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的石油花
ZPBGWX 033
(一)
那是一座建于50年代的楼房,医院和病房那“知白守黑,运黑布白”的格局,是这座楼独特的艺术审美。
可此时楼上305病房的人,却无暇顾及。屋内除了祝愿康复的花篮,就是凌乱的脚步和刻意放轻的谈话声。窗外的暴风雨令人心悸,但对面重症救护病房内的医生们丝毫没有感觉,他们不断重复着抢救措施,期盼着患者能闯过这一关。病床上那张瘦弱的脸挂着泪痕和淡淡的绝望,她的嘴一张一合,却已听不到声音。
已是凌晨1点,医生的神情渐渐染上窘迫。“救张工的生命,绝不放弃!”手术室传出的短粗声音,深深触动着家属脆弱的心。凌晨5点多,她被推出抢救室,家属的号啕、刺鼻的消毒水味,无端的侵蚀着经过这里的人们......
2010年,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在北风呼啸、空气低沉的暴雨天,积劳成疾的妈妈——张淑蓉,这个曾经铁人一般存在的老英雄,走了。
面对前来送行的领导和同事,她儿子欣慰地说:“妈妈,为了她喜欢的事业,操劳了一辈子。老人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是的,张淑蓉完成了周总理的嘱托,也许她的生命被死神无情地剪短了,但她留给这个世界的回忆和影响,将会被人们永远铭记。
张淑蓉离去了,她真的离去了!抚顺石油二厂研究所失去一个中流砥柱,家人失去了一位亲人,同事们失去一位良师益友。再也不用终日忙碌地干活了,她终于可以安静的休息了。
时间在流逝,就像河水冲刷的船;岁月像一块布,在其细致明艳的正面,和粗糙暗淡的背面,任时间在其中呼啸而过。张淑蓉所有的精彩都源自她独立的思想准备和深厚的学习积累,她成绩的取得都是刻苦努力和艰辛汗水浸泡出来的。在那个充满艰难的年代,她为石油留下的无限荣耀,使我们永恒地铭记。
曾经的同事小李回忆:每当夜不成眠,眼前时常浮现张老师熟悉而忙碌的身影。她没停止过脚下的步伐,石油是她一生的足迹和恋曲。
“张淑蓉同志做事认真,多少年来她承受的艰辛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现任研究所所长回忆:记得那些年,孩子在市内念高中,为了不影响工作,每天坚持坐10路公交车提前到厂。冬天路不好走,一冻就是近一个小时,严冬里车站到厂内那段小路的雪地上,每每都是她踩出第一串清晰的脚印,这一走就是三年,熟悉她的人时常忆起风雨中,她那匆匆的身影和急急的脚步。然而,她从没因个人困难向组织上提出过半点要求,也从没有过一句怨言。对待工作她总是善始善终,任劳任怨。
她带领出来的几个年轻人清晰地记得,在张淑蓉弥留之际,他们去看望张工,病榻上老师瘦弱的样子,心里实在难受,一位年轻人开口问:“张工,您想吃什么?我给您买去!”张淑蓉微微地摇头。“要我说,把你们的实验室搬到病房里,让张工看着你们,把课题做完,实验成功,张工就该高兴了。”丈夫的一句话,让张淑蓉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几位年轻人都激动地表示:“一定把新课题做出个样儿来给张工看。”
这几位出身普通的年轻人,曾在工作中受过张淑蓉的实操锻炼和技能指导。经过持之以恒的技术钻研,他们都成就非凡,佳绩频出,获得的荣誉像他们的师傅一样多,给石油二厂研究所增光添彩。
张淑蓉是一个“好人”,这是她的老同事们对她的一致评价。“好人”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内涵?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在张淑蓉看来,时间有杆秤,只要心里装着企业,凭良心做事就没错,党和群众会做出最客观的评价。
重病,在张淑蓉面前并不可怕,即使在最后的时间里,她还一直心系科研开发。
也许,命运之神认为张淑蓉做得太多了,想让她休息一下,病魔把这个忙碌三十多年的女铁人拉到了病床上。
同事到医院看她,第一眼见到张淑蓉时,她安静地平躺在床上。浑身瘦骨嶙峋,已经不能言语,嘴角上是女儿喂给她的香蕉,脖子处还有剩下的一小半儿。女儿说:“妈妈已经卧床半年了”。给老人拉被子时,看到她身上多处塌陷,凸凹不平,这些都是岁月留给张淑蓉的生命痕迹。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眼睛,婴儿般又大又黑又亮,丝毫看不出一点时间流逝和风雨沧桑的影子,她用一尘不染、充满慈祥的眼睛看着同事,目光笃定,像一股清澈的湖水。
这清澈的眼神是张淑蓉坦荡一生的真实写照。一个人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儿,就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赢自己比赢别人重要。张淑蓉就是这样,踏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钻研,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面对一个又一个荣誉,她看得十分坦然,她曾说:“这就是真正属于我的路”。爱业、敬业、专注、创新,张淑蓉身体力行诠释了那个时代的劳模精神。
张淑蓉走了,走的是那样匆忙,一如她工作时的样子。走的时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是眼角含着泪,也许她在留恋她未完成的事业,为了事业她殚精竭虑;也许她在为这些年很少陪家人感到愧疚,这些年她很少有休息时间,即使在家也常常处于工作状态;也许她为孩子们担心,人生的路还很长很长;也许……
(二)
2021年10月1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讲述题为“信物百年/王进喜的笔记本”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在黑龙江大庆那片荒原、沼泽、盐碱地,长达七个月的冬季里,最低气温达到零下四十多度,在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一群石油工人用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书写下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一篇壮丽的奋斗史诗。
这个笔记本,见证了王进喜同志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全过程,是大庆铁人精神的生动写照。一帧帧照片和视频,再现了王进喜当年艰苦奋斗的场景,看着看着,观者无不身同感受、热泪盈眶。
像这样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在笔者身边也有一位,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二届铁人科技成就奖金奖获得者——张淑蓉,也就是本文开头的主人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
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张淑蓉就是习主席讲话中所提到的石油行业铁人英雄,就是需要浓墨重彩记录的精英模范,她是肩负着石油工业进步发展的重托而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到底是什么样的重托,让她如此执着?她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在各种报刊和文献中,总能看到她的信息见到她的影像,述说着张淑蓉铁人一般的典型事迹,她的朴实无华,无形中拉近了与现实的距离。
偶然的机会,因单位工作需要,笔者查阅了一批上世纪60、70年代的企业档案。在档案馆里翻开泛黄的半旧纸页时,不由得肃然起敬:原来令我们倍感自豪的石油工业、制造业奇迹,竟然有这么多英模,在长长的近百年之间,默默坚守付出,使石油工业从一片破旧的日伪时期遗留废址上拔地而起,成长壮大。
企业档案的记录与今日高质量的富裕生活对照如此鲜明。这背后,石油工业拓荒牛的勤恳奉献功不可没。当翻阅老一辈建设者住棚屋、喝雪水、用双肩挑起催化裂化塔的照片后,不禁感叹:“没有这样几代人的无私奉献,就没有中国的石油工业!”
尘封多年的张淑蓉日记,变得硬脆的塑料封皮已经磨掉了一个角儿。尽管内容不多,表述粗砺,但朴实的语言也让笔者如获至宝。
“一个人如果不经历一定的磨难,她就很脆弱,她就没有能力抵抗人生的风风雨雨;一个工厂如果不靠自己的力量冲破困境,这个厂就没有未来”。
在一本发黄的的日记本上,记载了张淑蓉在学习过程中摘录的警句:翻开第一页,1966年 3月2日 天气晴
1、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2、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3、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验,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同时,在1966年6月 5日 天气阴,也清晰地记录着:
1、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2、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3、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
此时张淑蓉对大庆王进喜铁人精神的学习,入心入脑,并体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就像铁人王进喜说的“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大的矛盾”一样,当时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铁人王进喜的感人事迹,无疑是刻在她的心坎上了。张淑蓉对待革命工作真正做到了,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在不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三)
1937年9月,张淑蓉出生在吉林省磐石县红旗岭镇,1963年9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中共党员。
磐石县的红旗岭镇位于磐石市东南部,境内资源富庶、山青水秀、林茂粮丰,矿产资源丰富。张淑蓉的孩提时代、学生时代都在这里度过。
在那个以农耕为主的年代,家里为了要一个男孩把持农活、延续香火,连续生了好多个孩子,却清一色的都是女孩,直到第九个孩子,没成想还是个女孩,尽管她出生时身体瘦瘦小小,瘦弱的她甚至生命危在旦夕,但她顽强的生命力却奇迹般存活下来了!父母的嫌弃虽然没有挂在脸上,但曾经有那么一段时光,全家人内心郁闷,邻居们怎么看不是很重要,仅仅十几口人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压力就让人喘不过气来。
出生不久,由于家里太穷,在几乎揭不开锅的情况下,张淑蓉便跟随姥姥去生活。农忙时节,各种农活即便是家里的大人孩子齐上阵,都忙不过来,幼小的张淑蓉也经常去帮助种地,做一些撒种子、除草之类的小活计,尽管她也干了不少,但每次她都没有干好过。常常一边撒种子一边背书,不是把种子袋子中途撒掉,就是种子落地不准,扔到垄沟的外面。除草也是农村最常见的小活儿,张淑蓉每次出去除草,回来不是割破自己的手指头,就是被高大锋利的草叶子拉破身体的皮肤,常常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舅舅见她心不在焉,便和姥姥商量:“这孩子不是种地的料,让她回去背书吧!”姥姥也心疼她,看她这么爱读书,宁可自己辛苦点,也舍不得让她再干农活了。姥姥家也不是很富裕,但张淑蓉特别懂事,家人送她上学后,学习成绩总是排在班级的前面。
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张淑蓉随姥姥住着一个叫窑洞房的地方,说是窑洞房实际就是五排平房,具体怎么得来的名字谁也说不清楚。
尽管当时她没有受过太多苦,但也是苦日子熬过来的,她记忆最深的常常是吃不饱肚子,总是围绕着姥姥喊“我饿了,姥我饿了......”,住在四处透风的湿冷房子,炕上的跳蚤,是那样的多,幼年的无助让她常常望着月光想哭......她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一点点长大的。
家里房屋的后面是座小山,是儿时的张淑蓉与小伙伴们常去嬉戏的地方,山上东北坡有杏树和槐树,西北坡是松树林。春季的山坡是这里最美的季节了,槐花四处飘香,洁白的花朵一串串与绿色相衬,在亮丽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的醒目;杏花开满山坡,雪白的花朵密密扎扎在枝头绽放。山间那些黄的、蓝的、紫的不知名的野花一起热热闹闹的展现美丽,与杏花、槐花争艳。蒲公英、大头菜、黑天天还有雨后的地拣皮总是能给张淑蓉的童年增添快乐的记忆……秀美的环境造就了她面对艰苦生活仍然能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性格。
中学时代,生活有苦难也有欢乐,聪慧的她把所有不快乐都隐藏起来,积极地迎接前方的各种挑战,她的内心逐渐变得强大。她就像一枚洒落进土壤的种子,被厚重的泥土包裹着,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只要给予她充分的阳光、养料和水,她便快速生长,开花结果。
(四)
1959年,张淑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石油学院。当时张淑蓉才21岁,同学中还有稍微大一些的,她们都是高中毕业就考入大都市的毛孩子。张淑蓉年龄最小,但性格开朗,最爱学习,成绩是班里佼佼者。自从张淑荣考入北京石油学院,她此后的人生就寻着石油的足迹,笃定不悔,一往无前。
考入北京石油学院后,根据学院院长介绍,她慢慢了解到,学院组建之前的一些历史变迁。1951年11月,全国第一次高等工业院校会议在北京召开。燃料工业部主管石油工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呼吁重视石油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议学习苏联经验,建立中国的石油教育体系,不仅要办石油中等技术学校,也要办正规的高等石油院校。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及时筹办石油学院。这是我国最早提出筹办石油学院的建议。
1951年底至1952年上半年,在全国不少大学中出现了“石油热”。西北工学院采矿系、化工系成立石油组。在重庆大学,先后成立了石油地质组、石油炼制组和石油钻井组。在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成立了液体燃料组。在浙江大学机械系和化工系成立了石油机械组和石油炼制组。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也设立了石油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1952年7月,燃料工业部及石油管理总局抓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时机,由石油总局向燃料工业部、教育部、人事部和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报告,请求在北京兴办石油学院,并由陈郁部长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周总理对此给予了肯定。
至1952年1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建立北京石油学院。
1953年5月29日,政务院第180次政务会议批准的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计划明确将"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独立为北京石油学院"。经政务院同意,由北京市计划委员会指定,在北京清华园以东的文教区东北部分,即海淀区九间房村一带建校。这里原是一片田野,1952年至1953年,政府在这里计划兴建了地质、钢铁、矿业、医学、航空、农机、林业和石油等许多单科性高等院校,号称北京“八大学院”。新建的北京石油学院,即是其一。
听了院长的详细介绍,张淑蓉感觉到自己能在北京石油学院读书是多么的荣耀,从此一个崭新世界在她眼前展开了,她的能力素质在这里得到快速提升,胸怀、见识在这里得到空前的开阔。
张淑荣在北京石油学院第一次接触了石油这个概念。石油与天然气的生成原理,以及石油在能源中的位置和用途。同时了解中国古代和早期的石油发现与利用,石油人对石油有着深厚的感情,包括它的生成、它的性质、它的历史、它的发现、它的开采、它的加工,它的运输储运,它的作用,它的明天等。张淑蓉在这里除了石油炼制专业外,还真真切切地学习到了毕业后“闯世界”的真本事。
读书学习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张素蓉在北京石油学院开启了自己读书学习的新模式。在北京石油学院的图书馆里,她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书,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管理,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生活百科等学科领域。在学院也形成了她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她常常将知识性和体系性相结合,时代性和先进性相结合,权威性和可读性相结合,体现在学习的长久旅程中。
随着对学院和行业平台的逐渐熟悉,石油发展前景豁然闪亮,社会主义建设一派蓬勃的景象牵动着她的神经。她认为优秀的书籍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是有血有肉的时代歌者,一定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它引领着张淑蓉——这个未来的石油科研工作者,创造自己的生命奇迹。
以文化和情怀为价值理念的大学校园文化,就像一座知识的宫殿对她敞开了大门,走进了她的视野。张淑蓉除了认真学习学院的石油炼制专业课程,去图书馆看书成了她最大的爱好,感觉老师讲解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她又对石油钻井专业、石油开采专业、石油储运专业、石油矿场机械专业、石油炼厂机械专业、石油炼制专业,深入学习研究,凝聚能量。
在北京石油学院这个大平台上,浸润着石油行业发展的历史,体现了石油人读书问学的本真。使善于阅读的张淑蓉,仿佛走进长长的石油科学知识的通道:她对“加热炉、蒸馏塔、反应器、机泵”石油工业四件法宝的性能、用途和特点,耳熟能详,烂熟于心。
张淑蓉常常看到行业教授、精英大家的风采:他们在带领学生们深入工厂的实践过程中,野外餐风露宿,夏斗酷暑,冬战严寒,以苦为荣,顽强拼搏,精细操作,苦苦攻关,这些石油人的共同性格和品质也鼓舞激励着她。
那个时代,摘掉中国贫油国帽子的是石油人,建立起中国的石油工业体系的是石油人,拼命为国家建设输送油气血脉的是石油人,挽救、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责任也是石油人。
尤其是来自石油、石化行业不同专业的人们,他们不但心有精诚,手有精艺,技高胆大,巧夺天工,而且他们守护经典,攻坚创新,练技修心,兼济天下的优秀品质,为日后走入岗位的张淑蓉工作严谨,有作为有担当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
而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离不开石油;工业、农业、国防等,也离不开石油,就是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石油,石油老一辈人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这是现在的石油人由衷地感到骄傲,也是他们不忘初心、继承石油大业、奋进新时代的精神源泉。
在校园里,张淑蓉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和价值观。北京石油学院里的林林种种,总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在奔涌,在和她说话,彼此会意,也让她活力充沛,激情澎湃,跃动着和燃烧着。站在奋进的石油学院平台上,张淑蓉用身心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嬗变。
毕业前,她有幸来到人民大会堂,聆听周总理对首都大专院校毕业生的讲话,周总理说:“我们的国家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考验,我们虽然在世界东方站立起来了,但我们的家底还很薄,特别是在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方面还远远排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后面,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挺起脊梁,振奋自信、自强、自觉之心,迎接挑战,迎接考验,接受祖国的挑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周总理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让张淑蓉心潮澎湃,回到学校,她和同学们庄严地立下誓言:“给我们二十年时间,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建功立业!”
(五)
1963年9月,25岁的张淑蓉,从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炼制专业毕业。
拥挤的月台上,送站的老师和留在学院的同学们,面带微笑,用力挥手,依依不舍,不经意间却哭成一团。四年的短暂相聚,就这样背起行囊从此分离,很多同学都不忍回忆。
随着“唔唔……”的汽笛声中,一辆北上的列车,缓缓地离开了北京。车上载着一批学满四年、刚刚完成毕业设计的北京石油学院的应届毕业学生,火车一到站,他们就要进入真正的社会了。在火车上,她们三三两两或者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聊着自己的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神态恰似一群嘴上带着黄毛的小燕子,兴奋地扑棱着稚嫩的翅膀,跃跃欲试。
张淑蓉就在这批毕业生里,他们分别是石油矿场机械、石油炼厂机械、石油炼制等专业的,尽管她们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四年的学习和相处,使他们成为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成为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如今知识学成信心满满的毕业,接受了国家的挑选,共同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她们理想和抱负-----炼化企业。
一个年轻人,能够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接受国家石油学院的正规学习,对她来说既是荣耀也是重托。在她那个年代,更是意义非凡。当时的中国,恰恰缺少就是石油、钢铁、地质等各方面的人才。石油行业,在现在看算得上是龙头老大,可当时,却意味着,远离城市,各方面条件都十分艰苦。她承担起国家赋与她那一代人的重托,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拼博!她小时候的英雄梦,也是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张淑蓉是时代的幸运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很快,张淑蓉他们来到东北炼化基地——辽宁抚顺石油二厂。
一提到抚顺,人们不禁会联想到,它是全国重要工业基地、清王朝发祥地,就西露天矿的油母页岩来说,它是我国建国初期石油的唯一来源,承担振兴新中国工业的重任,抚顺是新中国十大直辖市之一,拥有独立立法权。冶炼油母页岩的石油一厂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工业建设。中国的第一桶航油,第一车煤,第一吨高速钢、第一吨铝等,都是在抚顺产出的。当时抚顺的经济地位相当于现代人眼中绝对的“一线城市”,抚顺以重工业闻名全中国。张淑蓉在抚顺见到了人们口中的炼厂。张淑蓉对这里的巍巍炼塔、轰鸣的机泵,都感觉非常亲近,她在心中默默地下了决心,要在抚顺扎根一辈子。
石油二厂地处抚顺市露天区(现在称东洲区),距市中心城区约15公里。化工企业由于产生化工副产品,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大多选址都远离市民生活区,偏僻而艰苦。
刚来到抚顺,夏天厂区的西面,除了农民的苞米和稻田,就是一条自南向北流淌的东洲河,河水不深且很清澈,让张淑蓉记忆深刻的是,休息天或者晚饭后没地方消遣,就常常约几个同学去河边,拎着小桶,趟趟水,嬉戏小鱼,那时候年轻,手脚灵巧,还抓了几条小鱼,一直养在宿舍一个罐头瓶里。没事时候给小鱼换换水,业余时间顿感充实,随即忘掉自己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在外地生活的困扰。
北方的春天,斑驳而厚重,到处残留着冬季寒风剥蚀留下的痕迹,探访春天只能在书中遐想了。至于书上“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情景,具体感十分茫然。
相对于南方,北方的冬天比较漫长。盼望春天、盼望着生命的成长在张淑蓉的心里顽固地期待着。这时候,那几条灵动的生命——时紧时慢游动的小鱼,承载了她平凡生活中的那些希望。它们会在一个个普通的早晨突然生机勃勃地呈现在张淑蓉面前,给她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爱屋及乌,她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并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
分配到大型炼化企业的张淑蓉,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在学校苦读四年学习的石油炼制、高分子化学等专业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
张淑蓉开始主动熟悉石油二厂。石油二厂始建于1939年,其前身是伪满时期日本人开办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抚顺炭矿东制油工场”。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石油二厂开始恢复生产及扩大基建。
从六十年代,开始加工大庆原油,相继建成了一大批炼油化工装置,其中石油二厂的56万吨/年Ⅳ型催化裂化、30万吨/年延迟焦化、10万吨/年铂重整被誉为当时中国石油工业“五朵金花”中的三朵,标志着石油二厂炼油工艺在当时处于国内最先进的水平,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280万吨/年。
她们这批毕业生,到抚顺石油二厂之后,根据她们所学的专业,被分配到不同车间锻炼。张淑蓉分到石蜡车间实习,其他同学分到相邻车间。当时石蜡车间正在筹建过程中,她进入车间做一名操作工。凡是进入炼化企业工作的人,都必须进行三级(厂级、车间、班组)安全教育,考试过关才能上岗,张淑蓉也不例外,她的三级安全考试全部满分通过。
初来乍到,中等个子的张淑蓉,扎着两只小辫子,脸上架着黑色宽边的眼镜,对谁都露出和善的微笑,说话有条不紊,带着一股文人的秀气,是她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在车间里,她什么脏活儿、累活儿苦活儿都抢着干,师傅们也齐声称赞,年轻人要是都这样就好了。
张淑蓉坚信,有付出未必有收获,但不付出一定没有收获,只有比别人多付出,才能有收获。在单位,当别人吃饭聊天的时候,她手捧着车间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图,边吃边看,时间久了,里面的知识她都熟记于心,并熟练运用到生产当中去。凭着这股坚韧和钻劲,她很快精通岗位工作,考取了岗位操作员,并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价值。
师傅喜欢张淑蓉,不只是因为她嘴甜、手勤,更看重的是她对学技术,有一颗痴迷的心。遇到大活儿、小活儿师傅总是带着她,有时特意把一些难活儿甩给她。有的同事就逗张淑蓉:你看你,跟你师傅关系也不咋地啊。可是,张淑蓉却十分清楚师傅的用意,心里暗暗高兴。
事业心极强的她,不断挑战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在各级领导和师傅们的关心培育下,成长为第一任女班长。在厂举办的技术大比武活动中,她取得了好成绩,同时获得石油二厂“铁人式”操作员称号。为基层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样板,并通过组织的考核,光荣的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的行列。
在石蜡车间,她以厂为家,哪怕是一分钱的东西也不肯放过。看到地上有碎蜡,她就一块儿一块儿地捡起来,并集中回收,炼出蜡块儿,放到蜡罐儿里。她常说:“一块儿蜡虽小,但积少成多。如果人人都见了有用东西就捡,见了废物就回收,那么集体力量大,就会为国家节约很多财产”。在她的影响下,石蜡车间当年就成为石油二厂的节能大户,年终受到上级组织的点名表彰。
夏季的一天,板框冷却水泵出现了故障,上水量小,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岗位的人,个个急的团团转,这时,为了摸清水泵入口的情况,她不顾关节炎的病痛,穿上长靴,“噗通一声”跳到半腿深的冷水池子里,把堵在出口的废物,用手一把一把地掏出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汗水不断流进她的眼眶、嘴角,甚至湿透了工装,同事们配合她,个个挥汗如雨,喉咙冒烟儿,每个人的工装上都可以拧出水儿来。
由于天气太热,泵房空间又小,张淑蓉让同事们轮着到厂房外喘口气儿,而她自己却扎在厂房里不停地抢修,整整干了两个多小时,泵的上水量很快恢复了正常。故障修复后,她左右摇晃着像醉了酒一样走出厂房,长长出了一口气儿,身体却像棉花一样瘫坐在地。同事们关心地都走近说:“身体没事吧?”她一边用手擦掉脑门的汗水,一边的微笑着说:“没什么事儿,这一年,厂给了我很多的荣誉,只要生产需要,我都会冲在前面”。
不仅如此,张淑蓉在石蜡车间工作期间,周总理的话经常浮现在她的脑海。在车间里,翻砂、抬土的现场,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搬砖、和泥,也总少不了她的影子。这样艰苦的环境,在她的眼里,压根不算什么。她总是和男同志比着干劲,共同进步。
张淑蓉在石蜡车间的两年实习,脏活累活没少干,从司泵员到具体操作员,每一个岗位都留下她辛勤的汗水。她用善于发现的双眼,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经过两年实习,张淑蓉晋上了工程师,通过层层考核,终于以优异的答辩成绩,被正式分配到石油二厂研究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六)
科研岗位是张淑蓉成长的真正开始。时间会告诉人们奋斗的答案,而她是书写答案的人。
建国初期,国家几乎没有石油,又遭到石油进口封锁,石油人着急,憋着一股气搞石油。后来,国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石油人继续顽强拼搏,努力发挥造血功能。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飞速发展,又出现了石油能源供应不足问题,甚至危及国家能源安全。石油人积极担当起保障国家能源的重任,一方面眼睛向内,继续挖掘国内油气资源,另一方面背井离乡,走向海外,寻求国际能源补充。因此,国家需要油就是石油人的责任,就是石油人的动力。石油人永远是保障国家石油能源供给的主力军。
在石油二厂研究所,张淑蓉一方面了解国家发展形势,鼓足干劲;一方面向师傅请教,钻研领会科研项目的要旨所在。她的师傅是个相当内向的人,瘦瘦弱弱的,微微有点驼背,科研试验工作之外总是沉默寡言。她跟着师傅一天天学习,从现场取样到室内的配药,不但工作一天天进步,师傅低调的为人处世、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也自然灌输到她的血液里。
石油炼化企业的生产是连续性的,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剧毒危险等特点。职工在现场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行业的诸多禁令和规章制度,张淑蓉跟着师傅,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学习、领会,并与学校学习的书本知识对照和联系起来。
朝起闻道,夕至修身。善于读书的好习惯改变着张淑蓉的生活轨迹。进入工厂后,她看到别的女孩都买漂亮的衣服、化妆品,休息时间爬山游玩,很是轻松,可她除了穿的得体外对什么款式的衣服,没有多大兴趣,反而觉得自己在学校学的专业知识,非常有限,就利用下班后业余时间,去书店购买一摞一摞科研专业、试验手册等行业书籍,搬回宿舍,她的学习劲头让同宿舍的人很是不理解。但学习对她而言,每次徜徉在书页上,如同在明亮的太阳下,散下阳光。一个勇敢坚强的灵魂,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会被他人的看法和言论影响,就不会做无谓的挣扎。不仅如此,厂里的图书馆也是她的乐园,读书给了她力量和坚强。有一次,快要下班了,她还在忘我地埋头在那里静悄悄地学习,除了轻微的翻书声和笔尖的沙沙声,基本听不到其他任何声响,为此差一点被下班的管理员锁在图书馆。
经过不断埋头学习,她对相关的试验数据指标了如指掌,她的大脑犹如一本活字典,日常数据不用翻书她就能顺手掂来,在石油二厂一次技术比赛中,她一举夺魁,成为研究所年轻人里的“技术尖兵”。
张淑蓉在研究所科研岗位上,踏踏实实、忘我付出,她渴望成为师傅一样的事业上的万事通。在师傅言传身教下,张淑蓉爱上了石油炼化科学试验这份事业。这份事业让她付出一辈子,也收获了一辈子。
新的工作环境,让张淑蓉找到了在北京石油学院实验室的感觉,在这里她与同事们相处得其乐融融,工作上如鱼得水。
每天上班,张淑蓉不是跟着师傅跑现场,就是一头钻进业务里,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个没完。她鼓励自己,二十多岁正是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的年纪,一定要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不能忘记毕业前周总理语重心长的嘱托。
她不断深入研究石油炼制专业在实验室的突破口,对不懂的专业知识,她尤其感兴趣,越学越有劲头,无形中不断向上生长。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荣获厂级、公司级先进生产者。这个质朴的女人体内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不小心成为远近闻名的“科研专家”。
1965年,张淑蓉加入了“在立式发汗罐进行减压发汗的工业化实验”课题组,在实践工作中,张淑蓉的专业技能得到迅速提升。她白天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晚上在宿舍里翻阅课题资料。为节省时间翻译外文资料,她自学日语、俄语,达到借助字典直接翻译外国文献资料的水平。经过半年的探索,张淑蓉成功地将当时的石蜡发汗周期由原来的30小时缩短到20小时。
起初,张淑蓉手头儿,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张淑蓉的科研工作,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展开的。从小试验、中等试验到工业放大,她一共用了七年。在这七年中,她曾身兼四职,既是设计员又是施工员,既当试验员,甚至还兼职起了班长,长时间繁重的工作,使她患上腰椎骨质增生和肾炎。然而,疼痛并没有阻止她的研究进度,病床上打点滴时,她还在写材料。最终,这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技术正式投入工厂化生产,之后在全国多家炼厂得到应用。这时的她开心的像个孩子似的,微笑成一朵美丽的石油花。
她平时工作“爱管闲事”,被不理解的人误会为“吹毛求疵”,就是这种对工作“较劲”使她的业务更精进了。带领攻关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有效地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了效率。
1966年初,刚刚结束上个课题,还尚未来得及歇歇脚的张淑蓉,再次面临新课题,她发现精白蜡在被太阳照射一天后,色度会由浅变深几度,而当时的出口蜡,要求在太阳照射下,一周内不能变色!上好的精白蜡就因为光安定性不过关,卖不出好价钱。为实现石油部提出的“多出一吨石蜡,多换回一吨钢材”的要求,张淑蓉又一次默默的跟石蜡“较上了劲儿”。仅用三个月时间,张淑蓉就研究出合适的添加剂。经检验,放入添加剂的精白蜡在太阳光照射一周也不变色,经过北京生物研制研究所的技术鉴定,结论是可以作为食品包装蜡出口。在这当时已经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赶超苏联、日本等国的石蜡标准。
在一无经验、二无指导、三无先进装备的情况下,她和她的同事翻译了大量的技术书籍和说明书,并到现场多次进行实地测量,连续半年时间没有休息一个节假日。在一次成果发布会上,一位科研专家,愁眉紧锁,半信半疑地问:“你用了多长时间?”张淑蓉自信地说:“三个月!”在场的几百双眼睛都向她投来惊异的目光。
“一个人应该有一点利她的心,有一些独特的思想与观点,这样就不荣易被时代所淹没。”这是张淑蓉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之后十几年,汽油精制、柴油精制、乙烯氧化银中型实验等十多项研究课题接踵而至。她的生活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每天早上骑自行车来到研究所,然后换上白大褂钻进实验室,跟各种仪器和瓶瓶罐罐“打交道”。一干就是一天,晚上七八点钟回家是常事,仿佛在她的世界里就只有课题、实验数据、报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俗话说,走过的路铺就理想的梦;看过的书会成为笔下的墨。研究所面对的工作,都是针对企业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通过科学实验,让数据说话。想要在研究所站稳脚跟,就必须先过“耐住寂寞”这一关,她心里十分清楚。为此,她对实验室的各种设备,都充满好奇。为了弄清实验设备五脏六腑构造原理和性能,她从不放过任何细小环节。经过刻苦钻研,她对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工艺原理了如指掌。
有一次实验装置开始试车时,一台高速泵由于进入杂质而发生泄漏故障。这台机泵几吨重,当时从美国进口的最先进设备机泵,全厂独一无二、并单独运转。它一旦罢工,整个实验装置都得被迫停产。技术人员、美国技术专家、维修保运人员,十几人围着这台机器团团转,个个焦急万分,满头大汗,就是拿不出解决的办法。
大家都忙活了大半天还是忙不出头绪,美国专家无可奈何地说:“这台泵需要运回美国厂家修理,至少半年时间才能运回来。”一听这话,在场的人都傻眼了,半年时间?那我们得蒙受多大损失呀,高昂的运费、维修费暂且不提,整个装置都得推迟半年时间才能开工。可是不这样做又该怎么弄?咱们自己人修不了。大家都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忍耐不住的张淑蓉,从外围挤进人群自告奋勇的说道:“让我来试试。”所有人露出惊疑的目光,“这可是从国外进口的洋设备,你能行吗?”有人悄悄地说。张淑蓉环顾四周,笃定地说道:“以前看到过的资料里介绍过这设备,让我试试吧。”张淑蓉看了图纸,指挥着两个技术人员,把泵底螺丝慢慢拆开,经过反复观察,发现泵的转子密封都不干净,拆下来后仔细研究,用卡尺测量后发现关键部位也都已经细微磨损变形了。她很快找到了问题的证据,大家都将信将疑,因为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试试看。于是大家一起研究了一套方案,最后决定用国产材料加工部件儿。没有技术参数,她就一点儿一点儿地实物测绘。没有图纸,她就对照实物描画。就这样,张淑蓉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合眼。机泵启动的那一刻,现场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静料、通电,伴随着转机的轰鸣声,在场的人们欢呼起来。此刻,在场的美国专家也露出了惊异的目光,伸出大拇指。这一道难关终于被她闯过了。
也许张淑蓉从来没有想过一生会与科学实验相伴,从她调入科研所的那天起,她就坚定了一个信念,干工作一定要干好。多年来,她以冰冷的设备为邻,与枯燥的数据相伴,如螺丝钉一般干一行钻一行。一次次的付出和辛勤汗水,换来成功的喜悦,别人看似艰苦的工作,她却从中获得了乐趣,收获了成就感。
(七)
人们不禁要问,张淑蓉的家人没有想法吗?
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张淑蓉有一个疼爱她的丈夫,一双可爱的儿女。张淑蓉的爱人为了张淑蓉的事业从吉林调到抚顺任教。作为母亲,张淑蓉和所有母亲一样,希望守护在孩子的身边,为了减轻抚养孩子的压力,以便有更多的精力做好科研工作,她把上幼儿园的儿子留在抚顺,女儿则被送到吉林磐石老家,让孩子的奶奶照看,直到上高中时才接回来。
自从石油来到人间,人们就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须臾离不开它。然而,人们并不知道,也不一定完全了解它。张淑蓉就从自己的家人开始,灌输石油科普知识。
张淑蓉利用探亲休息的片刻之间,常给孩子们讲石油小故事。孩子平时最喜欢听妈妈讲上天入地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她就说,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只是神话传说,其实石油才是从石头缝里(地下岩石、空虚风洞中)生成出来的。石油姓“石”,从石头缝生出来的不是“石娃娃”,而是“油娃娃”、“气娃娃”。石油人更喜欢称它们为“金娃娃”……每每此时,孩子们听得专注而开心,不停地缠着妈妈,“再讲一些、多讲一些。”
在女儿七、八岁时,有了自己的小脾气,一次在张淑蓉探亲看望她后,临走时女儿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任凭奶奶怎么劝,也不出来跟妈妈告别。无奈的张淑蓉夫妻只好硬着头皮走出家门,关上门后却听到:“哇……”屋内传出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张淑蓉在家门口站了许久,最后带着湿润的眼睛,还是登上了返回抚顺的火车。一路上,女儿的哭声一直萦绕在张淑蓉的耳边,直到回到实验室里投入工作,机泵的轰鸣声代替了孩子的哭声,张淑蓉又与往常一样忙碌起来。
1980年,张淑蓉承担起开发“膨胀床合成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任务。当时我国没有 MTBE的标样,膨胀床合成甲基叔丁基醚以及分离工艺由石油二厂和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完成,由张淑蓉和另外一个科技人员主持开发。以往我国提高汽油标号的方法是向油气中加铅,严重污染环境,尤其对我国汽油出口造成很大影响。膨胀床合成甲基叔丁基醚及分离工艺的研制成功,为在不加入铅的情况下,提高汽油标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986年3月,刚刚完成膨胀蓉膨胀床合成甲基叔丁基醚及分离工艺研究,还没来得及休整的张淑蓉又接下了“催化剂裂化干气制乙苯工艺开发”的任务。时间就是这么急,这么紧张。当时家人看到日渐消瘦的张淑蓉,心疼地问:何必呢,把自己累成这样?她说:“我是靠政府的奖学金,才读完化工专业的,这要是不用,不是白学了吗?我要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实现周总理的期望。”
在她身边工作的人总能感觉到一种气场——不管多么苦多么难的工作岗位,只要有她在,大家就有了主心骨,难题总是会迎刃而解。她总是最努力的那个人,用实干来感染人,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包括做好她自己。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只要有催化裂化装置的炼油厂,就会有一座冲天火炬。说到火炬,我们都不陌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祥云”命名的火炬,在“美丽祥云、火热漆红、古朴纸卷轴”的外表下,“祥云”跳动着一颗有力的心脏,熊熊燃烧的火苗,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然而此火炬非彼火炬。石油工业炼化厂的火炬,在几十年前曾是工业化的象征,石油二厂也不例外。见怪不怪的人把它当成炼厂一景,称之为“大蜡”。作为科研人员的张淑蓉却无法漠视它造成的资源浪费。她决心探其根由,力求捋出痛点。虽说这样去做属实好难,可是,踏过荒芜,即时人烟。
张淑蓉想,只要我们想想办法,把这部分能源利用起来,将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呀。火炬燃烧的气体(俗称干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H₂、C1到C5组分,大多能被回收利用,并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回收利用可以直接为国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在那个时代,国内没有回收的先例,更没有可供参考的数据,几乎找不到可行的路径。乙苯由乙烯和苯合成,我国50多套催化裂化装置,每年排除20多万吨副产干气,其中,乙烯含量20%左右,价值至少8亿元,通常被白白烧掉。张淑蓉心里默默盘算着。有着科技人员强烈责任的张淑蓉,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炬,很是无奈,甚至因此产生了负罪心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石油二厂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合作开发的催化裂化干气制造乙苯工艺,就是将干气中的乙烯回收制成乙苯。张淑蓉对制约科研的缺陷进行了反复、全方位的剖析。她提出实施技术改造的思路,在专家的指导和多次修改下,改造方案初步形成,可当时做完预算时,所有的人心都凉了,改造完资金需要数万元,当时的石油二厂生产经营压力非常大。再投资数万元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谁还敢把钱往这里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她们发扬大庆铁人的作风,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当时,我国还没有利用催化裂化干气制造乙苯的工艺,世界上只在美国才有这一套这种工艺的装置。但美国的这套技术由于投资巨大、工艺复杂、能耗也高,引进难度很大。在一次技术研讨会上,她说:“我国必须找一条投资少、能耗低、工艺简单,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和美国相同的路子,我有决心走下去!”。张淑蓉的话,掷地有声,话音刚落,她自己也觉得压力特别大,因为这项研究投资大、周期长,一旦不成功就可能浪费十年左右的时间。
在她之前,已有六人中途放弃。但领导的信任和不畏艰难的个性,让她接下了这个项目。她要么不干,要么就干出个样子来。
从此,张淑蓉放弃所有节假日休息时间,职工们也加班加点大干,从不计较报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自行设计施工,对实验装置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工作。职工们在给料改造过程中进行了上百次的实验,他们常常来不及吃饭,一些人深夜了就干脆睡在岗位。为了赶进度,职工们冒着漫天大雪,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施工。由于环境非常恶劣,天寒地冻,有的职工手冻裂了,脚冻肿了,抹点甘油继续干,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都坚信,只要在张淑蓉带领下,研究所的职工们坚信苦点、累点一定会成功。大家都会积极地投身于设备的改造过程中。
对于安装不科学、安全不合格、工艺不合理等影响生产技术的问题,张淑蓉等人力进行了大量的修改、校对。最终,他们通过自行设计,完善了自己的实验装置,实现了原料准确配比成功。艰苦的环境培养出了职工勤俭节约的习惯,形成了精打细算的工作作风。大家利用有限的资金,完成了超出实际工作几倍的改造任务。
现在的石油工业,都尽最大可能减少火炬的使用,生产装置运行平稳时,不再排放燃烧,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干起回收,即使装置大检修也实现了“气不上天、油不落地、声不扰民、尘不飞扬”的绿色环保目标。
在实验室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装置标定时间的准确性、连续性要求极严,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基础数据,她曾连续40多天,吃住在厂里跟倒班也是常事。
为了实验数据准确,张淑蓉有五个除夕夜是在实验室里过的。到了半夜,丈夫与女儿用热水袋和棉垫,裹着煮好的一大饭盆饺子,跑到实验室和张淑蓉团圆。
张淑蓉的科研成果是用辛勤汗水换来的,加班加点对她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有时候工作实在太晚,她干脆就趴在实验室的办公桌上睡一下。她患有肾炎、腰椎骨骨质增生等疾病,可在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工艺中,18米高的分馏塔,有时她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十几次。
一天晚上,正在加班的张淑蓉回到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一听是自己的宝贝儿子,张淑蓉很高兴,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孩子了,此时心里正想的厉害,谁只知道电话却是儿子委屈的哭声:“妈,你为什么总是说话不算数?你不是答应去给我开家长会吗?结果全班只有我的家长没有来。我都初三了,可同学们愣是没见过我妈妈长什么样,人家都以为我是单亲呢。”
张淑蓉听后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歉意地说:“孩子,原谅妈妈,妈做的不好,相信妈妈真的是很爱你,试验出差头了,设备不能带病工作,我离开了,所有工作都得停下来,只有对不住心爱的儿子了。”
那天天空飘起了小雪,不一会功夫,变成了漫天大雪,这种天气在抚顺一点也不稀奇。但对加夜班的张淑蓉来说,晚上下班回家,大雪封路,她骑车摔倒了,又爬起来,推着自行车艰难前行,想起儿子电话里的哭声,她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1990年秋天,乙苯装置中试最后一次标定开始了,但中途的一个夜晚下起了瓢泼大雨。中试装置的计量仪表、采样口等都在室外。为了标定的准确无误,张淑蓉和实验室的年轻人一起拿着手电筒记录、检测。她是总负责人,要在各个检测点来回奔跑察看记录。由于查表时候穿着雨衣不方便,张淑蓉就干脆脱了。大伙劝她穿,她说啥也不肯。就在这次标定中,她72小时吃住在现场。总公司根据当时的实验条件决定,让她拿出50套数据,而她一口气拿出了100多套,处理了几千组数据,制定了500多张图表。眼瞅着厂里送来夜战饭,就是咽不下去。走出现场,她累的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情同手足的同事,多次在寒夜里,为她披上滑落下来的大衣,三天三夜奋战,她的体重悄悄地溜走了八斤。
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张淑蓉,各种琐碎的事情都需要她操劳,同事们劝她说:“连续接大项目,身体吃得消吗?图什么呀?”她说:“我是科研人员,必须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我们的技术在国际上有优势,要保持这优势就要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就这样,在张淑蓉带领下,经过连续几天的鏖战,她的团队克服了五道难关,写出了30多万字的笔记和20多篇研究报告,最终找到了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的中国路线。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按照理想化状态,她每年可以为国家增加10亿元以上的效益。
第二年夏日的一天上午,石油二厂研究所的办公楼外,景观树上的几只喜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办公室外挤满了神色严肃的中层领导及附近的员工,好像有什么大事情要宣布。不一会公司的绿色吉普车急匆匆地驶来,衣着笔挺的办公室主任从车里走出来:“我们的研究,成功了!”那雄壮的声音,在厂门前环绕响彻。
满头灰白头发,早已在此等待的老厂长,顿时眼圈红了,她一边不停地鼓着掌,一边快速走向办公室主任,按捺不住激动大声说道:“七年了,七年啊!我们终于成功了!”办公室主任握着他的手说:“总公司任命张淑蓉为重大科技成果第二届铁人科技成就奖第一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石化报》等新闻媒体纷纷刊发我国首套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装置,在抚顺石油二厂投放成功的消息。此工艺投资比美国减少40%,能耗降低30%,尤其在工艺技术上比美国更加简单实用。
1999年10月10日,她以重大科技成果摘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二届铁人科技成就奖金奖的桂冠。
(八)
一个正常的人,成绩到了这个地步,也应该歇歇脚了。但是,她执着地继续努力,为了心中那份重托,她要把自己来之不易的经验和体验传递下去,培训好下一代!她像铁人一般,即使没有人鼓掌,也要飞翔;没人心疼,也要成长;没人欣赏,也要芬芳;没人理解,也要坦荡的铁人!
在科研工作中,张淑蓉常把青年工程师推到第一负责人的位置,自己则甘居其后充当第二负责人。为了给年轻人领路、铺路,她甘为人梯。已经年近花甲的张淑蓉,听说公司还需要用她,改变了自己准备退休的想法,在清苦的石化科研岗位上继续坚持,带领年轻人重新开了4个新课题。
人们都说张淑蓉的劳模是凭着一股子责任感拼出来的,也有人说张淑蓉的劳模是用汗水换出来的。有时年轻的同事们会好奇的问她,当劳模的感受,张淑蓉感慨的说:“累啊,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苦活累活干太多了,那时候条件没现在好……”是的,从黑瘦的身材,写满经历的脸上我们就读懂了。张淑蓉的积极、乐观、负责都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她为同事安全,检修时她总能第一个进入塔、罐对内部情况进行检查,危险当头冲在前面,脏活累活留给自己,把方便都留给别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淑蓉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格局再高,也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情,精力、体力都是有限的。她对自己的徒弟要求严格,也是希望他们能够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科研能手。对此,她的徒弟曾经说过,跟张师傅学技术真是累,但真能学到东西。
带领徒弟之初,这个科研班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怎样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每个人的技能,发挥集体的聪明智慧,张淑蓉经过慎重考虑,因人因材施教。她喜欢与每个组员聊天,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激发更多人的创新活力和学习积极性。有创新才有发展,才能更好的服务企业生产。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有了新课题就要去实现它,为了完成这些新课题,她带领徒弟们挑灯夜战,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
有一次张淑蓉值夜班,发现岗位一个徒弟困了,总是不停地打盹。打盹不仅影响工作质量,重要的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她走到徒弟跟前,二话没说从兜子里掏出一块儿芋根头咸菜啃了一口,但是空嘴吃咸菜是提神,神是提神了,但是不渴吗?徒弟见她揭开了一个茶杯的盖子,剩下的秘密便尽收眼底。一杯水,半杯茶,古铜色的茶只尝了一口,就涩得让人张不开嘴。她抿了一口茶,拉开了话匣子说,“咱这杯浓茶加咸菜,这招儿提神可真够绝了吧”。徒弟皱着眉头,看了一下:“可不是呀,那老芋根头齁咸,空口吃,那个可齁死人呀,咬一口咸菜能不渴吗?再来一口浓茶,就是想睡也睡不着了”。
至此,她在原来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实验的技术资料,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制定管理方案,提高科研职工的技术素质和安全自我养成意识,增加职工抗风险能力。
安全意识的提升,班组成员夜班精气神大大的提升。在保质保量完成每天的生产任务,职工也实现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受控,确保了班组的本质安全。自此以后这个科研班组连续多年实行零事故、零违章、零伤害、零污染,成为企业的一面旗帜。
在带领徒弟做新课题时,张淑蓉的言行让徒弟顶礼膜拜。那是一个盛夏,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张淑蓉正带领徒弟在现场采集试验品样。原本晴好的天空突然被乌云遮蔽得漆黑一片,犹如从天上冲下来的墨海,紧接着就是狂风卷着暴雨,惊雷连着闪电噼里啪啦地打在了装置照明上。按照往常,正是白班工人交班时间。可是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已经下白天班的人员都没有走,而是和管理人员一起在操作室等待着,为装置可能出现险情做准备。突然,天空中如同银色利剑一闪,人们发现闪电中出现了张淑蓉与徒弟两个影子,之后从一道闪电划破了天空而逐渐沉重的黑幕中走出,人们为她们都捏了一把汗。可她们淡定地冲进研究所大门,雨水从她们的头发上和浑身湿透的衣服里,汩汩外流,她却用一只手随意擦掉脸上的雨水,另一只手却紧紧地抓住采样的袋子——那可是研究所最新实验装置科技创新产品的第一手潜在数据资料。
“我这人喜欢踏踏实实地干,做成点儿事。”张淑蓉说道。在实际工作中,她为了弄清一台试验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安全性能,经常利用个人休息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和图片,反复学习总结,之后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讲述给她的徒弟。并结合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大量事实,她编写大量的事故预案,手把手交给徒弟们,直到学会弄懂为止。
多年来,她写下了几十本儿学习笔记,多达几十万字,每一本上的字迹都是工工整整的。对她来说,再难的知识,只要一点点啃,一点点琢磨,总能悟出个道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就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机。张淑蓉常说:“在实际工作中,带着问题学,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弄清楚背后的原理,让知识更加牢固,更加实用。”
劳模是什么样的人?劳模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用张淑荣的话说,劳模就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代表,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用汗水和智慧创造效益的人。
她说,劳模精神就是自觉劳动、执着追求、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就是心系企业,凡事以工作为重,以厂为家的主人情结。在平常人眼里,劳模似乎很远,高不可攀,但在石油二厂张淑蓉身边,在职工的心中,劳模就是身边的耳濡目染。
在一次记者采访劳模时,张淑荣说,“我就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可企业却给了我无上的光环,在抚顺石化获得的这些成绩和荣耀,必定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辉煌、最值得收藏的回忆。”
张淑蓉是一个奇迹。从一出生就以坚强的生命力,奇迹般地成活、长大;工作学习上,她处处走在前面,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女汉子,历经苦难,却担负着国家石油进步的重托,她的人生深厚着铁人劳动模范那波澜壮阔、昂扬奋进的精神积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张淑蓉曾经说过“谦卑的骨头里,流淌着江河”。是啊,这江河裹夹着汇合着也闪烁着她这个奋斗者的光芒。她的努力使炼油厂的熊熊火炬得到了回收,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她本人却像火炬一样,熊熊燃烧,用她生命的烛光,照亮了石油科研的寰宇。
已经退休两年多的张淑蓉,总是放不下干了大半辈子的实验工作,在身体健康允许时,常常回到班儿上转转,看看自己熟悉的瓶瓶罐罐。厂里的研究所破例为她保留一间办公室,单位同事也离不开这样一位良师益友。
清晨第一缕阳光跃出地平线时,在研究所地面上,常常能见到一个人的身影被瞬间拉长。她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从车上拿下自己的饭盒来,然后把当天的试验用具都检查一遍。此时距离上班时间还有将近一个小时,诺大的场面空无一人,她却为正常时间上班的徒弟们,清扫干净楼梯和环境卫生。然后静听徒弟们“噔噔噔……”上楼的脚步声,欣然微笑。
在她从事科研工作的三十多年间,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参与完成科研项目近二十个,有四个属于重大科学科研项目,六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一项还在美、英、法、南非等七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另外两项成为填补国内空白的国家级发明专利,已经在我国炼化企业推广应用。
张淑蓉先后获得抚顺石化公司特等劳动模范、抚顺市劳动模范、中石化总公司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曾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你们在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的斗争中,克服了很多艰难困苦,表现了极大的勇敢、智慧和积极性。你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是人民政府与广大群众的桥梁。”李鹏总理的这些话,张淑蓉铭记一生,也鼓舞了她一辈子。
(九)
如今的抚顺石油二厂,在抚顺石油工业中依然举足轻重。生产主要原料主要为大庆原油和沈北原油,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150万吨/年。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以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石油焦、液化气、甲乙酮、苯乙烯等为主导,能生产16大类48种石油化工产品,现已成为抚顺石化公司最大的燃料产品、原料生产单位。
随着国家科技不断进步,现代化生产工艺及智能制造的高速发展,石油二厂这个大型企业的厂区堪比生态公园,单位里绿树参天、鸟语花香,附近的东洲河岸,白鹭成群远近闻名,干净、整洁、拥有现代化实验设备的研究所,静静地矗立在厂的左侧。在石油二厂这方工业热土上,高高的烟囱在这里努力地吞云吐雾,石油工人依然真真切切地生活着,上班的职工多是在空调间里依靠电脑操控设备。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正向年轻人平等地馈赠机遇。老英雄张淑蓉如果能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后人铺平道路,也会感到欣慰。恰应了张先《减字木兰花》的结尾:“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抚顺石化涌现了一代代像张淑蓉这样的劳动模范、铁人典型。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时代的脊梁,是企业成长壮大的力量源泉。正是在他们的影响和感召下,抚顺石油人克服困难,闯关夺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从加工油母页岩油到加工原油,从数百万吨到上千万吨的石油加工量,从单一炼油到炼化一体化,一次又一次的化蛹成蝶,涅槃重生。
著名作家郭小川在抚顺西露天胜利矿纪事中,有一段写了西露天人们的话:“这里的英雄们,并不沉湎于过去,他们的心向往着伟大的未来!” 抚顺石油人,亦是也。
目前,以技术创新作为基本动力和永恒动力的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加强与中科院研究所、石化大学的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十四五”期间项目建设步伐,朝着多元化和低碳化的公司未来方向不断发展。只要国家需要,新时代的石油人都会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气概,投身到工业建设中去;只要时代召唤,抚顺石油人定会用“天不怕、地不怕”的壮志豪情,重新谱写石油人的新时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