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又回
DPXS 126
美丽的羊城,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日,坐落在顺德工业园区的一家电子公司,老总曾春生携公司全体人员正在举办建党100周年联欢晚会,同时庆贺公司成立28周年纪念日。
热闹的欢歌笑语里,曾春生感慨万千,这28年一路走来,经历许多风风雨雨、几次疫情,好在公司杨振南经理始终不离不弃,与他携手并肩作战,让公司在风云莫测的商海里,站稳脚跟,才有了今天傲人的一切。他也将在今天,要向全公司人员宣布:杨振南升为公司副总,并且持有公司30%的股份。他觉得唯有这样,才能表达他对杨振南的感恩之情。当杨振南获悉这一消息时,也是心潮澎湃,激动溢于言表。他走上台,深深地向曾春生鞠了一躬。在雷鸣般的掌声里,他的眼前就像电影画面一样,所有的往事,都拉开了帷幕。
人生何处不相逢
那是1993年。
在距离杨振南家乡千里之外的广东顺德,开始进行“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配套的、综合的全面改革”试点,即产权改革。企业转制之后,催生出一大批优秀企业:美的、碧桂园、格兰仕等著名企业,这些企业吸引了一大批外来人才。
杨振南便是这年踏上广东这块土地的。
他的第一个驿站是东莞长安。由于他什么做工经验都没有,只会打一块铁,所以被一个个工厂拒之门外,带出来的三百元钱,眼见着即将用完,而他的工作依然没有着落,心里茫然又焦急。
这天,他准备再找一天工作,如果还是没有工厂要他,他便决定要离开这里了。
依然是一个一无所获的白天。
就在他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到一个昏暗的巷子口时,他看到两个无良青年在胁迫一个戴眼镜的男子,要他把身上的钱全部交出来,否则,手里的刀子可不长眼睛。而眼镜男同志死死护住背包,不让他们得逞,无良青年便一拳又一拳捶在他身上。杨振南生平最痛恨这种敲诈勒索的行为,他大喊一句:“住手!”箭步冲了过去。抡起他那曾经打过铁的手,回击他们。那几个青年,气恼杨振南坏了他们即将到手的“鸭子”,仇恨地举起刀子就朝杨振南身上刺!杨振南双拳难敌四手,被刀子毫不留情地扎进了手臂,鲜血瞬间涌了出来。这时有人路过,青年再狠狠踢了杨振南一脚,撒腿蹿走了。
这位眼镜男同志正是曾春生,这天他从顺德过来长安谈业务,谁知道遇上这档事。他把杨振南带去医院包扎伤口,得知他正在找工作时,许诺待他手伤好了,就去他顺德的公司上班。那时,他的公司刚刚成立不久,所有员工加起来不足二十人。
杨振南手臂伤好后,曾总把他安排在来料检查的IQC部门,他亲自带着杨振南,手把手教他抽检每一份来料。杨振南非常吃苦耐劳,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做笔记、学习、试验,深得曾总赏识。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三年后,厂子慢慢壮大起来,员工也增至到两百多人。曾总把杨振南提升为公司经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杨振南,更加以厂为家,尽心尽力为公司效劳。
这天中午十二点下班后,公司公告栏前面,围了许多工友,在叽叽喳喳地谈论着什么。杨振南知道,是端午节放假三天的通知。他的端午假期,与往年一样,去佛山祖庙走一趟。
被外国人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闻名景点——佛山祖庙,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融合了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文化气息相当浓。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渐成为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在电子公司待了多少年,杨振南去佛山祖庙便是多少次。别人去祖庙为欣赏琳琅满目、丰富多采的建筑装修,他去祖庙,只为祈福。
那座古老的殿堂,一直被他惊为“天人”。许多中外游客熙来攘往,让这座民间工艺之宫愈发焕发出青春的异彩。
像往年一样,他起了大早,驾着奥迪私家车往佛山方向驶去。在祖庙里朝拜祈福,许下良好心愿。虽然这个心愿,他已经许了很多年,至今还没有实现,但他坚信,他在有生之年一定会找到她。
祈福完毕,他驱车前往顺德陈村镇。那儿有个“千年花乡”美誉的花卉世界。万紫千红、花团锦簇的花海之中,每个花卉公司都是一个亮丽的景点,有一座座造型各具特色的精致庭园,既有中式的小桥流水,又有西式的园林景观,蓝天、碧水、风车、青草和美丽的鲜花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优美画卷。
杨振南来这儿,其实并非欣赏鸟语花香,只因心里的那个女孩,名为“花花”,所以自打他知道这处地儿以后,每年的端午节,他去祖庙祈完福,一定会来陈村花卉世界走上一遭。
中午饭点前,他驱车返回公司。在顺德方向路口那儿,远远地,就有一个女子向他不停地招手。他感觉好奇怪,这里怎么能够有路人呢?他把车停下,女子小跑过来,紧张地唤他,“师傅!”当她的脸庞映入杨振南眼帘的那一刻,他听到自己的心,清脆地响了一下,这个女子,为什么有一点面熟?只是,一条长长的伤疤就像蜈蚣一样横趴在她的右眼角直至延伸到额头,身材单薄瘦弱,头上凌乱汗湿的头发垂在脸上,还有少许灰尘也落在她的眼睫毛上。
“师傅,”她颤抖着嘴唇说,“我被黑车甩在这儿,您能捎我一程,我到顺德容桂就下车,行吗?”
“上来吧。”杨振南说。
一路上女子紧抿双唇,显得局促不安。
杨振南问她,“容桂镇有老乡吗?你是哪里人?”
女子暗淡下眼神:“有一个老乡在,我是江西人。”
杨振南也是江西人。
容桂镇到了,女子下车后对杨振南说:“谢谢师傅!”她弯下腰向杨振南鞠了一躬。这大礼,让杨振南的心震动了一下,当年花花也曾向他行过。
杨振南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拐角处,他才收回目光。
这日,公司里需要增加一名清洁工,在前来应聘的数十人员里,杨振南很意外地看到,那位坐他车的女子也站在应聘人群里。轮到面试她时,她说她有六年的清洁工经验,于是杨振南录取了她,简珠。
时光飞逝,没有人能知道,2002年11月,一场“非典”疫情突然在顺德爆发了。因为传播速度极快,短短数十日就已经迅速蔓延到了东南亚地区,最后还延伸至全世界。当时的医疗技术对此类疫情束手无策,许多人都感到非常恐慌,学校被迫停课,活动赛事也纷纷停办。
顺德政府非常重视这件事情,马上采取了紧急防控措施。对于疑似非典的人员,立马进行了隔离和切断传播途径的举动。也正是因为隔离治疗这个原因,曾经大面积爆发的非典疫情最终得以控制,最后消失了。
因为这场“非典”疫情,曾春生的公司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许多工人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在2004年7月份纷纷辞职离开了顺德。工人们的离去,致使公司无法如期完成客户厂商的出货订单,按照合同,需要赔付给对方三倍的违约金。由于疫情期间的停产,公司已经是入不敷出了,更别谈有多余的钱付违约金,只能贱卖公司。
曾经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瞬间变得人去楼空,冷冷清清。无奈的曾春生望着这一切,想起十多年来所有的努力因为天灾即将付诸东流。眼泪,在他脸上横流,他的心,也绞痛起来。
就在他拖着沉重的脚步移到IQC部门门口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他的眼帘。
他不相信眼前所见,摘下眼镜,擦去泪水,揉揉眼睛,没错,真的是杨振南站在那儿望着他。
他想问:“大家都走了,你也要走了吧?”
只听杨振南坚定的声音传入他耳朵:“曾总,我不走,我不会离开你和公司。”
曾春生抬起头,眼前这个因为路见不平而被他从东莞带来顺德的小伙子,跟了他十年之久。他的身上,早已经褪去青涩,多了几分沉稳。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许多人出现在我们生命的长河里,来了,又走了,是过客。只有留下来的人,才是人生!他的一句“我不会离开你和公司”让曾春生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他突然在心里非常感谢当年那两个无良青年,如果没有他们,他这一生,大概都不会与杨振南有交集吧。
杨振南跨步走近他身边,拿出了这些年来他所有的积蓄放到曾春生手上,要陪着他去找客户商。
突然,从楼梯口跑进来一个人,是清洁工阿珠。只听她说,“曾总,我也愿意留下来。”
曾春生几乎哽咽出声,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杨振南搂住他双肩,鼓励他,“坚强起来,疫情已经过去了,我们也会挺过这一关的!你看,公司还有三人,不是吗?”
那位客户商与公司合作过七八年,答应可以暂时缓一缓。
两个男人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
他们回到公司,马不停蹄地重新招聘新员工,培训,再开工。而阿珠,不但做厂里的清洁工,还负责两个男人的伙食。有一天早餐,阿珠烙出几个喷香的葱油饼,杨振南几乎要认为它出自花花之手,但他望着她眉梢上那条疤,他又否认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由于这两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公司再次走上正轨,车间里,终于又是一片热火朝天加班加点赶货的场景了。
此时扫地的阿珠,曾总已经把她升为人事部文员。她摸着自己额头那条触目惊心的伤疤,戏称自己是整个工业园区最丑的文员。曾总安慰她,“公司不需要花瓶,我们看重的,是与公司同生死、共患难的人。”
这段时间,他经常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在各个部门转上一圈。好几次,他亲眼瞧见杨振南用跑的方式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有时因为一边走,一边看手里的报表,都差点与他撞个满怀。
订单一个月比一个月多,已经分成两班倒。经济效益更是上了好几个台阶,照此景观下去,公司再创办一个分公司是指日可待的事。
他由衷地就笑了。心里头,他觉得杨振南真是上天派给他的一员猛将,更是一根好桩、一个好帮。因为坚强、执著,还有他的重情重义,公司呈现一派空前旺盛的局面,生产效益如此之好,真可谓蒸蒸日上,势如破竹。
他决定送杨振南去韩国学习。韩国向来以电子产业闻名全球,电子产业规模非常强劲。
2016年8月,杨振南韩国学成回国。曾春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接风洗尘仪式,一起去机场的,还有一位漂亮的姑娘,曾春生的妹妹曾春美,二十二岁,刚刚大学毕业。她听兄长说过杨振南对他以及对公司的有情有义之后,天天盼望着早日见到这位男神。
果然是位一表人材又彬彬有礼的男子。
她便“毛遂自荐”要来兄长公司上班,曾春生刮刮她的鼻子,知道妹妹芳心暗许,于是安排她在公司担任财务经理。
这天周末,曾春生兴致非常好,他约杨振南去看一处新开发的房产地盘,却得知杨振南在公司加班。
杨振南以为他要买新厂房,欣然前往。谁知道曾春生说,“你为公司鞍前马后,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丝毫不比我少,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在顺德安家落户?”
杨振南非常吃惊,因为曾总给他的薪水已经很高了,单说那去韩国学习的费用,就是一笔庞大的数目。他的心里,对曾总充满了感激。同时他也感受得到,曾总对他也很重视。两个男人可谓像满天星镶嵌静谧夜空,惺惺相惜。
曾春生看他犹疑,便问:“这么多年来,你陪着我一心扑在公司里,都忽略了你个人的事。能告诉我,你的家人呢?”
杨振南眼神暗淡下去,他轻声说,“父母早已去世,我是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
这回换作曾春生吃惊了,“啊!竟是这样。”
他告诉杨振南,他的父母也已经不在人世,只有春美这一个亲人。讲完,他的心突然又欢喜起来,其实他是故意为妹妹打探一下他的家庭成员情况的。除了有一点年龄差距,他俩的身高、长相,都很匹配,尤其杨振南的人品,他觉得值得托付。如果他们能成,公司以后就是家族企业了。
他热情地向杨振南提议,“以后,多跟春美接触一下。”
杨振南竟然没有表现得欢呼雀悦。
曾春生又吃惊了。
杨振南望向车窗外,缓缓地把一个尘封在心里的故事讲了出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回忆往事恍如梦
二十六年前,十六岁的杨振南和吕世平在江西老家拜了同一铁匠花永锋为师傅。
打铁这种工艺,虽然原始,但很实用,虽然看似简单,但并不易学。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块变方、圆、长、扁、尖均可。铁器成品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有农具,如犁、耙、锄、镐、镰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等,此外还有如门环、泡钉、门插等。
那时方圆百里只有花师傅会打铁,而且打出的生活用品极受乡人赞扬。由于这项活也挺苦,一般没点毅力的人根本坚持不下去,所以即使有好几十号人拜过花永锋为师,但总是半途而废。也许他们中大部分人是冲着花师傅的女儿去的。
被花师傅唤作花花的女孩子,是花师傅的掌上明珠。杨振南和吕世平去学艺的那年,她刚满十五岁,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般的年龄。
她烙得一手香味扑鼻的葱油饼。
如果没有世俗的流言蜚语,花师傅真想把女儿留在身边一辈子,但她长大了,总归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家的。媒人的脚踏破了他家门槛,他始终没觉得哪个小伙子能让他放心托付。而花花自己,也说想一直待在爹身边。
有一天响午,花师傅从外面回来,发现杨振南在打一条小小的铁链子,上面甚至有精美的图案:一朵桃花。他很吃惊也非常欢喜,打铁的汉子,都是老三粗,难得这个徒弟有这么细腻的手法。杨振南不好意思地把桃花链藏在身后,花师傅笑着说:“不要不好意思,我已经看见了,振南,链子打得很好,师傅我都不一定打得出如此精致的小东西呢!”
这日有人来说媒,说的是花师傅的小徒弟吕世平。
晚上,花花告诉父亲,她接受了大师哥送给她的桃花链。
花师傅笑着吩咐她:明儿一早去集市上买两斤瘦肉和一个玉米来包饺子吃。
他准备亲自下锅煮给两个徒弟吃,看看哪一个徒弟吃到玉米馅那个饺子,他便把女儿许给那个徒弟。
但花花这一出门去集市,再也没有回来。
花师傅悔不该自己想出用玉米馅去“抓阄”定女儿婚事的法子,导致失去唯一的女儿。伤心、悲痛,加上思念成疾,不久就病倒了。临终前他嘱托杨振南,一定要找到花花,要好好照顾她。
杨振南守在花师傅的铁铺里整整两年,一边把师傅的打铁手艺传承下去,一边寻找花花。但花花就如人间蒸发一般,再没有回来,与她一起不见的,还有那条桃花链。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这个小山村,杨振南跪在花师傅坟前。他要去南方了,他希望师傅在天有灵,帮助他有朝一日能够找到花花。
然后他来到了广东,认识曾总,成为他公司里的一员。
直到如今,他都没有半点花花的音讯。
此时车子音响里正播放着一首略带伤感的轻音乐,曾春生听完故事,好一阵沉默。他没有想到,杨振南在工作、为人处世上,无可挑剔;而在感情上,竟然也是如此一往情深,坚贞不移。
他说,“原来每年你去祖庙,就是为给花花祈福。”顿了一下,他再说,“人们有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有合适的女孩,你应该考虑一下。”
杨振南点头,“会的,谢谢曾总关心。”
这天晚上,杨振南失眠了。他想起他从韩国回到广东的那天,曾总两兄妹去接他,他不知道如何称呼春美,而春美先大方地笑开了:“振南哥,你好!”伸出手与杨振南握。杨振南望着她清澈得如一弯明月的眼睛,竟然慌乱了一下,忙不迭地把手伸了出去。
通过在公司的接触,他发现这个女孩,工作的时候,认真负责;下班后却活泼可爱,总是振南哥长振南哥短地称呼他、等着他一起去食堂用餐。当她得知他喜欢吃辣时,她特地嘱咐厨房师傅每餐要炒一个有辣椒的菜给杨振南。
公司因为有了他们三个人的齐心协力,犹如猛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与此同时,同行多了许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是他们三个人经常讨论的话题。
曾春生提议福斯法则:步步为营,方可百战百胜。
曾春美要权变理论:及时淘汰,不断创新。
杨振南则说波特法则:有独特的定位,才会有独特的成功。
最后三个人统一了一条史密斯法则:竞争中前进,合作中获利。
国庆节和中秋节来了,曾春生为感谢全体员工的辛劳,在大酒店宴请所有人吃饭。春美发现杨振南不时地咳嗽两下,关切地询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杨振南笑说,可能这段时间吃多了一点辣椒,导致喉咙有点发炎。
“oh my god!”春美往自己额头一拍,责怪自己照顾不周,为了表示“请罪”,她亲自打开一瓶王老吉凉茶递给杨振南喝,还叫来服务员要一份百合蜜枣汤,她说,“振南哥,今晚只能委屈你多喝点汤了,润肺、清热止咳。”
望着春美体贴的样子,杨振南的心里霎时涌起感动和幸福,同时还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多年来,他第一次被人悉心照顾,况且还是一位温柔年轻的靓女。
国庆小长假,春美每天都变着花样提着水果来看望杨振南。杨振南指着一堆小山似的水果,“咱们可以去摆个水果摊啦!”
春美听他声音比往日清脆,也没见他咳了,便问,“身体好些了吗,咱们出去走走吧?”面对如此温柔的声音,杨振南怎么拒绝得了?他点点头。春美高兴极了,邀来兄长,驾车一起出去玩。临出门时,突然杨振南说了一句:“好久没有吃葱油饼了。”
他们不知道,其实此时,阿珠也提了一袋山竹来看望杨振南。听到春美的声音,她默默离开了。
他们先到达顺峰山公园,这个公园兴建于1995年,2004年国庆正式对外开放。现在的顺峰山公园,是顺德“新十景”之一,有“青山、碧水、一寺、两湖、两塔”,一定还有不少人的童年与回忆。
然后他们来到德胜河,一河两岸旧时人烟稀少,如今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新城区出落得越发漂亮了,已经被市政府打造成宜人的生活岸线、多彩的休闲绿廊、多样的公园场所、市民热衷的休闲胜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最后他们来到华盖路。十年前,有繁华的百年步行街华盖路,十年后,这里仍是最能展示顺德城市形象的窗口。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商铺热闹非凡,富有特色的建筑留住了大良人的时代记忆。如今的华盖路商业区店面已焕然如新。
曾春生把车停下,问他们:“看了这些地方,有没有满满的回忆在脑海中闪过?”
春美若有所思地回答,“这些地方连通着顺德的过去,标记着顺德的现在,指引着顺德的未来!”她望着兄长再望着杨振南,“未来的顺德新城,希望一直有我们的倾城时光。”
曾春生爽朗地笑起来,“会有的,一定会如妹妹所愿的!”他扭头问杨振南:“振南,你说呢?”
杨振南点头,“是的,一定会的。”
春美欢呼雀悦起来,她忍不住往中间一站,左手勾着兄长的手,右手挽起杨振南的手,满脸幸福地说,“现在,我的肚子在打鼓了哦!”两个男人都哈哈笑起来,带着她走进了凤城酒店。
物是人非事事休
当北方的树木叶已落尽,只留下几根光秃秃的树枝时,广东却依然被清新的绿色点缀着。这里到处种满了枝繁叶茂的榕树,榕树矮矮的身材衬上它那繁茂而且密不透风的树叶,像极了一朵巨型大蘑菇。榕树的叶子苍翠欲滴,即使在萧条的冬天也依然生机勃勃,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就连鸟儿们也被这生机感染,把这榕树当成他们生活的天堂,有的在树枝上唱歌,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转眼时间到了2019年冬天,又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像猛兽一样席卷全球,比起2002年非典疫情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又一次变得人心惶惶。公司似乎又将重蹈2002年非典覆辙。
杨振南第一个站到曾春生身边,安慰他,“咱们要相信政府,一定会打赢这场抗疫战争。”
果然,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马上成立战疫领导小组,迅速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信息化技术优势,以“快、严、实”的要求,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政务服务不减档。
而在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却无比猖獗着,让城市陷进了水深火热之中,让武汉人民经历着病痛与死亡。有幸的是,它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援与帮助。
这天,春美给杨振南拿来一封信还有一个小袋子。
杨振南很诧异,谁会给他写信呢?
他连忙把小袋子打开,一根桃花链赫然展现在他眼前!而写信的人,竟是阿珠。
振南大师哥:当你收看到这封信时,我已跟随广东医疗队去武汉支援了。是的,我就是你当年的花花师妹。关于困惑了你们多年的当年我的一去不复返,我今日全部告诉你。那日,我去集市上买瘦肉,在我们上次摘野菊花的那个山坳,我不幸跌入谷底。眉梢上这条疤,就是那日摔伤留下的。所幸我被一对采草药的郎中夫妇救下,但摔伤脑袋的我,患上失忆症。是这对夫妇医治了我并教我许多药理知识(所以今天能够有点资格跟随医疗队去疫情灾区抗疫救援)。当我恢复记忆以后回到铁铺找爹爹和师哥你们,门口已经是杂草挡道。这些年,我流落许多地方,我以为我们今生再不会相见,但命运安排我们在遥远的广东顺德相遇!其实我早就知道你是我的大师哥,也知道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去佛山祖庙为我祈福。可惜造化弄人,无情时光沧桑了我的容颜,把我变成了一个丑八怪。曾总可谓你的再生父母,而春美小姐也美丽善良。这条桃花链,无论我曾遭遇怎样的悲惨,我都把它带在身边,今天终于物归原主了,我可以放心地远去了。大师哥,祝你和春美小姐平安幸福,永生永世! 花花留笔
2021年来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举国上下,普天同庆,100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唯有爱,永在人们心间。