
是啊!发展的车轮不是仅凭哪一个人、哪一级组织可以推动的。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环境范围,车辆的推动以及运转的速度确实是被有智慧有魄力的人所掌握。有这种超强能力的人,就是一个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睿智者,就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人。放在一级组织,放在一个企业,决策者的智慧就演变成一种文化,文化作为无形资产,引导着众多的人朝着一个共同的正确的目标奋斗,就形成了众志成城的力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笔者在中加特采访邓克飞期间,可以说,与以往的采访相比,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样一个身价过亿的企业家,年产值10亿的高科技企业,几乎没有任何可参考的资料,通过我们手下的笔,道出中加特成功的秘诀,全靠听、看、问、悟。
在中加特,每采访一个人,不管他是谁,我们都去认真倾听,细心记录,仔细辨别,从高管到车间普通员工,从中层领导到仓库保管员,从科技工作者到产品营销员……我们必须从林林总总的资料中找到最有内涵、最有价值的精神内容、智慧密码。
他们虽然站在不同的岗位,有着学历和见识的差异,在接受我的采访中,除异口同声地对董事长邓克飞敬佩之外,全部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不同角度陈述自己的奋斗历程。事实上,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中加特发展史的一部分,他们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精英。
采访长达半个月时间,邓克飞亲手缔造的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显著的特点是,作为新兴的高科技公司,几乎拿不出任何有形的管理制度,却人人都在有条不紊地遵守着一种约束,而且这种约束是自觉自愿的。在中加特我们一直在找,没有找到有文字性的请销假制度,但员工300人,其中还有不少人长期在外驻地做售后服务,而没有人出现旷工和迟到早退的现象,没有规定外出住宿标准,但中加特人不管出差在何处何地,清一色的住快捷酒店。
所谓文化影响,是否无形的自我约束?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发出共同的价值观,是不是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笔者不能妄加评判。而中加特企业文化在邓克飞董事长超智慧的人格魅力长期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奋斗精神。这应该就是中加特人共同的价值观,就是难以克隆的中加特文化。
革命导师列宁说过:文化是一个永远也说不清的概念。
邓克飞作为中加特文化的缔造者,自己的一言一行,付诸于行动的一身作则,超凡的思维耐力,慈悲的人文关怀,永不推卸的责任与担当,这也许就是中加特文化的精髓。
兴也人才,强也人才,举贤授能布宏局
漫步在已经投入生产,还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中加特厂区,除了一排排整洁的厂房,点缀醒目的绿荫草坪,还有承载着中加特人文特色的大门装饰外,最亮丽的风景就是来来往往穿梭在车间与车间忙碌的员工。他们几乎都是高学历,有着端庄儒雅的气质。也许想着问题,也许没有时间顾及周围。偌大的工业厂房、车间,一排排日本进口的焊接机器人喷发出道道闪耀的火花。不知道是从哪个国家进口的机器人正将生产流程不规格的半成品处理成合格的配件,还有德国西门子为帮助建设全数字化无人工厂的工程正在实施安装阶段,乙方施工人员说,建成后的中加特数字化工厂,不论是硬件软件,都处于目前世界领先水平。
中加特啊!你让我站在青岛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亲眼目睹煤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奇迹,攀登了一座又一座赶超世界潮流的科技高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煤矿工人的创造精神和威严雄姿,每一个了解中加特的人,都会为之折服,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如此高投入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需要的是决策者深思熟虑的运筹帷幄,需要的是人才,关键环节上是精英人才,才能使决策者的规划落地,变成现实。我们每到一处,工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聚精会神地做自己的事情;一排排整齐的即将出厂的不同型号的设备异彩流光。邓克飞说:不少产品连我都叫不上名字,更谈不上各种参数,专业的事就应该让懂专业的人管,外行越管越乱。当写作需要一部台式电脑时,邓克飞对办公室焦主任说,公司有不少的笔记本电脑,找上一台,而这位军人出身,从另一个城市来到青岛,跟随邓克飞创业的办公室的小焦主任没有加任何思考地回绝董事长说,买一台新的吧,后面还有用,并现场打电话给电脑公司,让下午送到……
邓克飞说:作为公司的一把手,我只管两头,就是大和小,决策和方向的事情没有人为你考虑,必须你拿主意,正确了大家才能跟着往前走。再就是管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情,哪里的下水道缺个井盖,哪个员工家庭困难,员工就餐排队时间较长,饭菜大家吃得可口不可口等等,这些小事我一旦发现,一抓到底,从来不轻易的放过。至于中间部分有人管的事情,我是不太去关心,有专人去管。如果一个企业领导事无巨细,啥事都管,你就会越管越乱。
访谈继续深入,邓克飞谈到管理学上“大和小”的辩证关系,从决策和企业发展方向思考,在企业处于最困难的时候,怎样考虑?
邓克飞说:我这个人善于思考,在市场出现稍微的变化时,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并能深入思考。问题在哪里,先找到病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他说我始终认为中加特是个小企业,也可以称作小作坊,小有小的好处,你能把握得住,船小好掉头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你的管理、以及人财物都能跟的上,这样就不显得盲目,与市场紧密结合。我觉得这是中加特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根本所在。再一个就是对开发产品的市场定位一定要高标准,跟在别人后头你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我非常欣赏有人说过的这句话,吃别人爵过的馍没味道。这么多年来,我们所开发的产品,不敢说都是超前沿的技术,最起码在国内是一流。邓克飞加重了说话的语气,我们不穿新鞋走老路,比如高压电缆插头,投放市场后,不知道有多少厂家模仿生产电缆接头,当时的市场需求量也很大,通过调查反馈信息发现跟风太多,公司决定放弃生产高压插头,开发新产品。
未来参与国际竞争,根本问题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的核心是制造产品的人。邓克飞有他独到之处,他说中加特只有始终抓住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这跟绳索不放手,成功的概率就非常高,虽然艰辛,充满挑战和风险,即使不成功,失败了也不后悔,因为方向正确,我们努力了,后来者还会继续沿着这条道攀登。
邓克飞给中加特的启迪是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在挑战和攻坚中,完善自我,追求高度,企业才能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做企业是这样,做人也应该是这样,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人,只有人的问题解决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邓克飞这样想,也是这样做,有人曾经问过邓克飞,你主要干什么?邓克飞回答只有两个字:管人。当然这种提问和回答就事论事,从以上文章中无不表现出邓克飞超然的综合素质。
采访中还发现:中加特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有自己的流程和原则,其核心是信任评价体系,而这种信任评价是日积月累,完全建立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之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从第一任总工程师沈宜敏到现任的总工程师宋承林,从最初开始的副总马付湾到现任总经理丁国利,从财务总监郑龙兴到科研中心的孙贤洲……所有人才的提拔与任用,无不饱含对中加特的感情。现任总工程师宋承林是我们这次采访的桥梁,但是在我们两次20天的行程中,总共只见过两次,第一次接机,第二次是采访,还是从国外飞回来的周末晚上,由此就可以推算出邓克飞缔造的这支团队各人承担的责任,效率、效益,当然这一切都是从从信任开始。
邓克飞不止一次地在班子会议上反复强调,管理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核心是人。只有懂得尊重人,珍惜人才,人的优势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的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多年来邓克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人生的价值。公司20年的发展,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雨阳光,管理人员却基本没有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人不疑,表里如一原则,为人才搭建成长的平台。在他的影响下,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现代人才梯队:大学培养,随时招聘;国外高端人才及研究生,社会招聘。
目前公司员工学历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对于本科生,中加特为其提供创业条件和环境,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活力,并给予充足的时间,努力把每个人从毛坯培养成精品。对于研究生,注重其社会经验和实践基础较好的特点,使他们很快融入企业,成为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中坚力量。对于博士生,一般和本科生研究生搭班组合,提供进行专业研究的良好条件。
在中加特以老带新已成为一种惯例,造就了一批年轻科技人才。经过这个大熔炉的历练,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在不同的岗位上挑起了大梁,让中加特这艘航船砥砺前行,乘风破浪。有人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而邓克飞并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他说:激励只是暂时的次要的,给人才创造施展才能的土壤,让人才释放能量展翅飞翔,这才是主要的。事实上,精心打造人才团队始终贯穿于中加特发展的全过程,发现一个人才,重用一个人才,发现一批人才,重用一批人才;坚持不懈的人才积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中加特充满活力的人才团队,成为企业永葆青春欣欣向荣的无限活力。
走进中加特,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中加特企业文化熏陶下发育培养出来的独特的中加特人文情怀。这种非同一般的员工情,企业情,就像清晨初升的朝阳,照耀着中加特的每一个角落,温暖到每一位员工。中加特的人文情怀不仅有内涵,而且能量充沛,大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管理,小到岗位责任和生活琐事,处处都能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处处都沁润着雨露般的惬意,处处都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尾声
二十天的采访在紧张、忙碌、感动中匆匆收笔,就要踏上返程的航班,而此时的我,内心充满了说不明道不白的无限留恋,更多的还是遗憾,如此闪光的煤炭科技明珠,我的了解还停留在皮毛的层面上。董事长邓克飞坚毅的目光、自信的气度以及磁场强大的亲和力,令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也让我这个大西北的老煤矿人认识了一位立足于煤炭,而又超脱于煤炭的创业者、卓越者。一切的一切都出乎我的意料,可以说是深切地经受了一场胶东半岛鲁文化的熏陶。邓克飞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他是鲁文化最大的受益者,鲁文化不仅教会了他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教会了他怎样做事,做什么样的事。是鲁文化激励着他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奋力前行,让中加特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每天的太阳,依然从东海岸火辣辣的喷出,大海依然激情澎湃。假如邓克飞有那么一刻的空闲时间,他一定会迎着夏季的阳光,站在已经落成的、研发出具有世界一流产品的中加特科研大楼上,俯视四方。望着井然有序的工厂车间,望着员工们忙碌的身影,回望20年海浪奔腾般的创业历程,然后又以雄鹰的目光远眺未来的国际大市场,锁定石油、钢铁、轮船、化工核心变频领域那一个个硬骨头,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